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7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快乐护理”对提高肾病综合征患儿激素服药依从性的效果。方法:通过营造“快乐护理”氛围、建立护理“快乐链”、开设“快乐课堂”、掌握不同年龄患儿喂药技巧、寻求促进患儿服药的快乐方法等措施,观察实施“快乐护理”后患儿激素服药依从性的变化。结果:肾病综合征患儿激素服药依从性从实施“快乐护理”前的72.7%提高到实施后的89.3%。结论:“快乐护理”可提高肾病综合征患儿激素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士社会支持对道德困境的影响,为帮助护士应对工作中的道德困境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护士道德困境量表对387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社会支持总分(38.62±5.81)分,客观支持(8.63±2.62)分,主观支持(21.64±4.75)分,支持利用度(8.45±2.81)分。护士道德困境量表条目频率为(1.14±0.54)分,强度为(1.03±0.32)分,总体得分为(1.15±0.42)分,表明护士道德困境发生频率和强度均较低。职称、学历、是否独生子女、社会支持是护士道德困境的影响因素。结论社会支持会负向影响护士的道德困境,提高护士社会支持水平,扩大护士社会支持的来源,是应对护士道德困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PDCA循环提高儿童24小时尿标本留取合格率的效果。方法:成立PDCA循环改进小组,对70例住院患儿24小时尿标本留取不合格的原因进行分析,通过改变护士宣教方法和方式,改进24小时尿标本采集送检方法和流程,通过建立跟踪协助制度并对家长进行培训等进行质量改进。结果:患儿24小时尿标本留取合格率从77.9%提高到9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遵循PDCA循环方法进行原因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并进行追踪,能提高儿童24小时尿标本留取合格率,实现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4.
总结125例尿路感染患儿使用气囊导尿管导尿操作中出现的临床问题及护理对策.125例首次导尿成功104例;21例患儿导尿管插入不畅,经相应处理后17例再次导尿成功,4例导尿失败;尿道外口暴露不明显58例;插管时导尿管内未见尿液排出,不能准确判断导尿管气囊部位是否已完全进入膀胱39例;尿道出血5例;拔管困难4例;误入阴道3例;导尿管自行脱出1例.临床护士掌握患儿尿道解剖生理特点和气囊导尿管结构、使用注意事项,选择合适导尿管,规范气囊导尿管临床应用技术,掌握患儿导尿技巧,能有效提高患儿导尿成功率,减少惠儿气囊导尿管导尿过程中各种临床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小儿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对儿童肾脏疾病的诊断、指导治疗以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1]。为避免出血,肾穿刺活检术后需绝对卧床休息24 h,由于体位、术后腹带加压包扎、精神紧张及环境因素影响,部分患儿不能卧床排尿,因此排尿困难成为肾穿刺活检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它不但增加患儿的痛苦和术后出血的发生率,也增加尿路感染的机会,严重者会引起急性肾损害。因此有效解除肾穿刺后发生排尿困难,是肾穿刺活检术顺利进行的保证。本组对2009年2月~2013年1月期间,我科150例肾穿刺活检术后发生排尿困难的46例患儿的研究,分析其并发排尿困难的原因,探讨降低术后发生排尿困难的方法。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 VCUG)是诊断膀胱输尿管反流(VUR)的金标准[1],其操作过程包括插导尿管、往膀胱注射造影剂及排泄造影剂,均可使婴幼儿产生不适感,包括哭吵,疼痛、焦虑、烦躁等,以致操作过程不能顺利进行,甚至失败。水合氯醛是一种常用的镇静、催眠、抗焦虑药物,具有相对安全、使用方便等特点,临床广泛应用于儿科。因此,为缓解儿童在行 VCUG 操作过程中的疼痛、焦虑等不适情感,我们在 VCUG检查前使用水合氯醛进行镇静,观察水合氯醛对儿童 VCUG 操作过程中不适感的影响,探讨超倍剂量水合氯醛对患儿安全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是儿童时期一种常见的类风湿性疾病,临床上以长期发热、皮疹、关节痛及多脏器受损为特征,因缺乏特异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常为青少年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1]。JIA的治疗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抗风湿药及糖皮质激素等[2]。英夫利西单抗(即类克)作为一种新的生物制剂,它是人-鼠嵌合性单克隆抗体,是一种肿瘤坏死因子(TNF-α)抑制剂,是第一个被美国和欧洲批准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抗TNF-α抗体。据国外临床观察报道,英夫利西单抗除具有肯定疗效外,还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3]。但在治疗的过程中仍发现诸多不良反应,主要有药物过敏反应、肝功能损害及结核感染等,发生率依次为3.5%、0.4%、0.4%[2]。近年来,我科对JIA患儿进行了23例次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建立针对性的输注护理流程,现将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耳道测温仪(以下简称耳温仪)是一种简便的测温仪器,临床观察耳温仪与水银体温计测出的体温数据有一定差距.为了明确耳温仪测温的准确性,我科于2008年2-7月将400例住院患儿分别用耳温仪和水银体温计所测的体温采用自身对照法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8年2月至7月人住我科的住院患儿400例.其中男性患儿235例,女性165例,年龄3个月~ 14岁.  相似文献   
9.
导尿是临床常见的护理操作技术,是疾病诊断、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气囊导尿管由于操作简单、易于固定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导尿[1],而临床工作中时有气囊导尿管使用不当致尿道损伤发生[2,3].关于气囊导尿管的置管深度:成年男性为20~22 cm,女性为4~6 cm,见尿再插入5~8 cm[4],儿童由于不同年龄阶段尿道长度变异较大,目前国内外尚缺乏各年龄组儿童导尿置管深度的确切数据和研究报道,本研究尝试探讨婴幼儿尿道长度特点,分析其与年龄、性别、身高及脐至耻骨距离的参数关系,试图借助这些参数等来协助确定导尿置管的合适深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调节焦点在护士职业认同对职业倦怠的影响调节效应。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360名护士,调查工具为调节焦点、职业认同和职业怠倦3个量表和一般资料表,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调节焦点在护士职业认同与职业怠倦相关性的调节效应。结果在职业怠倦得分方面,公立医院护士组大于私立医院护士,护龄≥5年组大于护龄<5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职业认同得分方面,护龄≥5年组小于护龄<5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职业认同与促进焦点、职业倦怠呈一定负相关,调节焦点在职业认同对职业怠倦作用中的调节作用不显著(β=-0.02,P>0.05);预防焦点在职业认同对职业怠倦作用中起到调节效应(β=0.06,P<0.01)。结论职业认同对职业倦怠的影响受到促进焦点的部分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