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综合类   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在HEPG2细胞内观察丙肝病毒(HCV)非结构蛋白4B(NS4B)对神经纤维瘤病Ⅱ型(NF2)基因的影响及NF2在NS4B调节细胞周期中的作用。方法将细胞分为多组,其中3组对照,分别为无处理组、pCDNA3.1空质粒组和si-NF2 control组;3组作用组,分别为NS4B质粒组、NF2质粒组和si-NF2沉默基因组。每组经过转染、培养后收获细胞;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相应基因转录及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 NS4B可降低NF2转录水平(P0.01),同时NS4B的高表达和NF2的低表达对细胞周期具有相似的作用,及促进细胞周期向S期的转变;而NF2的高表达则使细胞周期停滞在G_0/G_1。结论 NS4B对NF2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NF2可能参与NS4B调控细胞周期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临床实习是检验专业学生极其重要的一个学习环节,是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检验实践中的一个过程,在实习过程中学生的操作技能,以及合理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为顺利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有限的实习阶段,如何增强学生的检验综合素质是教学医院的重要课题。分子生物学检验是检验医学的重要分支,由于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稍有疏忽即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笔者结合自身分子生物学检验带教工作总结出了做好岗前培训,建立"无基因,无核酸"的意识;提高带教老师业务素质,落实岗位责任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结合的方式等几点经验,旨在为带教老师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3.
4.
457株肠球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肠球菌在临床标本中的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现状,特别是对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耐药分析。方法对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细菌进行系统检验,用西门子公司Microscan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将细菌鉴定到种。并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的标准,用美国Microscan全自动细菌鉴定仪的药敏分析系统固有的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得出结果。结果本院6年内共分出肠球菌数为457株,其中粪肠球菌345株,屎肠球菌71株,其他为41株。主要分布在尿(中段尿)、前列腺液、生殖道分泌物、痰、血等标本中,其中从泌尿系感染患者尿液中分离的肠球菌占第一位(占27.6%)。抗菌药物方面,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呋喃妥因、利奈唑烷的敏感性较高,但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显示高水平耐药,甚至屎肠球菌对首选药物青霉素耐药率近年来高达100%。同时,发现耐万古霉素的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各1例,这些都需要引起临床及检验人员的注意。结论肠球菌的感染分布已扩大化,且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出现高水平耐药,甚至出现了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VRE),因此临床医师应关注临床常见肠球菌的耐药性,谨慎应用万古霉素,动态监测肠球菌的耐药状况,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阳性、淋巴结阴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阴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21基因复发评分(RS)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在治疗方案制订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2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标本,利用分支DNA液相芯片技术检测21基因RS及TUBB3、TYMS、TOP2A mRNA表达水平,比较不同风险分级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根据RS及TUBB3、TYMS、TOP2A mRNA表达水平制订治疗方案。结果乳腺癌RS风险评分,低风险组(RS18分)为61.7%;中风险组(RS为18~31分)为26.7%,高风险组(RS≥31分)为11.7%。RS风险分组例数在不同组织分级、孕激素受体(PR)状态、Ki67状态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RS分组,51.6%的患者治疗决策发生改变,其中48.3%的患者免于化疗。中位随访时间为22个月,3位患者出现局部复发,未出现远处复发。结论 21基因RS与早期乳腺癌组织分级、PR表达、Ki67表达有关,RS有助于治疗决策制订,降低患者化疗率。  相似文献   
6.
临床实习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重要途径,鉴于分子诊断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本文总结医学分子诊断技术临床带教过程中需重点关注的内容和方法,为临床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孵育时间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与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CMIA)三种方法检测血清中丙肝抗体(抗-HCV)的临床运用.方法 分别用两种ELISA和CMIA测定门诊和住院患者抗-HCV样本1 281例.不一致的用PCR法进行丙型肝炎病毒核酸(HCV-RNA)定量检测.结果 1 281例样本ELISA A 18例阳性,阳性率为1.41%;ELISA B 20例阳性,阳性率为1.56%;CMIA 31例阳性,阳性率为2.42%.两种ELISA分别与CMIA阳性率比较x2分别为8.47,6.67;P值分别为0.003 6,0.009 8(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种ELISA法阳性率比较x2为0.50,P=0.479 5(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ELISA与CMIA结果不一致的标本用PCR测HCV-RNA,结果除1例CMIA为阳性HCV-RNA-PCR为阴性外,其余CMIA与HCV-RNA-PCR定量结果一致.结论 CMIA优于ELISA灵敏、特异度高、结果准确,CMIA更适合于丙型肝炎的临床筛查应用;ELISA B比ELISA A灵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诱导鼠胚胎间充质干细胞C3H10T1/2向成软骨分化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20μg/mLBMP2诱导C3H10TI/2细胞0,4h,1,3,6,10,13,15d后,RT—PCR检测BMP信号通路中关键分子BMPRI,BMPRII,Smadl/5/8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smad蛋白及MAPK信号通路中p38磷酸化水平变化,QRT—PCR检测成软骨标志基因aggrecan,Col2a1以及成软骨相关转录因子FGFR3,Sox9表达水平,同时用Alcine Blue染色,观测C3H10T1/2细胞成软骨分化情况。结果:经BMP2诱导后,C3H10T1/2细胞表现出成软骨分化,smad蛋白及p38磷酸化水平有所上升,同时成软骨标志基因col2a1以及成软骨相关转录因子FGFR3,Sox9表达水平都有增加。与未诱导组相比,Col2a1,FGFR3,Sox9在3d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GFR3,Sox9在6d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一定培养条件下,BMP2具有诱导C3H10T1/2细胞成软骨分化能力。  相似文献   
9.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本病起病隐匿,临床症状不典型,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测是诊断该疾病的重要手段.实验室对该病的检测方法较多,在实际临床带教过程中,这些方法往往不是在一个专业组甚至不是一个时间段内学习,并且带教老师在临床带教过程中容易忽视同一项目、不同检测方法间的比较,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不能够很好掌握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该院20例获得性单纯巨核细胞减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PATP)病例进行病因、临床特征、转归规律等分析探讨.方法 收集整理该院2000年8月至今收治的20例APATP患者的基本信息资料、临床表现及相关实验室检查,与相关文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0例APATP患者跨越各年龄段,以男性为主,均以不同程度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外周血血象以血小板明显减低为主要表现;骨髓象以巨核细胞数量减少或缺如及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6例患者于初次骨髓染色体检查,其中1例为46,XY,5q-;1例为46,XX,7-;1例为45,XY,-7.结论 APATP不是独立疾病,而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可向多种疾病(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