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16例脑膜瘤栓塞,探索脑膜瘤的术前栓塞效果。方法 选择性全脑血管造影了解脑膜瘤血供.证实无颈内、外动脉“危险吻合”存在后,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脑膜瘤颈外供血动脉。结果 本组16例脑膜瘤DSA表现典型,栓塞术后除5例局部头皮痛外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3~4d均手术顺利切除。术中出血明显减少,与未行栓塞者对比平均每例减少出血约300ml,以Ⅱ型明显。结论 脑膜瘤术前供血动脉栓塞能明显减少术中出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计球囊扩张术在治疗腐蚀性食道管灼伤所致食道狭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9例腐蚀性食管灼伤所致食管狭窄病人进行了球囊扩张治疗。结果 9例病人共扩张26次,7例病人能正常饮食,2例病人症状改善,术后随访病人6个月到2年,症状未再复发。所有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球囊扩张是治疗腐蚀性食管灼伤所致食管狭窄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我所自1986年9月至1991年8月,应用吡哌酸(PPA)联合甲氧苄氨嘧啶(TMP)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菌痢)共95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按卫生部颁发的细菌性痢疾防治方案的诊断标准.入院前未经抗菌抬疗的急性菌痢95例,其中男性61例,女性34例,年龄最大71岁,最小5岁,15岁以下与40岁以上分别占27.6%和32%。临床资料:95例中发热62例占653%,腹痛64例占67.4%,腹泻87例占91.6%,里急后重76例占80%,脓血便83例占87.4%,大便培养阳性8例(其中1例为福氏杆菌,7例为志贺氏杆菌)。治疗及观察方法:75例患者…  相似文献   
4.
我们于1986年2月至1990年5月X线检查23例儿童呼吸道异物,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情况:男17例,女6例;年龄1岁及不满1岁者3例,2至4岁16例,5至9岁4例.23例患者均有确切吸入史,异物有豌豆、瓜子、花生、枣核等,异物吸入后均发生剧烈呛咳、气憋、面红、大汗淋漓;缓解后出现阵发性刺激性咳嗽、呼吸困难,2例剧咳后发生呕吐,3例声音嘶哑、发热.  相似文献   
5.
三种不同类型食管支架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类型食管支架临床应用特点。方法透视下置入“Z”型全覆膜、针织型覆膜、编织型覆膜食管支架于不同类型食管癌狭窄或合并气管瘘、纵隔瘘患者共153例。结果支架均一次植入成功,术后各型均有不同疼痛,食管支架移位7例:“Z”型上移位2例、编织型下移位3例、针织型下移位2例。结论三种类型覆膜食管支架均适应于食管癌狭窄梗阻解除及瘘口封堵;植入及取出各有特点。  相似文献   
6.
海拔4 300 m世居藏族与移居汉族青年心血管X线对比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原世居与移居两种不同人群对高原低氧环境的适应机理。方法:对海拔4300m的25名世居藏族与25名移居汉族青年拍摄正位X线胸片,测量心血管有关指标。结果:移居汉族青年较世居藏族青年心高径、心脏面积及升主动脉宽径显著增大和心胸比率相差显著(P〈0.05),右心室高径、主脉动脉干横径、肺动脉段突出度、右下肺动脉宽径、主动脉结宽径、主动脉长径、胸廓横径及肺面积增大非常显著(P〈0.01)。结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旋转DSA技术在妇产科急症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德国西门子生产的大型1250C臂(Angiostar plus)系统,对40例妇产科急症出血患者进行旋转DSA检查。结果旋转DSA技术能够清晰显示复杂的出血动脉开口及走行、出血部位,为导管的准确插入提供可靠的插入角度。40例患者栓塞治疗成功率为10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旋转DSA能够多方位清晰地显示出血动脉开口及走行、出血部位,对提高超选择性插管的成功率和降低手术操作时间有着重要意义,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检查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对我院2000—09~2005—09 DSA技术在肾癌诊断与治疗中应用32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南阳市某医院收治的200例MODS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28d时的死亡率;比较治疗28d时2组存活患者的血尿素氮(BUN),K+,Na+,N末端前脑利钠肽(NT-proBNP)水平及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结果研究组患者死亡率(15.0%)低于对照组(3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存活患者的BUN,K+,Na+,NT-proBNP水平分别为(14.3±3.6)mmol/L,(4.2±0.3)mmol/L,(140.7±2.4)mmol/L,(694.6±214.4)pg/mL,低于对照组的(18.5±4.5)mmol/L,(4.9±0.5)mmol/L,(142.4±3.2)mmol/L,(1 127.5±472.8)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存活患者的CO2CP为(19.8±1.6)mmol/L,高于对照组的(17.6±1.9)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在MODS患者的救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能有效清除机体代谢废物,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有利于功能障碍器官的修复,并可降低MODS患者的死亡率,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