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2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耳后小切口入路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11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本文报告自1984年1月至1993年4月,对诊断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久治不愈者1100例,采用局麻、耳后小切口入路行桥小脑角探查术。据术中发现不同病因采用神经血管减压术、肿瘤切除术等治疗。本组死亡2例,近期总有效率为99.5%。对本病的治疗方法、术式的选择、并发症和副反应的防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育善在家     
<正>古人早已注意到,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质主要依靠家庭环境的熏陶与父母的倾心教育,即所谓"发智在师,育善在家"。因为一个人出生之时,天性基本相近,但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常常由于父母家教的各异,周围环境的不同,而有"习于善者善,习于恶者恶"的差别。那么对于子女育善应该从何时开始呢?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思想家认为应该从孩子呱呱落地之时开始。明代吴麟微在《家诫要言》中说:"人品需从小做起。"近代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曾著有《教育漫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TF、K3和EndoWave 3种机用镍钛锉预备S形树脂模拟根管的成形能力.方法 120个S形树脂模拟根管,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使用TF、K3和EndoWave 3种器械分别进行根管预备,记录预备时间;数码显微镜获取预备前、后根管图像,使用Photoshop和ImageJ软件进行图像重叠,测量预备后根管冠方弯曲角度和根方弯曲角度的变化值;从根尖止点开始,每隔1 mm测量根管内、外侧壁树脂去除量,共10个测量点.以外弯量减去内弯量,表示中心定位能力.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检验,显著性水平0.05.结果 TF预备时间为(14.00 ±4.56)s,显著短于K3和EndoWave[(59.53±35.92)s和(44.00±14.38)s] (P <0.05).3种器械预备后根管冠方和根方弯曲角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器械预备后,根尖弯曲处,TF在内侧壁树脂去除量显著小于EndoWave和K3(P<0.05);冠部弯曲处,TF在外侧壁去除量显著小于K3(P<0.05);根管直线段,TF在内侧壁的去除量显著小于EndoWave和K3(P<0.05).中心定位能力方面,TF在距根尖孔L 5~ 9mm位点均显著优于EndoWave(P<0.05);除距根尖止点6mm位点以外,其他位点TF均与K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F预备S形树脂模拟根管效率高,不良预备形较少且根管偏移较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脑外型海绵状血管瘤的术前诊断及显微外科治疗的效果.方法 通过对18例脑外海绵状血管瘤诊治过程的回顾性分析,包括术前诊断、临床表现、神经影像学特征及显微外科治疗方法.结果 全切除10例,部分切除8例.17例术后症状均改善,全切10例无复发.结论 显微外科手术切除病灶是目前治疗本病最可靠的方法,能否全切与术前评估、术者经验及显微操作技术等有关;放射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对2005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27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的分娩方式、分娩结局及母婴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中再次剖宫产(RCS)182例与随机抽取同期首次剖宫产(PCS)182例进行对照,将其中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VBAC)88例与随机抽取同期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VBNC)88例进行对照。结果270例中119例阴道试产,88例试产成功,成功率73.9%;RCS182例,手术产率67.41%。VBAC组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量、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RCS组较VBAC组产后出血量高,平均住院天数多,经济费用高。RCS组产后出血率较PCS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并非是剖宫产绝对指征,符合试产条件者在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6.
胼胝体前部切开术治疗小儿额部脑穿通畸形引发的顽固性癫痫刘学宽,刘国伟,赵长地,程启龙,邵彤,李洛自1991年以来,采用胼胝体前部切开术,治疗小儿额部脑穿通畸形引发的顽固性癫痫5例,经随访效果满意,报道如下。病例资料例1男,8岁。因癫痫频繁全身抽搐性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 鞍区肿瘤较为常见,且近年来采用翼点入路手术逐渐增多,本文结合我们的临床经验,探讨翼点入路切除鞍区肿瘤的方法。方法 本组135例鞍区肿瘤,术前根据CT、MR及脑血管造影,确定肿瘤与周围的关系,经翼点入路手术,采用显微外科技术,经4个不同的间隙切除肿瘤。结果 80例全切,42例近全切,13例大部切除。近期明显好转93例、改善30例、无变化10例、死亡2例。半年以上随访103例,能正常工作(或学习)64例、能做轻工作等20例、生活自理10例、生活不能自理8例、死于心脏病1例。结论 采用翼点入路多能满足鞍区不同类型鞍区肿瘤的显露,能提高肿瘤全切率及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培养成功的U251胶质瘤干细胞,探讨其抗凋亡和耐药基因的表达差异。方法WST-8法检测胶质瘤干细胞增殖活性,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Livin、Livinα、Livinβ、Survivin和MRP1、MRP3 mRNA的表达。结果单层培养的U251细胞比胶质瘤干细胞表现出更强的增殖活性;U251胶质瘤干细胞Livin、Livinα、Livinβ、Survivin和MRP-1 mRNA表达量较U251单层培养细胞表达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MRP-3 mRNA表达量降低。结论U251胶质瘤干细胞抗凋亡和MRP-1 mRNA表达量较U251单层培养细胞表达量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提示胶质瘤干细胞比较其同源的肿瘤细胞具有更强的耐药性,这可能是肿瘤耐药的机制。  相似文献   
9.
以脑内血肿为首发表现的颅内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以脑内血肿为首发表现的颅内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系统回顾性分析23例以脑内血肿为首发表现的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检查和显微治疗方法,根据GOS评估标准评价患者治疗及预后效果。结果出院时恢复良好者11例,中度残疾5例,重度残疾3例,死亡4例。重度残疾3例术前Hunt—Hess分级均为Ⅳ级,另4例死亡患者均为V级。结论明确诊断、早期手术和足够的手术技巧与经验是提高以脑内血肿为首发表现的颅内动脉瘤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了91例颅底肿瘤并三叉神经痛,分析了不同肿瘤的诊断和手术要点,总结了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