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8篇
眼科学   125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Decorin抑制结膜下瘢痕形成的作用机制并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分为Decorin组、磷酸盐缓冲液 (PBS)组、正常对照组。在滤过术后第 7,14,3 0天 ,应用链酶亲和素免疫组织化学法 (SABC法 )检测各组在结膜滤过泡中转化生长因子 - β1(TGF- β1)和转化生长因子 - βⅠ型受体 (TGF - βRⅠ )的含量 ;应用天狼星玫瑰红 -偏振光法检测各组Ⅰ、Ⅲ型胶原的含量。 结果 PBS组结膜滤过泡中TGF - β1、TGF - βRⅠ免疫组化染色和Ⅰ、Ⅲ型胶原染色呈强阳性表达 ,第 3 0天明显比第 7天增强 (P <0 .0 5 ) ;Decorin组结膜滤过泡中TGF - β1、TGF - βRⅠ免疫组化染色和Ⅰ、Ⅲ型胶原染色呈弱阳性表达 ,相同时相点比较 ,Decorin组比PBS组明显呈弱表达 (P <0 .0 1)。Decorin可使滤过泡瘢痕中TGF - β1和TGF - βRⅠ活性降低 ,Ⅰ、Ⅲ型胶原的含量减少。 结论 Decorin可作为抑制滤过泡瘢痕形成的辅助药物  相似文献   
2.
崔馨  贺翔鸽 《中国临床康复》2004,8(32):7258-7259
1983年,Trokel等将准分子激光应用于切削角膜.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成为眼科手术的一场革命。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PRK)一度成为矫正近视的主要方法。由于其明显的术后疼痛、角膜雾状混浊、可矫正范围有限,很快被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mtomileusis,LASIK)替代。但LASIK罕见然而严重的并发症如术中角膜瓣破碎、游离,术后上皮植入、创伤导致角膜瓣移位等使手术风险较PRK增高。由Camellin提出并开展了保留角膜上皮的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r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是最近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屈光手术,因手术过程中在角膜光学切削表面覆盖了一层角膜上皮而兼顾了LASIK和PRK的双重优点。  相似文献   
3.
全板层角膜及球结膜移植治疗睑球粘连刘少章贺翔鸽叶剑第三军医大附属大坪医院眼科(630042)目前大面积结膜缺损多采用口唇或颊粘膜修复,在睑球粘连与血管性角膜白斑并存时,通常先行睑球粘连分离,1年后再行板层角膜移植,为作穿透角膜移植创造条件。最近我科采...  相似文献   
4.
超声乳化术治疗色素膜炎并发性白内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色素膜炎并发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疗效。方法 钝化分离瞳孔后粘连及剪除机化膜,牵拉扩张瞳孔后,采用原位碎核技术对19例(21只眼)色素膜炎并发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结果 术后1周矫正视力≥0.5者16只眼(76.2%),≥0.2者18只眼(85.7%);手术并发症为虹膜损伤,角膜水肿,未见后囊膜破裂及角膜失代偿;术后19只眼(90.5%)恢复圆瞳孔;2只眼(9.5%)瞳孔不规则。结论 超声乳化术治疗色素膜炎并发性白内障,具有对虹膜损伤小,术后前房炎症反应轻,视力早期恢复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孙强  贺翔鸽  袁洪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0,22(12):1150-1150,1154
电脑验光仪以方便快捷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眼科临床[1],目前传统的人工视网膜验光仍广泛使用。我们对电脑验光与人工验光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电脑验光的特点,找出电脑验光的应用规律。1 资料与方法1.1 病历选择  1999年4月至1999年6月因视力不良就诊,眼科常规检查后无其它疾病,能合作的大于5岁患者83例(166眼)。1.2 方法  人工验光前小瞳电脑验光。部分年轻患者扩瞳后电脑验光及人工验光。使用日本TopconR:K7100型电脑验光仪,每眼  作者简介:孙 强(1969-),男,重庆市江北区人,医师,主要从事屈光、斜视、弱视方面的研…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重庆POAG家系进行调查,分析遗传特点和临床表型。方法:追踪家系成员,收集病史资料,进行眼科常规检查。总结家系POAG患者发病的临床特点,根据孟德尔法则对本家系遗传方式进行分析。结果:该家系可追踪到的有5代共54例,男29例,女25例。已确诊的POAG患者17例,男11例,女6例,6例死亡。确诊年龄28~64(平均38.6)岁。发病眼眼压25~39mmHg,平均31.63±5.14mmHg。治疗后视野视力仍进行性恶化的7例。结论:该家系患者符合青年性POAG,常规治疗效果差,应存在除机械压迫以外的其他致病因素。家系中POAG发病者为突变等位基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结果,在本家系中存在导致POAG发病的突变的等位基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术后皮质类固醇性高眼压的发生率、临床相关凶素及预后.方法:对2005-12/2006-12间行LASIK或LASEK的2060例4060眼滴糖皮质激素眼液(1g/L地塞米松及1g/L氟米龙)2~3mo,术后1wk;1,2,3,6mo及1α观察眼压变化,对高眼压者进行治疗,并采用Logistic方法分析高眼压与年龄、性别、眼别、最大径线屈光度、最大径线角膜曲率、角膜切削深度和眼底垂直径杯/盘比值的相关性.结果:有88例143眼发生了高眼压,发生率为3.5%,所有高眼压患者经药物治疗眼压均降至正常.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眼底杯/盘比值与高眼压相关性P值为0.015,OR值为3.071,其他因素P值均大于0.1.眼底垂直径杯/盘比值大于等于0.4者发生皮质类固醇性高眼压的几率是小于0.4者的3.071倍.结论: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术后应用糖皮质激素眼液可引起部分患者发生皮质类固醇性高眼压,眼底垂直径杯/盘比值与皮质类固醇性高眼压有较强相关性,大于等于0.4是皮质类固醇性高眼压的高危因素,对眼底杯/盘比值大于等于0-4者术后可酌情减少激素用量和/或加用降眼压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大鼠慢性高眼压模型,观察眼压、病理和视功能改变.方法:SD大鼠45只,麻醉后使用532二极管激光行右眼角膜缘360°光凝,角膜缘激光斑为80~100个,大鼠角膜缘颞侧、颞上及颞下巩膜浅层静脉3条,每条静脉光凝3~4个斑点,功率0.45W/0.7s.左眼为对照眼,3d后测量眼压,部分眼压升高不明显者,进行同样的二次光凝.Tono-penXL眼压计监测3,7,30,60,90,180d麻醉状态下的眼压.激光术后60,180d取大鼠各5只,40g/L多聚甲醛灌注固定,摘取双侧眼球和视神经,分别进行冰冻和石蜡切片,采用HE染色、尼氏染色、甲苯胺蓝染色,光镜下观察房角变化,不同时间视网膜节细胞计数,比较视神经髓鞘密度的变化.60,180d大鼠10只,使用TEC-350V视觉电生理仪行F-VEP检查;然后6mo大鼠5只,进行逆行荧光金标记RGCs,7d后40g/L多聚甲醛灌注固定,全视网膜铺片,荧光显微镜下比较视网膜节细胞数量变化.结果:大鼠高眼压模型成功38只,平均最高眼压在激光后30d,平均值为25.0±4.1mmHg,对照眼17.1±3.2mmHg,180d时眼压基本恢复正常.病理改变:实验眼前房角明显变窄,小梁网间隙压缩、变窄,甚至部分闭锁,消失,少量梭形成纤维细胞聚集,组织致密、硬化,而小梁细胞减少,虹膜部分卷曲,水肿、肥厚出现明显异常.逆行荧光金视网膜铺片和视网膜切片尼氏染色见实验眼视网膜节细胞数量有明显的减少;尼氏染色切片每400倍视野总平均数,60d组对照眼为41±10.6个,实验眼为35±11.2个,180d组对照眼为40±9.8个,实验眼为34±11.0个,周边视网膜平均值减少最为显著,均值相差可达8个神经节细胞;180d时模型眼视神经甲苯胺蓝染色显示的髓鞘密度明显降低;视功能检查:高眼压大鼠模型60,180d的实验眼和对照眼均可引出典型的和重复性好的NPN波形,60d时实验眼AP1(N1-P1振幅)均值降低,为13.03±3.11ms,对照眼为21.14±3.10ms,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波幅值降低持续至180d仍未恢复;LP1(P1峰潜伏期)60d时无明显变化,180d时则明显延迟,实验眼为74.47±8.05μV,对照眼为59.73±4.16μV,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使用532-二极管激光角巩膜缘小梁网及巩膜浅层静脉光凝能成功升高眼内压,眼压升高近8mmHg;病理显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数显著减少,以周边视网膜为著;视神经髓鞘密度亦显著地减少;视觉电生理检测,F-VEP的AP1振幅降低,LP1波峰潜伏期延迟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9.
青光眼是一组以视神经凹陷性萎缩和视野缺陷为共同特征的疾病,病理性眼压增高是其主要危险因素。多种因素决定了青光眼视神经节细胞的最后结局。而免疫因素在青光眼的视网膜视神经损害中所起的作用应该是双重的。所以探明免疫系统在青光眼损伤修复中的作用,对青光眼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两种房角粘连分离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以寻求一种更可靠、更简单的操作方式.方法 将26例(31只眼)伴有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分为A、B两组,在完成白内障超声乳化并缩瞳后,用两种不同的手术方式分离房角粘连,A组(16只眼)是通过反复利用I/A头对周边虹膜组织的吸引来牵拉虹膜根部,以分离虹膜与小梁组织的粘连;B组(15只眼)凭借黏弹剂的钝性压力和抛光针对虹膜根部的牵拉来达到分离前房角粘连目的 .随访观察3月到2年,对照观察两组术后眼压下降幅度、房角的形态变化及视力等情况.结果 用房角镜检查发现所有术眼术后房角均较术前增宽,其中A组16只眼中有15只眼前房角全周重新开放,占93.75%,而B组15只眼中只有7只眼全周重新开放,占46.67%(P<0.01);术后眼压均得到控制,但A组眼压下降幅度更大,且两组下降幅度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视力均有明显提高.结论 A、B两组方法均能有效治疗闭角性青光眼,但A组的方法更可靠、更有效而且操作更简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