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系统分析与护士给药错误相关的护理研究现状,了解护士给药阶段发生错误的类型、特点、原因,为制定住院病人给药错误的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确定检索策略及文献的纳排标准,系统收集近5年护士给药错误相关的中文文献,将纳入文献中护士给药阶段发生错误的类型、特点、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44篇,涉及护士给药错误2 618例次。"5R"类错误、漏给药是主要给药错误类型,其中药物错误、病人错误、漏给药分别占22. 33%、20. 83%、18. 77%;静脉途径给药最多,占61. 44%;12篇文献涉及5种损伤结局分级标准,无伤害和轻度伤害占96. 18%;发生班次方面,63. 33%发生在A班(08:00~16:00);工作年限≤5年的护士发生给药错误的比例高达73. 54%;违反操作规程占48. 61%。[结论]临床上给药错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亟待规范事件报告内容及标准,进一步研究安全有效的管理措施并制定本土化实践指南。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计算机化认知训练对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干预效果的系统评价再评价,为开展计算机化认知训练提供证据支持。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检索内容涉及计算机化认知训练对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干预效果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12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分别对纳入的系统评价和结局指标进行质量评价。排除重复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并对主要RCT重新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0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系统评价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显示,1篇为中等质量,其余均为低或较低质量。结果显示,计算机化认知训练有助于改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整体认知功能,但对执行功能、记忆功能、注意功能等的干预效果仍需进一步证实。结论 计算机化认知训练有助于改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受纳入研究的数量及质量限制,尚需...  相似文献   
3.
1 婚期在即,喜事盈门。情人们内心充满着欢愉和向往,忙碌着,奔波着。然而,年轻的朋友,你们在婚前可曾想到做一次健康检查吗?婚前健康检查是至关重要的;如若不然,爱情的琼浆也可能会酿成苦酒。2 婚前健康检查包括全身检查、生殖器官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并进行婚前遗传咨询、性卫生和节育知识指导。青年们在这里可以得到婚姻、生育、节育、哺乳等最基本的常识,从而使婚后生活美满和谐。3 在婚前遗传咨询门诊里,医生会通过询问病史和家系调查等方法,回答青年们最关心的问题:近亲结婚能使遗传病延续,所以近亲恋人应忍痛割爱;患血友病、红绿…  相似文献   
4.
目的 系统评价护士发生用药错误的体验,为管理者制订完善的用药错误管理体系,构建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护士支持项目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图书馆、考克兰循证医学图书馆、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EBSCO、CINAHL Complete、PsycINFO及opengrey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9年6月30日,收集护士发生用药错误体验的质性研究,采用英国牛津循证医学中心文献质量评价项目进行文章质量评价,采用主题综合法对结果进行整合。 结果 共纳入11项研究,提炼31个研究结果,归纳形成10个新类别,整合形成3大核心主题。①情绪情感体验:多数护士表现消极情感体验,渴望得到他人包括患者、家属及同事的支持和理解,有力的帮助和支持可减少护士负面情绪;②医疗应对体验:护士能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或降低伤害,但向患者或家属的告知意愿和主动上报事件的意愿较低;③职业影响体验:用药错误事件对护士职业产生正性或负性影响。 结论 用药错误给护士带来较大的心理应激,患方的理解以及同事、家属的支持会帮助其积极应对错误事件,促进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自行设计并研发老年患者皮肤干燥评估系统,使其更利于实际工作流程,满足临床需求。方法:应用"使用者自建模式",利用Microsoft Excel 2010及内部的Excel VBA工具进行系统开发,由护理人员独立设计、研发出老年患者皮肤干燥评估系统;并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65名护士进行试用评价调查。结果:对老年患者皮肤干燥评估系统评估问卷各项测量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在知觉有用、知觉易用、态度倾向、行为意向四个方面,统计结果均分4.0~4.5分,证明护士对此信息系统的认可度比较高。结论:护理人员参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对软件可行性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并能有效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6.
谭然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1):7703-7703
目的了解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ADR)及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郑州市中心医院2007-11-2010-11上报的67例左氧氟沙星致ADR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左氧氟沙星的ADR有过敏反应(53.73%)、中枢神经系统反应(8.96%)、心血管系统反应(13.43%)、消化系统反应(16.42%)、血液及免疫系统反应(13.43%)等。ADR发生率与患者年龄、剂型、用药剂量、频率、疗程、联合用药等有关。结论临床应重视左氧氟沙星的合理安全用药,以预防和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克淋通胶囊治疗急性前列腺炎(湿热瘀阻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入选急性前列腺炎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84)和对照组(n=28)。试验组口服克淋通胶囊(每粒0.4 g),每次3粒,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热淋清胶囊(每粒0.3 g),每次4粒,每日3次。疗程均为7~14 d。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血尿常规分析、前列腺液常规、前列腺B超检查和不良反应评价。结果 试验组、对照组完成试验病例分别为81例和25例。试验组综合疗效和中医症候疗效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克淋通胶囊在治疗急性前列腺炎(湿热瘀阻证)中具有良好的效果,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儿童癫痫主要照顾者院外居家照护过程中的护理服务需求,为医护人员实施有效的延续性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对一的深入访谈法,访谈11名照顾者,根据Colaizzi现象学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经过分析得出出院后照顾者有"信息需求""健康生活指导需求""心理需求"和"社会支持需求"4个主题,而信息需求又分为癫痫知识信息需求、药物管理信息需求、急性发作应对措施需求3个亚主题。结论:儿童癫痫照顾者出院后仍有迫切的护理服务需求,而信息需求是照顾者居家护理的首要需求,医疗机构应完善儿童癫痫家庭延续性护理服务模式,给予持续性、个体化信息和健康指导,关注照顾者的心理情感体验,使其能正确面对癫痫和应对癫痫发作,提高疾病管理能力,改善家庭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孙广信  李国燕  谭然  常瑞 《临床荟萃》2012,27(11):985-986
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HAP)亦称医院内肺炎(nosocomical pneumonia,NP),包括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近年来HAP逐年增加,已成为最常见的医院内感染性疾病,且病死率高达40%左右,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小剂量阿奇霉素联合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10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噻托溴铵单药组(A组)36例、阿奇霉素联合噻托溴铵组(B组)38例、常规治疗对照组(C组)36例3组。A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吸入噻托溴铵粉吸入剂18恤g,每日1吸;B组吸入噻托溴铵并同时予阿奇霉素片每次250mg口服,2次/周;C组仅接受常规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3组治疗6个月后咳嗽、咳痰、气促评分及急性加重情况、6min步行距离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9.37、62.56、7.59、148.35、317.68、16.60,P均〈0.01)。与c组治疗后比较,B组治疗后病例急性加重次数明显减少[(2.1+0.6)次与(4.9±0.7)次,P〈0.05];临床症状评分咳嗽[(1.3±0.5)分与(2.2±0.6)分,19〈0.05]、咳痰[(1.0±0.2)分与(1.7±0.3)分,P〈0.05]、气促[(1.5±0.8)分与(2.1±0.6)分,P〈0.05]、运动耐力[6min步行距离(370.00±14.26)m与(290.00±12.85)m,P〈0.05]及生活质量[SGRQ总分:(293-8)分与(42±11)分,P〈0.05]明显改善。B组与A组治疗后比较,急性加重次数[(2.1±0.6)次与(3.2±0.8)次,P〈0.05]、临床症状评分咳嗽[(1.3±0.5)分与(1.8±0.4)分,P〈0.05]、咳痰[(1.0±0.2)与(1.3±0.3)分,P〈0.05]、气促[(1.5±0.8)分与(1.9±0.6)分,P〈0.05)]、运动耐力[6min步行距离(370.00±14.26)m与(330.00±13.76)m,P〈0.05]及生活质量[(SGRQ总分:(29±8)分与(36±10)分,P〈0.05]改善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阿奇霉素联合噻托溴铵治疗稳定期COPD,疗效佳,优于噻托溴铵单药治疗,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