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多发性内分泌腺瘤ⅡA型(MEN-ⅡA)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病人CT资料,6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甲状腺髓样癌:颈部CT平扫表现为甲状腺一叶或双叶密度均匀或不均匀、边界不清的肿块,增强后不均匀强化,淋巴结边缘明显强化,中央呈低密度;嗜铬细胞瘤:双侧肾上腺CT平扫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肾上腺有完整包膜的密度均匀或不均匀的肿块,增强后呈不均匀强化。结论 CT对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对评价肿瘤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和制定手术方案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骨髓MRI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和急性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患者股骨骨髓MRI表现,评价MRI在MDS诊断、病情评估及预后预测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经临床表现及细胞形态学综合分析诊断为MDS 16例,AML 14例,行骨盆及股骨中上段骨髓MRI,采用SE及短时反转恢复(STIR)序列行正冠状面及双侧斜冠状面扫描,选取30例排除血液系统疾病的相对应年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搜集MDS及AML患者同期骨髓象及血常规结果和MRI对比分析.结果患者骨髓MRI表现按浸润程度和范围分为3级,MDS患者4例属Ⅰ级,6例属Ⅱ级,6例属Ⅲ级;AML患者8例属Ⅱ级,6例属Ⅲ级,无Ⅰ级病例.MDS与AML患者MRI分级总体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1.388,P>0.05).比较骨髓率,MDS组与AML组同对照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值分别为3.032和2.9051,P值均<0.05);MDS组与AML组骨髓率分级分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8.988,P<0.05).结合MRI表现及骨髓率评分的MRI分级与临床诊断指标有非常显著一致性(χ2=6.218,P<0.01).结论单纯以MRI表现为依据的分级对于鉴别MDS与AML价值有限,MRI表现及骨髓率评分相结合的分级标准综合临床资料分析对MDS的诊断、病情评估及预后预测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网膜囊正常解剖及病变的MRI表现,评价小网膜囊病变的MRI诊断价值。方法:病例组28例,对照组18例,均进行了上腹部MRI平扫或增强扫描检查,病例组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对照组小网膜囊不显示。病例组小网膜囊病变中:原发性肿瘤6例(神经鞘瘤1例,平滑肌瘤2例,血管瘤1例,脂肪肉瘤1例,淋巴瘤1例),邻近脏器的良、恶性肿瘤7例(胰头癌3例,肝左叶肿瘤2例,胃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各1例),转移性肿瘤2例,积液(腹水、炎性渗出液、脓液、血液、胆汁、淋巴液)8例,假性囊肿3例,脓肿2例。结论:正常小网膜囊不显示,MRI对小网膜囊病变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MR灌注加权成像在兔VX2软组织肿瘤中应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评价MR灌注加权成像方法在软组织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0只新西兰大白兔,在其一侧大腿近段注射VX2肿瘤组织悬液0.1ml,分别于肿瘤组织接种后第14天、21天行MR平扫和灌注扫描,扫描图像经AW4.0工作站处理,计算灌注参数(包括相对血流量rBF、相对血容量rBF和平均通过时间MTT)并分析灌注曲线图。随后将荷瘤兔处死并取出肿瘤,用10%福尔马林固定,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肿瘤组织的结构特点。结果:所有兔大腿VX2肿瘤组织的rBF、rBV值明显高于正常肌肉组织,而MTT值则低于正常肌肉组织。结论:MR灌注加权成像是一种安全、简便且较准确的半定量评估软组织肿瘤性病变血流灌注状态的功能成像方法,它可以为肿瘤治疗方案的制定、治疗后的疗效监测以及预后判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弥散加权成像对膝关节腔积液诊断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应用MR SE/EPI DWI序列对在膝关节腔内的滑液进行成像,探讨不同类型积液的弥散特征及弥散成像对关节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搜集我院2001年1月-7月间因膝关节疾病出现症状MRI检查的24例患,在不同B值下应用SE-EPI DWI序列对膝关节腔轴位扫描,图像传至Sun工作站,对所有病人的弥散图和ADC图进行兴趣区分析。统计检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经统计学检验,临床有外伤史的关节腔积液和无外伤史有症状的关节腔积液的ADC值无显性差异;外伤时间的长短对关节腔积液的ADC值并无统计学上的显影响。随弥散强度的增加,无论何种关节腔积液,其信号值均逐渐下降,ADC值降低,不同B值的ADC之间存在相关性。结论:MR弥散加权成像对外伤性和非外伤性关节腔积液的鉴别作用有限,外伤性关节腔积液的弥散特征基本一致,外伤时间不影响关节腔内液体的弥散。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颈部淋巴结病变DWI检查的可行性,并重点研究影响DWI图像质量的技术参数。方法:使用GE1.5T磁共振扫描仪及颈部相控阵线圈对30例单侧或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行常规SE序列扫描,其中16例为恶性肿瘤,14例为良性病变,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全部病例使用体线圈行SE-EPI DWI序列扫描,采用全方位扩散梯度及6个b值扫描。DWI扫描时间40~52s。结果:在DWI序列扫描中,恶性淋巴结和反应性增生性淋巴结均呈高信号,计算ADC值可以鉴别良性和恶性淋巴结,通过各种扫描参数的合理匹配,可使图像的信噪比达到最佳,并减少图像的几何变形。结论:DWI对于鉴别颈部良恶性淋巴结病变是一种快速可行并行之有效的技术,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分析X线、MSCT及MRI在主动脉夹层(AD)中影像学特征,并评价其临床运用价值。方法 30例经手术或行DSA造影证实的AD患者,对其X线、MSCT及MRI检查影像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其影像特点。结果 X线仅见AD的间接征象,而MSCT和MRI均能不同程度地显示真假两腔、内膜破口、内膜片及附壁血栓。结论 X线对AD只能提示诊断,而MSCT和MRI可作特异性诊断,并且MRI在显示AD的破口位置、无钙化的内膜片及附壁血栓时均优于MSCT,但对内膜及主动脉壁钙化和急危重者的检查MSCT优于MRI。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MRI在诊断寰枢椎失稳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寰枢椎失稳的MRI表现和临床资料。结果骨性结构的改变包括骨性畸形11例,枢椎骨折12例,肿瘤所致寰枢椎椎体破坏3例。软组织改变包括横韧带断裂7例,咽后壁软组织挫伤出血3例,齿状突与前弓或两侧块间组织嵌入3例。颈髓的改变包括硬脊膜和颈段脊髓受压12例,脊髓信号改变10例。结论MRI对寰枢椎失稳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它能清晰显示骨性结构异常、韧带断裂情况及颈段脊髓损伤,因而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菲立磁在MR检查中的诊断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对17例肝、脾、淋巴结病变患者进行常规MR检查和菲立磁增强扫描,观察、分析、增强前后T1WI、T2WI图像上肝、脾、淋巴结的信号变化及病灶数目,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菲立磁明显降低,肝、脾组织和含吞噬细胞的良性病变的信号强度,不影响未含吞噬细胞病灶的信号强度,同时具有早期缩短T1弛豫时间,不良反应少。结论:菲立磁在检测肝、脾局灶性病变中,敏感性高,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且安全。  相似文献   
10.
图像存档和通讯系统的初步应用@邹明丽!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放射科 @张进华!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放射科 @漆剑频!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放射科 @王承缘!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放射科 @胡军武!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放射科 @夏黎明!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放射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