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8篇
肿瘤学   1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钼靶X线导丝定位下乳腺活检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对临床不能触及肿块的乳腺病变进行诊断。方法 :对 10例钼靶X线乳腺摄片显示有结节或恶性可能的簇状钙化灶而临床不能触及肿块的患者 ,手术活检前 2h在放射科钼靶X线引导下行乳腺细导丝定位 ,然后在局麻下行乳腺病变活检。结果 :10例采用此方法活检者均成功切取病变组织 ,病理结果为 :乳腺癌 3例 ,纤维腺瘤 3例 ,增生 2例 ,囊肿 1例 ,脂肪坏死 1例 ,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钼靶X线导丝定位下的乳腺活检 ,对不能触及肿块的乳腺病变可增加活检的准确性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 ,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影响局部复发与远处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对陕西省汉中市铁路中心医院略阳医院2000年3月至2007年3月期间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且资料完整的637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6例(10.36%)患者术后发生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其中局部复发50例(7.85%),远处转移16例(2.51%);术后3~4年内发生复发与远处转移者47例(71.21%)。术后复发和远处转移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TNM分期、激素受体(ER/PR)表达情况及术后是否接受正规的辅助治疗有关,与患者有无家族史无关。结论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TNM分期、ER/PR表达情况及术后是否接受正规的辅助治疗是影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复发与远处转移的危险因素,重视乳腺癌术后随访,规范乳腺癌的手术方式,强化乳腺癌的综合治疗是降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复发与远处转移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结肠癌脾虚证p53, Bcl-2和Bax的表达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结肠癌脾虚证与p53, Bcl-2, Bax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揭示病与证之间的内在联系及证的物质基础.方法: 选择进展期低分化结肠腺癌61例,辨证分为脾虚组与非脾虚组,对其主要症状进行半定量积分,并设正常对照组20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病理组织中p53, Bcl-2, Bax蛋的表达.结果: 脾虚组患者p53, Bcl-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及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脾虚组(P<0.05),Bax蛋白阳性表达脾虚组低于非脾虚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脾虚患者症状积分与p53, Bcl-2蛋白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1),与Bax蛋白表达水平无相关性(P>0.05);非脾虚患者症状积分与p53, Bcl-2, Bax蛋白表达水平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结肠癌中医证型与p53, Bcl-2蛋白的差异表达有关,p53, Bcl-2蛋白是结肠癌脾虚证的相关基因.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与开放D2胃癌根治术手术、病理与术后恢复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202例胃癌患者。查阅电子病历系统,收集腹腔镜与开放胃癌根治术患者的病历资料,比较腹腔镜组和开放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与术后恢复等相关指标。结果:与开放组相比,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90.63±78.66)vs (154.15±151.65)ml,P<0.001],淋巴结清扫数目相当[(21.4±10.5) vs (21.7±11.4)个,P=0.810],术后伤口脂肪液化发生少,术后通气时间早[(3.0±0.8)vs (3.5±1.0)天,P<0.001],术后进半流食时间早[(6.2±1.5)vs (6.8±2.3)天,P=0.028],术后住院时间短[(9.4±2.3)vs (11.3±3.0)天,P=0.022],仅手术时间稍长[(222±36)vs(205±62)min,P=0.021]。结论:在进展期胃癌D2根治术中,虽然腹腔镜手术时间略长于开放组,总体而言,腹腔镜组能达到与开放手术相同的淋巴结清扫数目,且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甲状腺癌患者血清中SIL—2R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59例甲状腺良、恶生疾病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白介素人受体(SIL-2R)。结果显示:甲朱癌患者血清中SIL-2R明显高于良性疾病组及对照组(P〈0.01)。良性腺瘤及结节性甲状腺肿与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甲状腺癌术后5~10天血清中SIL-2R较术前增高,可能与术前血清中SIL-2R高水平及干扰机体免疫有关。术后约20天基本降至正常。甲状腺癌血清中SIL-2R升高与甲状腺 的病理类型  相似文献   
7.
胃肿瘤中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胃肿瘤中的表达及春临床意义,应用免疫组化技术(ABC法)对胃肿瘤(胃腺瘤性息肉10例,胃癌94例)组织切片中PCNA含量进行半定量检测,结果。(1)胃粘膜不同病理状态下PCNA指数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2)PCNA指数与患者的性别和年龄无关(P〉0.05),而与肿瘤的生长方式,组织类型,浆膜层受侵与否,淋巴结转移与否和临床分期关系密切(P〈0.05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和利多卡因局部注射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SAT )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84例 SAT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就诊先后顺序进行编号分为 A 组(单数号,n =42)与 B 组(双数号,n =42)。 A 组局部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及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进行治疗,B 组口服泼尼松片,比较两组症状缓解时间(退热、疼痛与肿大消失)、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半年复发率。【结果】A 组疼痛消失时间、退热时间、肿大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 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A 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B 组为9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A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1/42),低于 B 组的14.3%(6/42),复发率为2.4%(1/42),低于 B 组的16.7%(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结论】局部注射地塞米松和利多卡因治疗 SAT 可更快消退患者发热、甲状腺疼痛、肿大等症状,且副作用少、复发率低,与口服泼尼松相比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9.
结肠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肠癌组织中微血管(MV)生成与结肠癌临床及病理间关系。方法:应用第VIII凝血因子相关抗原单克隆抗体,采取SP免疫组化法测定53例结肠癌石蜡切片中微血管数量(MVC)。结果:结肠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的大小与结肠癌的淋巴及远处转移有关,与结肠癌的分期及5年存活率有关。结论:结肠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的定量可作为结肠癌转移潜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对42例大肠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中癌胚抗原(Carinoembryonle Antigen,CEA)及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olubleinter leukin-2 receptor,SIL-2R)的检测结果显示,术前血清CEA及SIL-2R均高于对照组,且Duke’s分期增高而升高。术后血清CEA较SIL-2R下降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