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83 毫秒
1.
目的 研究新生儿应用多巴胺实施静脉保护,减少多巴胺外渗的方法.方法 将100例分为观察组(2条静脉通路交替输液)和对照组(一条静脉通路持续输注)各50例,观察输液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情况低于对照组.结论 2条静脉交替使用,可减轻对局部血管的不良刺激,为患儿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相似文献   
2.
小肠移植是挽救短肠综合征及其他肠功能不全患者生命的有效手段,但其是所有大器官移植中最困难的一种。小肠属于高免疫源性器官,由于肠腔内聚集有大量的病原菌及其他微生物,移植后发生的排斥反应及感染较难控制。因此,小肠移植发展十分缓慢,成为临床上器官移植难以成功的典型代表。由于亲体小肠移植具有组织相容性好及冷缺血时间短的优点,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2005年1月21日我院成功实施亲体小肠移植1例,手术顺利,供受者均健康存活,现将手术配合及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溶栓治疗是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的重要方法,溶栓疗法的成功与否及并发症的防治与护理密切相关,护士若能掌握好早期溶栓治疗AMI患者,使更多的心肌得到保护和功能改善,使并发症得到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4.
总结30例新生儿肠造口术后的临床资料与护理措施。认为对肠造口术后的新生儿实施有效的呼吸道管理、合理的营养支持、细致的造口护理与全面的出院健康指导是提高择期造口还纳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手术中存在的风险因素。方法对2007年3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8例肝细胞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的患者手术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有的放矢地做出应对护理措施。结果 8例肝癌及下腔静脉癌栓均得到成功切除,术中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手术过程顺利。结论肝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的手术治疗安全可行。而手术中医护之间的密切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手术室护士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索手术室护士职业安全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方法:从理化、心理、生理、生物等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对应的防护措施。结果:手术室护士在工作过程中做好职业防护,能最大限度地保障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安全,把护士职业危险因素降到最低。结论:手术室护士做好职业防护,能够有效地保障手术室护士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7.
总结50例电视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手术配合.主要包括熟悉手术过程、掌握仪器的功能、原理及操作规程,熟悉设备保养.认为良好的手术配合是保证电视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总结20例注射毒品所致假性股动脉瘤(PFT)手术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营养不良、全身抵抗力差等.提出应有的放矢地做出相应措施,如术前器械及物品的准备、麻醉的配合、预防低体温、预防压疮、预防感染、做好自我防护.认为以上护理措施对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洗胃是抢救经口服有机磷农药急性中毒成功的关键 ,传统观念认为服毒后 4~ 6小时内进行效果最佳 [1 ] ,而 6~ 12小时后洗胃则意义不大。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对 12小时内未及时洗胃或虽洗胃但估计胃内仍有残毒者 5 4例进行了及时反复洗胃 ,取得明显疗效 ,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5 4例全部为我院于 1995年 2月至 2 0 0 0年 9月急诊及住院治疗的口服有机磷中毒患者 ,男 3 1例 ,女 2 3例 ,年龄 11~ 64岁 ,平均 2 4 .5岁。服毒量最少 15 ml,最多 4 2 0 ml,平均 68.2 1ml。农药种类 :乐果 8例 ,对硫磷 11例 ,甲胺磷 14例 ,敌百…  相似文献   
10.
在人口老龄化的社会里,提高对健康老年化的认识,开展健康教育,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等4个方面进行探讨,认为面对老龄化的世纪的到来,老年健康教育必将进一步加强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