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的数量逐年增加,专有的血液透析血管通路成已为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所依赖的血液透析治疗的生命线。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s,AVF)通常是接受HD患者的首选血管通路(vascular access,VA)。由于血管内膜增生导致的AVF通路狭窄、血栓形成,仍是导致AVF通路功能丧失的主要风险。多年来,经皮腔内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已经成为AVF狭窄的一线治疗方案,本文基于现有的研究,回顾了PTA治疗AVF狭窄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2.
赵许亚 《当代医学》2012,18(24):49-50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途径双"J"管置入结合经皮穿刺肾造瘘术治疗肾后性肾衰竭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贵阳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近期收治的因各种原因并发肾后性肾衰竭患者52例,所有患者均先行经膀胱镜下双"J"管置入失败,后改用经皮途径.结果 52例患者均为经尿路双"J"管失败患者,其中39例患者行经皮输尿管双"J"管置入成功.置管失败的13例肾积水严重患者于B超定位后X线引导下开展肾穿刺造瘘手术,留置造瘘管进行引流.经皮穿刺途径双"J"管置入操作平均时间(45.6±11.9)min(30~50min).首次穿刺成功22例(95.7%).实验室检查:BUN 4~9mmol/L,平均(6.5±1.8)mmol/L;SCR 160~460mmol/L,平均(302±109.7)mmol/L;47例BUN、SCR恢复正常.2例并发症均是造瘘管轻度出血.结论 经皮穿刺途径双"J"管置入结合经皮穿刺肾造瘘治疗经尿路途径失败的肾后性肾衰竭患者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经皮肝穿瘤内注射碘油吡柔比星乳剂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0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两组:TACE组单纯行TACE治疗,34例;联合治疗组采取TACE结合经皮瘤内注射碘油吡柔比星乳剂治疗,46例。术后观察、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复查CT、AFP、肝功能,并随访分析生存率。结果两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AFP总下降幅度为78.6%,优于TACE组56.1%(P<0.05);联合治疗组有效率RR(CR+PR)为69.6%,高于TACE组55.9%(P<0.05);治疗前、后两组肝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间肝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1、2年生存率为65.2%和45.7%,明显高于TACE组(1、2年生存率为38.2%和26.7%)(P<0.05),两组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结合经皮瘤内注射碘油吡柔比星乳剂治疗中晚期肝癌安全、有效,优于单纯动脉化疗栓塞治疗。  相似文献   
4.
江源辉  赵许亚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3):1983-1984
1978年Hellekant将9例肺鳞癌患者在手术前做支气管动脉内灌注丝裂霉素,经过28-48天后,手术及病理发现2例癌肿完全消失.1例几乎完全消失,2例部分消失,2例显著退化,而2例无变化,此方法对肺癌的治疗有肯定作用。刘子江在1990年报道支气管动脉灌注治疗抗癌药物治疗中,晚期肺癌227例疗效观察,其中CR(完全缓解)+PR(部分缓解)占51.5%,CR+PR+S(稳定)占93.4%,P(进展)仅占6.6%,其疗效较为肯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Opt Ease下腔静脉滤器长期置放治疗深静脉血栓(DVT)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接受Opt Esae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的DVT患者142例,其中48例表现为有症状的肺栓塞(PE)、64例表现为有症状的下肢DVT、10例同时表现为PE和DVT、20例B超检查提示下肢DVT而无临床症状。术后进行胸部CT、腹部CT、盆腔及下肢CT及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滤器置入时、置入后、取出时的相关并发症。记录手术相关并发症、成功置入与取出滤器数量、血栓形成率。统计滤器置入后有临床症状PE或经CT血管造影证实PE的发生率,统计有症状的及经CT、超声检查证实的无症状复发或新发DVT、下腔静脉闭塞发生率。结果 141例(99.3%)成功置入滤器,其中28例成功取出滤器。1例滤器置入术后出现双下肢肿胀伴疼痛,经CT血管造影检查发现腔静脉闭塞,进行溶栓治疗并取出滤器。113例长期置入滤器。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滤器断裂或移位,无滤器穿透下腔静脉壁或滤器倾斜,2例发现滤器内有血栓但无下腔静脉闭塞。滤器取出者随访1~64个月,未出现PE复发症状。滤器长期置入者随访时间1~78个月(平均12个月),分别有22、14例在滤器置入后出现有症状的PE、DVT,但CT检查未提示PE,仅2例经超声检查发现新发下肢DVT。结论 Opt Ease下腔静脉滤器长期置放治疗DVT安全性较好,并发症少,并可有效减少PE、下肢DVT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比较在DSA引导下经颈内静脉、经锁骨下区锁骨下静脉、经锁骨上区锁骨下静脉植入静脉输液港(CVP)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舒适度的异同,探讨不同手术方式的利弊。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188例因肿瘤在DSA引导下植入CVP治疗的患者资料。根据患者植入途径分为经颈内静脉组(A组)、经锁骨下区锁骨下静脉组(B组)、经锁骨上区锁骨下静脉组(C组),跟踪随访比较各组术中疼痛评分、围术期及术后近期、远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植入CVP,术中、术后无致死性并发症发生。每组中均有1例患者出现导管感染所致发热,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中2例(2.1%,2/96)、C组中1例(1.7%,1/60)患者出现锁骨下静脉血栓,其中C组患者左锁骨下静脉完全闭塞,经接触溶栓治疗后未能再通,B组患者经接触溶栓治疗后血管再通良好。A组及C组患者的导管错位、导管折曲发生例数较B组患者多,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C组患者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均较B组高(P<0.05)。导管夹闭仅在B组出现2例;各组在导管破裂、静脉港翻转、伤口裂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DSA引导下经锁骨下静脉入路植入CVP安全有效,且患者术中更舒适,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可在植入CVP时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树突状细胞(DC)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对肝癌模型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H-35肿瘤细胞在Wistar大鼠上建立肝癌模型,分为对照组、CIK治疗组和DC+CIK治疗组,治疗组大鼠接受自体移植的CIK或(和)DC细胞;治疗后分别于1、4、7、10及13 d测量肿瘤大小,于第14天处死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比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PCS)与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06例接受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其中53例行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进行输液(观察组),另外53例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进行输液(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导管平均留置时间、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平均留置时间为(309.8±155.7)d,对照组为(76.1±38.2)d,观察组明显长于对照组,两组患者A、B、C级患者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置管期间出现操作及导管相关性感染、导管阻塞患者数分别为2例、3例,对照组分别为9例、7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恶性肿瘤患者应用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可延长置管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并比较不同途径深静脉置管在肿瘤病人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09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192例行深静脉留置导管化疗肿瘤病人为研究对象,分别行股静脉置管术、锁骨下静脉置管术、颈内静脉置管术化疗,比较三种并发症及其它指标.结果 三组间的并发症如感染、静脉炎及静脉血栓发生率、脱管率、平均置管天数间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三种深静脉置管虽然术后对患者各指标无显著影响,但仍各有特色,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置管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