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MSCT引导下经皮穿刺^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安全性、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70例恶性肿瘤76个病灶,瘤体直径2.5~12.0cm,平均6.5cm。根据粒子植入术前14天MSCT图像,采用治疗计划系统(TPS)制定粒子植入计划,按计划在MSCT引导下经皮穿刺准确植入^125Ⅰ粒子。植入后即刻及术后2-8个月CT复查观察粒子在瘤体内的分布、有无并发症发生及疗效。结果:70例恶性肿瘤粒子植入均顺利完成,单个瘤体内植入粒子数分别为10-90粒(平均45粒)。70例粒子植入患者中66例71个病灶内粒子分布满意,4例5个病灶粒子分布欠均匀,4例5个病灶分别于术后4-8周对肿瘤区进行补充粒子植入。70例恶性肿瘤76个病灶,完全缓解(CR)5个;部分缓解(PR)45个;无变化(NC)15个;进展(PD)11个。总有效率65.79%(50/76)。仅在肺癌的植入粒子治疗后,15例中有4例出现少量气胸,保守治疗后痊愈。未见其他严重并发症和治疗相关的放射性损伤。结论:在MSCT引导下经皮穿刺^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恶性肿瘤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泌尿系统结石简称尿结石或尿石病,是指在泌尿系统内的尿液沉淀性聚集物,是一种常见而复杂的疾病。根据结石所在部位的不同,分为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石。尿结石的形成受年龄、性别、种族、家族史、气候、季节、水质、职业、社会经济水平及饮食结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很多学者研究认为结石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犬源耐药性大肠杆菌的流行情况。方法 采集犬的肛拭子样品191份,进行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分群;对分离的大肠杆菌进行氨苄西林、多粘菌素B等13种抗生素药敏检测及耐药谱分析。结果 从样品中分离鉴定出254株大肠杆菌。细菌耐药性检测结果表明,对阿米卡星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77.56%,75.98%),对美洛培南和多粘菌素耐药率较低(3.54%,3.94%);其中187株菌表现为对3类以上抗生素的多重耐药表型(73.62%),仅有8株菌对13种药物都敏感(3.15%);宠物犬携带的大肠杆菌耐药率比工作犬更高。结论 研究获得了犬源大肠杆菌耐药性的基本流行病学数据,检测到了对6类12种抗生素耐药的泛耐药菌,首次发现了对包括多粘菌素在内的全部7类抗生素耐药的超广谱耐药犬源大肠杆菌,为深入研究动物源耐药性产生与传播机制以及指导伴侣动物临床用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多层螺旋CT三维重组技术在颈椎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组诊断颈椎复杂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1例颈椎外伤的患者行多层螺旋CT扫描,薄层重建后利用工作站行多平面重组(MPR)或曲面重组(CPR)、表面遮盖法(SSD)、容积再现(VR)和透明化X线模拟投影技术(4D)的三维重组。结果:SSD、VR和4D对于颈椎较大、移位较明显的骨折显示较好,图像立体感强,直观;MPR可以较全面、细致地显示骨折、移位情况。本组三维重组CT图像清晰、立体、直观地显示31例患者骨折的部位、范围、骨块的移动方向和距离,使得治疗中得以正确地选择接骨板及其放置位置和切口位置。结论:恰当地运用多层螺旋CT图像重组功能,可清晰显示颈椎的空间解剖关系,较为全面、直观、准确地显示骨折情况,对手术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普通螺旋CT重叠重建图像及多层螺旋CT较薄层厚重建图像能否增加螺旋CT检测肺结节的数目。方法 对已确诊肺结节病人进行了48次胸部螺旋(CT扫描,并进行了重叠图像重建(普通螺旋CT)及较薄层厚图像重建(多层螺旋CT)。两位阅片者记录肺结节的大小、数目。结果 重叠重建图像比非重叠重建图像中分辨出更多的肺结节和更多的确定的肺结节;3mm层厚重建图像分辨比8mm层厚重建图像分辨更多确定的肺结节。结论胸部螺旋CT只有在重叠重建图像及较薄层厚重建图像上才能显示更多的小于层厚的肺结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能谱CT成像结合低浓度对比剂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月期间怀疑冠状动脉病变而接受CCTA检查的75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使用对比剂碘浓度为300mg/m L,能谱低剂量扫描模式,B组使用对比剂碘浓度为370mg/m L,管电压120k V,比较两组左冠状动脉主干(LM)、左前降支近段(LAD),右冠状动脉(RCA)的CT值,计算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评价图像质量等。结果 A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有效辐射剂量(ED)和碘摄入量分别为(32.08±3.12)m Gy、(10.51±2.03)m Sv和(13.86±1.09)g,较B组明显降低(P0.05);A组图像噪声为(24.12±2.27)HU,明显高于B组(P0.05);A组患者LM、LAD、RCA近段管腔的CT值分别为(480.15±52.08)HU、(460.15±60.14)HU、(455.13±60.42)HU,明显高于B组(P0.05);两组LM、LAD、RCA近段管腔的SNR、C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图像质量节段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图像质量等级评分一致性良好,Kappa值=0.783,P0.05。结论能谱CT成像结合低浓度对比剂行冠状动脉检查,能获得满意的图像质量,并能显著降低辐射剂量和碘摄入量。  相似文献   
7.
低场磁共振STIR技术在骨关节挫伤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短时反转恢复序列(STIR)在骨关节挫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骨关节挫伤病例在低场磁共振常规SE序列T1WI、FSE序列T2WI和STIR序列中的影像表现。结果68例共103个骨挫伤病灶,T1WI发现82个(79.61%),T2WI发现57个(55.34%),在STIR序列103病灶全部显示(100%)。统计资料显示3组序列对病灶的检出率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低场磁共振STIR序列对骨挫伤的敏感性较高,能显示微小的骨髓水肿、充血及骨小梁的微骨折,并能提示骨关节的骺板软骨、半月板、韧带的损伤,尤其对骨关节挫伤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频X线摄影对乳腺肿块微钙化的诊断价值。方法:观察分析421例(489个乳腺肿块)乳腺良、恶性肿块内微钙化显示状况。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手术或细针穿刺活检)。结果:乳腺恶性肿块内微钙化的检出率占71.1%(59/83),良性肿块占16.5%(67/406),两者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钙化与年龄、肿块性质有关,与肿块大小无关。结论:高频X线摄影可以很好显示乳腺肿块微钙化,对乳腺肿块定性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频治疗仪联合正清风痛宁治疗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住院的骨关节炎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频治疗仪联合正清风痛宁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疼痛评分及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有效率95.2%,对照组有效率7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疼痛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频治疗仪导入正清风痛宁注射液可以明显减轻骨关节炎患者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可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综合镇静护理在7岁以下脑瘫患儿磁共振成像检查中的有效性。方法对临床诊断证实脑瘫或脑瘫高危儿进行颅脑磁共振检查患儿1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87例和实验组95例。对照组采用标准的镇静方法。实验组除标准镇静方法外,加用护理干预方法使患儿安静地接受检查,比较两组检查成功率。结果实验组一次成功率为58.9%,对照组一次成功率为36.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采用适当有效的镇静护理方法可提高脑瘫患儿磁共振检查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