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房间隔缺损介入与外科手术治疗疗效对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采用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与外科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采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ASD患儿41例,同期常规外科手术修补ASD患儿72例,分析比较两种方法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费用。结果两组均无死亡病例。介入组成功率97.56%(40/41),外科组成功率100%。外科组并发症发生率29.17%(21/72),明显高于介入组12.20%(5/41)。介入组无输血病例,外科组输血58例,平均输血量325.5 mL。介入组与外科组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2.56±1.18)d、(7.02±2.33)d,治疗费用分别为(4.28±0.57)万元和(2.34±0.36)万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介入堵闭术与外科手术一样是治疗ASD安全、有效方法,在适应证范围内,介入堵闭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更符合微创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1990年1月~1997年12月,共对15例干下室间隔缺损型法乐四联症(TOF)进行手术治疗,占同期TOF的121%(15/124)。由于该病较少见,且具有独特的解剖特点[1],故手术根治方法不同于嵴下室间隔缺损型TOF。现将治疗经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雾化吸入米力农对先天性心脏病(CHD)伴肺动脉高压(PH)患儿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治疗PH的新途径.方法 用空气压缩泵雾化米力农(3 mg/次).监测患儿体动脉压、心率,于首次吸入米力农前(T1)、首次吸入后10 min(T2)、首次吸入后30 min(T3)及首次吸入24 h(T4)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右室射血前期(RPEP)、加速时间(AT)、右室射血时间(RVET)、三尖瓣跨瓣压差(TVPG)的变化,并计算RPEP/AT、肺动脉收缩压(PASP)和肺动脉平均压(PAMP),比较雾化吸入米力农前后患儿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 研究中患儿均无不良反应,雾化吸入米力农对心率、血压无明显影响,LVEF有所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与T1比较,RPEP/AT、PASP和PAMP均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4与T1、T2和T3比较,RPEP/AT、PASP和PAMP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 雾化吸入作为米力农一种新的给药途径是可行的;雾化吸入米力农能有效降低肺动脉压,而对体动脉压无明显影响,具有选择性扩张肺血管作用;雾化吸入米力农可能成为继吸入NO之后治疗PH的又一选择,特别对小儿CHD合并PH的治疗是一种重要的、可选择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婴幼儿心脏手术体外循环(CPB)前后心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30例室间隔缺损(VSD)患儿,按有无肺动脉高压(PH)分为无PH组(A组)15例,PH组(B组)15例.于CPB前和CPB结束即刻分别取心肌检测ICAM-1含量.结果:两组患儿心肌ICAM-1的含量均于CPB后明显升高(P<0.01).B组心肌ICAM-1的含量高于A组(P<0.01).结论:先心伴PH患儿CPB后心肌ICAM-1的含量明显高于先心不伴PH的患儿.ICAM-1在CPB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乌司他丁和抑肽酶对小儿心内直视术围体外循环(CPB)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按入选标准筛选2004-01—2005-08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治疗的9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双盲法分成6组:对照组(A组),小剂量乌司他丁组(10000U/kg,B组),大剂量乌司他丁组(20000U/kg,C组),小剂量抑肽酶组(75000kIU/kg,D组),大剂量抑肽酶组(150000kIU/kg,E组),小剂量乌司他丁 小剂量抑肽酶组(F组),每组15例。于CPB前(T1)、升主动脉开放后5min(T2)、CPB结束后30min(T3)、4h(T4)、24h(T5)5个时间点抽取桡动脉血,行血浆心肌肌钙蛋白I(cTnI)浓度及肌酸磷酸激酶(CK)、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测定。术中定时监测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红细胞压积(HCT);同时记录主动脉阻断(ACC)时间、总转流时间、心脏复跳情况及围术期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结果C、E、F组cTnI、CK、CK-MB明显低于A组(P<0.05);在T5点,B、D组cTnI明显低于A组(P<0.05)。与F组比较,A、B、D组cTnI、CK-MB,A组CK浓度明显升高(P<0.05)。B组与C组、D组与E组比较,cTnI、CK-MB浓度明显升高(P<0.05)。F组自动复跳率较A组增高,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较A组降低(P<0.05)。结论围CPB期单次使用乌司他丁和抑肽酶都能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药效呈剂量依赖性,但两者的保护作用差异无显著性;使用小剂量乌司他丁加小剂量抑肽酶减轻心肌损伤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6.
外伤性肺假性囊肿的临床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伤性肺假性囊肿(traumatic pulmonary pseuclocyst,TPPC)是一种较为少见的肺部占位性病变,是肺实质损伤的特殊类型.我院1988年5月-2006年11月共收治TPPC患者34例,现将临床诊治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小儿膈膨升症2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 2例患儿 ,年龄 8小时~ 8岁 ,其中 1岁以内 18例 ;先天性 2 1例 ,产伤所致婴儿 1例 ;伴有左侧先天性肺发育不良2例 ,胃扭转 1例。全组均经胸行膈肌折叠术。结果术后死亡 1例 ,为呼吸衰竭所致 ;余病例恢复良好 ,无严重并发症。14例随访 1~ 8年 ,症状消失 ,无复发。小儿膈膨升症症状严重者应尽早采取手术治疗 ,对获得性膈膨升症 ,可适当观察 ,以了解膈神经功能是否能恢复。手术宜切开膈肌行折叠术 ,同时注意合并症的处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中老年房间隔缺损患者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对36例〉45岁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肺动脉高压或房室瓣功能障碍。房间隔缺损修补采用直接缝合或心包片修补,同期行三尖瓣戍形术10例,二尖瓣成形术3例。结果:36例患者术后恢复顺利,全组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3~48个月,同术前相比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对有手术适应证的中老年房间隔缺损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宣肺通腑法治疗痰热壅肺型支气管哮喘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痰热壅肺型支气管哮喘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宣肺通腑汤治疗74例为治疗组,以西药常规治疗86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周围血嗜酸粒细胞计数和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白天及夜间哮喘症状评分、周围血嗜酸粒细胞计数和IgE水平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9%,明显优于对照组82.6%(P〈0.05)。结论:宣肺通腑法可减轻患者哮喘症状,减少周围血嗜酸粒细胞计数和IgE含量,通过调节患者变态反应机制,抑制支气管哮喘发作,总有效率优于常规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0.
心脏创伤的外科治疗18例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院自1992年9月-1996年9月共救治心脏创伤18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8例均为男性,年龄18-48岁。刀刺伤16例,铁锹击伤1例,高处坠落伤1例。创口位于胸骨左缘8例,位于右缘4例,均在锁骨中线以内。剑突下穿入2例,左后脚背部,胸骨正中穿入各1例。2例为纯性闭合伤,胸骨前均受暴力挤压。伤后叨分钟内就诊者8例,刀一印分钟内7例,to分钟以上3例。多数有胸闷、气急、烦躁及反应迟钝。15例处于休克状态,8例观察到有心包填塞征象,仅3例血压处于正常范围。全部病例均在积极抗休克的同时紧急开胸止血,其中4例术前行心包穿刺减压。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