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目前用于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诱导剂众多,但多数化学诱导剂具有毒性不适合用于人体.目的:观察中药川芎嗪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影响,并寻找川芎嗪诱导分化的最佳浓度.方法:SD大鼠麻醉后无菌条件下取出股骨和胫骨,离心后弃上清液,加入含体积分数为15%胎牛血清的L-DMEM培养基重新悬浮细胞并转入培养瓶培养传代,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第5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CD44、CD45的表达;取含1.00,1.25,1.50 g/L 3种剂量盐酸川芎嗪注射液的无血清L-DMEM培养基对体外培养的第5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诱导.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已诱导细胞巢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比较3种剂量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诱导神经元样细胞抗原表达率.结果与结论:①原代细胞接种3 d后多数细胞贴壁,传代后细胞贴壁速度和增殖更快,第5代基本纯化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呈放射状或漩涡状排列.②第5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98.02±0.81)%CD44表达阳性,CD45表达阴性.③诱导后细胞出现类似神经元细胞样形态;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显示多数细胞巢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阳性表达,1.25 g/L浓度组细胞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阳性表达率最高.提示川芎嗪可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1.25 g/L为最适诱导剂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不同程度高血压脑出血以及不同转归情况患者的B型脑钠肽(BNP)水平,分析其作为诊断指标的价值。方法:选择梅州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同时使用数据库统计健康者BNP均值,设为对照组。观察不同程度高血压脑出血以及不同转归情况患者与对照组的BNP差异并比较分析。结果: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BNP水平要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并且随着出血程度的增加,患者的BNP水平也越来越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好转组与恶化组患者术后的BNP均开始升高,随后下降,术后5 d趋于稳定,其中好转组患者的BNP水平维持在正常的范围之内,而恶化组患者的BNP水平仍然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两组患者术后各个时间段的BNP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不同出血程度以及不同预后的BNP水平差异较大,检测BNP水平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血清胆碱酯酶(ChE)、淀粉酶(AMS)、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空腹血糖(FBS)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60例AOPP患者,根据中毒的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抽静脉血3ml检测ChE、AMS、CK-MB及FBS.结果 中毒组血清AMS、CK-MB及FBS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h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患者中毒程度轻→中→重度的递增,其AMS、CK-MB及FBS水平递升(P<0.05),且不同程度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hE下降水平不能反映中毒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AOPP患者血清ChE、AMS、CK-MB及FBS水平,对诊断AOPP、判断病情严重程度、指导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观察大鼠脑打击伤后脑白介素1β(IL-1β)的变化规律,探讨地塞米松、尼莫同及血府逐瘀注射液对大鼠脑损伤后脑组织IL-1β的影响.方法 采用SD大鼠打击伤模型,使用地塞米松、尼莫同及血府逐瘀注射液干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打击伤后4个时间点IL-1β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打击伤后大鼠脑组织中IL-1β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尼莫同与血府逐瘀注射液干预后IL-1β明显下降(P<0.01);而血府逐瘀组的IL-1β表达量下降,与尼莫同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尼莫同与血府逐瘀注射液均可以降低创伤性脑损伤后的IL-1β表达,减轻继发性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尼莫地平及血府逐瘀注射液对大鼠颅脑损伤后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105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5只),假手术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尼莫地平组、血府逐瘀组,各20只;后5组大鼠再按伤后不同时间点(伤后6h、24h、48h、96h)随机均分,每个时间点5只。采用SD大鼠打击伤模型,按相应分组使用地塞米松、尼莫地平和血府逐瘀注射液进行干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打击伤后各时间点TNF-α的表达情况。结果造模后各组大鼠脑组织中TNF-α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在致伤后48h内,地塞米松组TNF-α的表达较模型组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伤后96h,地塞米松组TNF-α的表达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1)。在不同时间点,血府逐瘀组与尼莫地平组TNF-α表达均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1)。血府逐瘀组TNF-α表达量最低,与尼莫地平组和地塞米松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地塞米松的作用具有迟发性,在颅脑损伤早期不能减轻炎症反应而在晚期能减少TNF-α的产生。尼莫地平与血府逐瘀注射液均可减轻颅脑损伤后的继发性炎症反应,且血府逐瘀注射液的效果强于尼莫地平。  相似文献   
7.
8.
背景:目前用于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诱导剂众多,但多数化学诱导剂具有毒性不适合用于人体。 目的:观察中药川芎嗪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影响,并寻找川芎嗪诱导分化的最佳浓度。 方法:SD大鼠麻醉后无菌条件下取出股骨和胫骨,离心后弃上清液,加入含体积分数为15%胎牛血清的L-DMEM培养基重新悬浮细胞并转入培养瓶培养传代,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第5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CD44、CD45的表达;取含1.00,1.25,1.50 g/L 3种剂量盐酸川芎嗪注射液的无血清L-DMEM培养基对体外培养的第5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诱导。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已诱导细胞巢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比较3种剂量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诱导神经元样细胞抗原表达率。 结果与结论:①原代细胞接种3 d后多数细胞贴壁,传代后细胞贴壁速度和增殖更快,第5代基本纯化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呈放射状或漩涡状排列。②第5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98.02±0.81)%CD44表达阳性,CD45表达阴性。③诱导后细胞出现类似神经元细胞样形态;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显示多数细胞巢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阳性表达,1.25 g/L浓度组细胞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阳性表达率最高。提示川芎嗪可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1.25 g/L为最适诱导剂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头颅影像学检测脑动静脉畸形(AVM)血管构筑特征,探讨脑动静脉畸形合并癫痫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梅州市人民医院脑AVM患者107例,采用单因素相关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年龄、性别、畸形血管大小、位置、供血动脉数目、引流静脉数目、出血及合并动脉瘤或静脉瘤等因素对合并癫痫发生的相关性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PMA和PDTC对星形胶质细胞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按照不同浓度的PMA及PDTC作用对纯化培养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进行分组,各组分别作用不同时间点后,运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进行NF-κB蛋白表达测定,进行干预因素和蛋白表达结果的相关分析。结果 PMA和PDTC对星形胶质细胞NF-κB的活化和抑制作用呈现剂量与时间依赖性,24h达高峰。结论可采用PMA及PDTC创建星形胶质细胞NF-κB蛋白不同水平表达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