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纳米石墨碳对人正常肝细胞系L-02生长状况的影响。方法电子显微镜观察纳米石墨碳颗粒的形态,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其粒径及Zeta电位;流式细胞术检测纳米石墨碳作用24 h对L-02肝细胞生长周期的影响;电镜观察细胞剖面,用以考察纳米石墨碳颗粒对L-02肝细胞亚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电镜下纳米石墨碳颗粒呈微小球形,粒径在20~50 nm,表面带负电荷,电位值为-14.8 mV;流式细胞检测结果示实验组L-02肝细胞G0/G1细胞百分数低于对照组,G2/M细胞百分数高于对照组,S期细胞百分数高于对照组;电镜观察纳米石墨碳在细胞质和细胞核内均有分布,实验组肝细胞内的线粒体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胞膜核膜均完整。结论纳米石墨碳颗粒促进了L-02肝细胞的增殖,纳米石墨碳颗粒可以很好地进入到L-02肝细胞内部,未见其对细胞亚显微结构造成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高压氧对家兔随意皮瓣毛细血管增殖作用的机制.方法 建立家兔背部随意皮瓣模型,予高压氧治疗,观察第3天和第7天时对照组和高压氧组皮瓣中毛细血管密度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缝隙连接蛋白(CX43)的含量变化情况.结果 高乐氧组皮瓣毛细血管密度(第3天11.63±2.94,第7天13.84±3.49)明显高于对照组(第3天9.13±2.00.第7天10.51±3.01)(第3天时P<0.05,第7天时P<0.01);第3天和第7天时高压氧组皮瓣VEGF(第3天5.50±1.68,第7天5.81±1.64)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第3天4.55±1.06,第7天4.63±1.24)(分别为P<0.01);高压氧组皮瓣CX43(第3天4.08±0.88,第7天4.60±0.97)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第3天3.28±0.68,第7天3.60±1.01)(第3天时P<0.01,第7天时P<0.05).结论 高压氧治疗促进家兔随意皮瓣毛细血管增殖的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增加皮瓣组织中VEGF、CX43的表达而促进新生毛细血管形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控制手术病人术后感染的发生,抓好手术室消毒隔离工作,不发生一例感染手术。方法:科室自查与院感染办公室随机抽查相结合,通过各种监测查出不足,找原因。进行分析及时整改和总结。结果:制定了手术室控制感染对策,使手术间内空气菌落数控制在小于等于200cfu/立方米,手术器械灭菌合格率达到100%,实行监控以来我院手术病人未发生一例术后感染。结论:只有实行严格的手术室感染管理,才能抓好有关手术室感染系统化的工作,才能使手术病人不发生一例术后感染,从而提高了手术室感染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高压氧对家兔随意皮瓣毛细血管增殖作用的机制.方法 建立家兔背部随意皮瓣模型,予高压氧治疗,观察第3天和第7天时对照组和高压氧组皮瓣中毛细血管密度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缝隙连接蛋白(CX43)的含量变化情况.结果 高乐氧组皮瓣毛细血管密度(第3天11.63±2.94,第7天13.84±3.49)明显高于对照组(第3天9.13±2.00.第7天10.51±3.01)(第3天时P<0.05,第7天时P<0.01);第3天和第7天时高压氧组皮瓣VEGF(第3天5.50±1.68,第7天5.81±1.64)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第3天4.55±1.06,第7天4.63±1.24)(分别为P<0.01);高压氧组皮瓣CX43(第3天4.08±0.88,第7天4.60±0.97)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第3天3.28±0.68,第7天3.60±1.01)(第3天时P<0.01,第7天时P<0.05).结论 高压氧治疗促进家兔随意皮瓣毛细血管增殖的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增加皮瓣组织中VEGF、CX43的表达而促进新生毛细血管形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高压氧对家兔随意皮瓣毛细血管增殖作用的机制.方法 建立家兔背部随意皮瓣模型,予高压氧治疗,观察第3天和第7天时对照组和高压氧组皮瓣中毛细血管密度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缝隙连接蛋白(CX43)的含量变化情况.结果 高乐氧组皮瓣毛细血管密度(第3天11.63±2.94,第7天13.84±3.49)明显高于对照组(第3天9.13±2.00.第7天10.51±3.01)(第3天时P<0.05,第7天时P<0.01);第3天和第7天时高压氧组皮瓣VEGF(第3天5.50±1.68,第7天5.81±1.64)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第3天4.55±1.06,第7天4.63±1.24)(分别为P<0.01);高压氧组皮瓣CX43(第3天4.08±0.88,第7天4.60±0.97)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第3天3.28±0.68,第7天3.60±1.01)(第3天时P<0.01,第7天时P<0.05).结论 高压氧治疗促进家兔随意皮瓣毛细血管增殖的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增加皮瓣组织中VEGF、CX43的表达而促进新生毛细血管形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压氧对家兔随意皮瓣毛细血管增殖作用的机制.方法 建立家兔背部随意皮瓣模型,予高压氧治疗,观察第3天和第7天时对照组和高压氧组皮瓣中毛细血管密度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缝隙连接蛋白(CX43)的含量变化情况.结果 高乐氧组皮瓣毛细血管密度(第3天11.63±2.94,第7天13.84±3.49)明显高于对照组(第3天9.13±2.00.第7天10.51±3.01)(第3天时P<0.05,第7天时P<0.01);第3天和第7天时高压氧组皮瓣VEGF(第3天5.50±1.68,第7天5.81±1.64)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第3天4.55±1.06,第7天4.63±1.24)(分别为P<0.01);高压氧组皮瓣CX43(第3天4.08±0.88,第7天4.60±0.97)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第3天3.28±0.68,第7天3.60±1.01)(第3天时P<0.01,第7天时P<0.05).结论 高压氧治疗促进家兔随意皮瓣毛细血管增殖的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增加皮瓣组织中VEGF、CX43的表达而促进新生毛细血管形成.  相似文献   
7.
妇产科病人术后疼痛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妇产科经腹手术是治疗妇科子宫疾患和产科异常分娩的重要手段,在治疗疾病和解决分娩困难的同时,不可避免会带来手术后疼痛。我科对2002年4月-2006年4月妇产科手术患者进行主动止痛,以减轻术后疼痛的护理,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介绍一种小标本的冰冻制片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冰冻制片在病理工作中占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冰冻切片的好坏便直接关系到病理工作的质量。我科冰冻制片一般是在标本台上涂一层胶水,把组织放在胶水上(胶水起连接作用),然后把标本台放入已启动的冷冻切片机内,在组织上放上热提取器,使组织与标本台迅速牢固地冷冻...  相似文献   
9.
大咯血是呼吸系统疾病的急症,抢救不及时可造成死亡.该疾病抢救时惯用脑垂体后叶素,其疗效可靠.应用该药的病人护理对抢救成功亦至关重要,现将我院近年来应用该药的74例大咯血病人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74例病人中男52例,女22例,年龄16~52岁.其中肺结核65例,支气管扩张症6例,肺癌2例,肺化脓症1例.一次咯血量200if以*者39例,24h咯血总量600fTll以上者35例.2护理体会①护主要有较强的责任心及预见性意识,及早发现病人咯血.抢救器械预先备好,抢救时争分夺秒.加强咯血病人巡视或设立持护.②大咯血时首选脑垂体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乳腺良恶性病灶MRI动态增强半定量参数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相关性.方法 44例乳腺病患者经病理证实分为良恶性2组,术前行MRI动态增强后计算时间-信号曲线半定量参数,并对所有病灶进行CD34和VEGF免疫组化染色的阳性表达进行评分,评价半定量参数与其相关性.结果 乳腺癌24例,乳腺良性病灶20例.恶性组中最大排泄率(Ewash)、最大排泄速率(Vwash)及最大相对强化斜率(Eslop)与VEGF评分有显著性正相关(r=0.561,0.522,0.573, P<0.01),而达峰时间(Tmax)与VEGF评分呈一定的负相关(r=-0.418,P<0.05);良性组的强化参数与VEGF评分无明显相关性(P>0.01).恶性组中VEGF阳性组的微血管密度(MVD)显著性高于阴性组,2组有显著性差异的参数是最大强化速率(Vmax)(P<0.01),而良性组中VEGF阳性组与阴性组无明显差异(P>0.01).结论 恶性肿瘤MRI T1动态增强半定量参数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