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7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0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融合自杀基因CDglyTK联合前体药物对喉癌Hep-2细胞的杀伤效应。方法:构建质粒表达载体pcDNA3.1(-)CMV.CDglyTK,XhoⅠ/HindⅢ酶切鉴定,测序分析CDglyTK基因序列。电穿孔法将重组质粒转染Hep-2细胞,400mg/LG418筛选14d获得稳定表达CDglyTK基因的Hep-2细胞,RT—PCR及Western-blotting鉴定CDglyTK基因的表达。以转染空白载体pcDNA3.1(-)的Hep-2细胞为对照,MTT法观察5-FC、GCV、5-FC加GCV对表达CDglyTK基因的Hep-2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酶切和基因测序分析证明重组质粒含完整的CD及TK基因,RT—PCR从转染细胞总RNA中扩出707bp的预期片段,Western-blotting检测到该基因表达的分子量为59000的蛋白。表达CDglyTK基因的Hep-2细胞在5-FC、GCV、5-FC加GCV干预下生长受到抑制,5-FC与GCV联合有更强的杀伤效应。结论:CDglyTK融合自杀基因可以成为基因治疗喉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催产素减轻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缺氧缺血性损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催产素(oxytocin)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损伤后海马CA1区神经元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氧糖剥夺(OGD)制备体外缺氧缺血模型,取8只7~10日龄新生大鼠的急性分离脑片(6~8片/只)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OGD 20 min组、OGD 40 min组和OGD+oxytocin组,进行TO-PRO-3染色实验观察催产素对神经元的作用。另取20只新生大鼠脑片随机分为4组,分别是OGD组、OGD+oxytocin组、OGD+d VOT(催产素受体阻断剂)+oxytocin组和OGD+bicuculline(GABAA受体阻断剂)+oxytocin组,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不同药物作用下海马神经元缺氧去极化的出现时间。结果:TO-PRO-3染色结果显示海马CA1区神经元死亡数量随着氧糖剥夺时间延长而增加,催产素能显著减少OGD所致的死亡神经元数目(P0.05)。全细胞膜片钳记录结果显示,催产素可使缺氧去极化时间显著延长;d VOT及bicuculline可以消除这种效应。结论:催产素能减轻新生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缺氧缺血性损伤,其机制可能是通过结合催产素受体,增强抑制性神经传递,从而产生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由2019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肺炎疫情仍在持续,抗疫形势仍很严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潜伏期较长、传染能力强、人群普遍易感,给医护人员、患者和人民群众都造成了严重威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的喉癌和下咽癌患者在疫情下仍需进行限期处理,因此在做好COVID-19排查和防控工作后,合理选择治疗方式,根据不同的风险等级,做好医务人员自身的防护措施,协调手术各方,合理有序地开展手术治疗及患者术后的规范化管理,对疫情下救治喉癌和下咽癌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2019新型冠状病毒(SARS CoV 2)引起的肺炎具有较高的传染性,人群普遍易感,能通过飞沫及接触传播;气溶胶和粪-口等传播途径尚待明确。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急诊诊疗存在医患室内近距离接触,检查过程中患者喷嚏、咳嗽和恶心等反应均极易产生携带病毒的飞沫及气溶胶,且医患直接接触机会多,导致医患暴露风险明显增加。非疫情中心区域,大部分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急诊患者多为无疫区接触及暴露的人群,如何在保障医疗安全和效果的同时,防范于未然、做好防护、避免医患院内感染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2019年底,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 CoV 2)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乙类传染病甲类管理,从武汉开始席卷全国,目前疫情还在持续。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及接触传播,密闭环境下存在气溶胶传播可能,人群普遍易感;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者,但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其潜伏期1~14 d,且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症状。气管切开术,尤其是局麻下进行者,可产生大量飞沫和气溶胶,疫情期间存在巨大的院内感染的风险。本文依据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的诊疗方案和措施,结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在隔离病房行气管切开术的经验,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气管切开术的基本原则,总结不同类型患者的手术适应证,并提出在隔离区进行气管切开术时的操作及防护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MEWS评分系统及ISBAR沟通模式在咽喉头颈外科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3月~6月及2016年3月~6月本科室治疗的咽喉头颈外科术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以医嘱为主导的临床常规监护方案。实验组采用MEWS评分,"呼叫医生标准"并进行程序化监护方案及应用ISBAR沟通模式进行医护病情沟通。比较2组患者意外事件的发生率,患者、医生及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率(2%)小于对照组(16%)(P 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6%)高于对照组(84%)(P 0.05);实验组管床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100%)高于对照组(66. 67%)(P 0. 05);实验组护士对自身工作的满意度(94. 4%)高于对照组(55. 6%)(P 0. 05);护士主观评价MEWS评分系统对护理工作的有效性为89%,ISBAR沟通模式对护理工作的有效性为100%。结论 MEWS评分系统及ISBAR沟通模式应用于咽喉头颈外科护理中,为护士对患者的病情判断提供了量化依据,有利于医护间的有效沟通,可以提高医护间的协同能力和医护患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缺氧/辐射双敏感性启动子HREI.Egr-1,观察其在缺氧或放射诱导下调控yCDglyTK基因在鼻咽癌HNE-1细胞表达及yCDglyTK/5-FC对鼻咽癌HNE-1细胞杀伤效应,为探索新的鼻咽癌基因-放射治疗奠定实验基础.方法: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嵌合启动子HRE1-调控yCDglyTK基因表达的质粒载体;脂质体介导重组质粒转染鼻咽癌HNE-1细胞,建立稳定表达yCDglyTK基因的鼻咽癌HNE-1转染细胞;免疫印迹法检测在常氧、放射、乏氧、乏氧加放射等不同条件下HNE1细胞中yCDglyTK表达的强度;MTY法检测加入5-FC后对上述不同条件下稳定转染细胞的杀伤效应.结果:各组蛋白表达均有差别(P<0.01),以乏氧/放射处理最为明显;5-FC对各种条件干预下的细胞均有杀伤效应,其中以乏氧/放射处理最为明显(P<0.01).结论:HRE1.Egr-1嵌合启动子具有放射和乏氧诱导的双重特性,可以显著增强yCDglyTK/5-FC系统在乏氧和放射干预下对鼻咽癌HNE-1细胞的杀伤效应,为鼻咽癌的基因-放射治疗开辟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9.
李珍  谢常宁   《护理与康复》2020,19(8):25-29
本文总结了咽喉肿瘤患者发生吞咽障碍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肿瘤T分期及主体部位、手术方式、佩戴气管导管、放射治疗等因素,并从开展吞咽障碍评估,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加强摄食管理等方面提出咽喉肿瘤患者吞咽障碍的护理干预措施,旨在为预防咽喉肿瘤患者吞咽障碍的临床干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两种雾化吸入频次对咽喉部肿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2例咽喉部肿瘤气管切开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22例,实验A组30例,实验B组30例。对照组予以0. 9%氯化钠注射液(8 ml)氧气雾化吸入,2次/d;实验A组患者遵医嘱予以异丙托溴铵(1 mg)+布地奈德混悬液(1 mg)氧气雾化吸入,2次/d;实验B组予以异丙托溴铵(0. 5 mg)+布地奈德混悬液(0. 5 mg)氧气雾化吸入,4次/d。三组雾化吸入时间均为每次持续15 min,氧流量3~5 L/min。比较三组患者术后咳嗽症状评分、动脉血氧分压、住院时间、吸痰次数及呼吸道并发症。结果:治疗7 d后,实验A、B两组术后咳嗽症状累计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 05),且实验B组低于实验A组(P 0. 05);实验A、B两组动脉血氧分压均高于对照组(P 0. 05),且实验B组上升幅度高于实验A组(P 0. 05);实验A、B两组吸痰次数均少于对照组(P 0. 05),且实验B组吸痰次数少于A组(P 0. 05);三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呼吸道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不改变每日给药总量的前提下,每日4次的异丙托溴铵与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较每日2次能更有效缓解气管切开患者术后咳嗽症状,纠正患者低氧状态,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