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急诊科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或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infeclive atypical pneumonia,IAP)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其特征。方法 统计SARS患者的年龄分布和总体发病趋势;以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为对照,分析SARS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本组64例SARS患者中21~40岁年龄段占43.75%。在出现SARS疫情后31~50d病例数达高峰,全过程约4个月。SARS患者临床表现的前3位为发热、咳嗽和咯稀白痰,约2/3患者无肺部体征。X线胸片病变进展较快,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降低以及具有传染性为SARS的临床特点。结论 SARS患者在年龄分布、发病趋势、临床表现、X线胸片、外周血白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以及传染性等方面与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有所不同,掌握这些特点有利于在急诊科对本病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2.
川芎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川芎嗪注射液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将128例以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川芎嗪组与复方丹参组,分别静脉点滴,1次/d,14 d为1个疗程.结果 川芎嗪组总有效率为95.6%,复方丹参组为7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明显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且无严重不良反应,是一种疗效满意,且又安全的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早期机械通气对急性中毒所致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急性中毒所致呼吸衰竭是临床常见危重病之一。死亡率高。机械通气(MV)是抢救该病的重要措施。早期积极主动建立人工气道及机械通气,对于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预后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王尔天  于长久  赵宇  陈玲  谭泽辉  王雅琳  舒敏 《广东医学》2005,26(10):1417-1418
目的观察掌屈尺偏位与功能位石膏外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32例采用管型石膏固定治疗的患者,其中功能位固定14例,掌屈尺偏位18例,随访6~24个月。结果优良率功能位组为78.6%,掌屈尺偏位组为94.4%,骨折愈合时间功能位组为(13.14±2.47)周,掌屈尺偏位组为(10.67±2.11)周。两组在骨折愈合时间、腕关节功能恢复程度等方面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掌屈尺偏位石膏外固定制动有利于腕舟骨骨折愈合,提高治愈优良率。  相似文献   
5.
血粘度及其有关因素对高脂喂养家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谭泽辉,郭静萱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检验科刘艳云,孙尊我们通过对高脂喂养家兔血粘度及其有关因素的检测及计算,从血液流变学角度探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机制。材料与方法选用日本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急性中毒所致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急性中毒所致的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25例,死亡3例。上机时间10h-9d,平均49.6h。与机械通气相关的并发症有肺部感染21例,低血压3例。结论:机械通气是治疗急性中毒所致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424例急诊猝死病例疾病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猝死也称急死.WHO定义为急性症状发生后即刻或者24 h内发生意外死亡.特点为死亡急骤,出人意料的自然死亡或非暴力死亡.本文分析急诊猝死患者的疾病构成,以提高急诊医师对易发生急诊猝死的危重疾病早期识别.1.资料与方法:入组对象为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深圳南山医院急诊猝死患者.标准:①院前死亡(120救护车出诊前已死亡及入院前已死亡);②院内死亡(入院24 h内死亡).儿科急诊死亡患儿除外.资料来源于该院急诊死亡统计簿册、死亡抢救病例.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符合人体试验伦理学标准和单位保密规定.以国际疾病分类第十次修订本(ICD-10)作为疾病诊断分类标准.  相似文献   
8.
流场对高脂喂养家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高脂喂养家兔狭窄,分支,主动脉弓不同流场部位的观察,对流场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流体力学机制进行了探讨。观察认为:高速度梯度层流流场及流动分离流场通过不同的作用方式均可引起血管内损伤,从面使脂质入侵,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以前种流场为严重,两种流场均可引起动脉内增厚,内膜增生是血管对皮损伤的反应:主动脉弓内粥校硬化易发生于二次流活跃的部位,二次流可能量主动脉弓中形成粥样硬化的主要流体力学因素。湍  相似文献   
9.
不同液体复苏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微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不同复苏液体种类对大鼠急性失血性休克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对40只纯种Wistar大鼠参照Sandro B.Rizoli所建模型改良复制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根据对急性失血性休克大鼠进行液体复苏时所选液体种类不同,随机分为无液体复苏组(A组)、低分子右旋糖苷-40组(B组)、7.5%高渗盐水组(C组)和高渗盐水+低分子右旋糖苷-40(D组),每组10只,于休克后24 h将动物处死,采集左侧肾皮质相应部位标本用于电镜检查.结果 休克无液体复苏组(A组)动物肾脏微循环破坏严重,单独应用低分子右旋糖苷组(B组)或单独应用高渗盐水组(C组)均有不同程度损伤,而联合应用高渗盐水+低右复苏组(D组)肾脏微循环基本完好.结论 不同复苏液体种类对休克机体微循环影响不同,联合应用高渗盐水+低右对保护肾脏微循环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伤害患者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因伤害就诊于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急诊室的病人均为本研究的调查对象.采用全国伤害监测报告卡,对急诊室工作人员进行统一培训,由接诊医护人员询问调查对象,填写调查表格.结果:本研究共监测25376例患者,男女性别比为2.32:1;15~34岁组为高发年龄组;工人在各职业人群中占的比例最高;钝器伤为主要的伤害原因,且主要发生在工作中;工作场所是工人发生伤害的主要地点;伤害性质主要为开放性伤;伤害主要发生在15~18时,且主要发生在工作时.结论:伤害的急诊室监测资料是有价值的,是伤害发生情况的重要信息来源,但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应建立一个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伤害监测系统.为我国伤害的预防与控制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