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锋  周水淼  张速勤  许月 《上海医学》2004,27(5):352-354,i003
目的 探讨实验性上颌窦炎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讨论扩大兔上颌窦自然开口对慢性上颌窦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40只新西兰大白兔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5侧),假手术对照组(10侧)、窦口阻塞组(13侧),仅注入细菌组(10侧)窦口阻塞加注入金黄色葡萄球菌组(20侧),窦口阻塞加注入肺炎链球菌组(22侧);将鼻窦炎模型再分为窦口开放和窦口扩大两组,观察术后不同时间的窦腔脓性分泌物和细菌培养情况。结果 对照组(空白对照组 假手术对照组)细菌培养阳性率为13.3%(2/15侧),窦口阻塞组为84.6%(1l/13侧),仅注入细菌组为10.0%(1/10侧),窦口阻塞加注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组均为100.0%(20/20侧,22/22侧)。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对实验性上颌窦炎的有效率达80.8%(21/26侧),开放上颌窦窦口对实验性上颌窦炎的有效率达50.0%(8/16侧)。结论 窦口阻塞加注入细菌的方法可成功制造实验性上颌窦炎模型,窦口扩大术对实验性上颌窦炎的疗效较窦口开放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血清EB病毒抗体检测对鼻咽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在广东省台山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鼻咽癌患者44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于医院行健康体检者44例作为对照组。2组均接受血清EB病毒抗体检测,主要检测VCA-IgA、EA-IgG、NA1-IgA、Rta-IgG水平,比较4项血清EB病毒抗体的单项检测与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并比较治疗前后鼻咽癌患者血清EB病毒抗体水平。结果 4项血清EB病毒抗体指标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高于单项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咽癌患者治疗后血清VCA-IgA、EA-IgG、Rta-IgG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VCA-IgA、EA-IgG、Rta-IgG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NA1-Ig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项血清EB病毒抗体联合检测诊断鼻咽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高于单项检测,为治疗方案的制定和治疗效果提供科学依据,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芪萸止汗方治疗多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多汗症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芪萸止汗方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玉屏风颗粒和生脉胶囊中成药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同时比较观察组自汗、盗汗、自汗合并盗汗各类多汗症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2.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观察组中自汗症、盗汗症及自汗合并盗汗症治疗的有效率较为接近,分别为94.1%、92.9%和93.1%。结论:芪萸止汗方对自汗、盗汗、自汗合并盗汗各类多汗症皆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PR1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与HLA-A0201阳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探讨是否可以应用PR1肽作为疗效达到停药试验标准患者的后续免疫治疗,从而维持长期缓解状态.方法 收集28例HLA-A0201阳性CML患者外周血,利用可溶性PR1-MHC-Ⅰ类四聚体技术及流式细胞术检测PR1特异性CTL存在与否、频率高低;比较不同治疗时间CML患者PR1特异性CTL表达的差异.结果 PR1特异性CTL频率与同期PCR(bcr-abl/abl)IS(IS:国际标准值)之间呈负相关(r=-0.658,P<0.001).接受治疗3、6、9个月及1、2、3、4、5、6年的PR1特异性CTL频率分别为(0.06±0.02)%、(0.10±0.02)%、(0.14土0.02)%、(0.16±0.02)%、(0.20±0.03)%、(0.18±0.03)%、(0.18±0.01)%、(0.17±0.05)%、(0.18±0.03)%.治疗3、6、9个月的频率分别与其他时间点频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1年及以上的频率两两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伊马替尼400 mg 1次/d治疗3、6、9、12个月,Sokal评分高危组患者PR1特异性CTL频率低于低危组、中危组.结论 治疗效果显著的CML患者体内可持续检测到PR1特异性CTL,其与肿瘤负荷呈负相关,提示PR1特异性CTL可能与抗白血病细胞作用相关,为疗效获得持续稳定MR4-5及MR5.0的CML患者使用PR1肽疫苗作为后续免疫治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家兔实验性上颌窦炎自然窦口和窦腔黏膜的不同处理对纤毛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已制成实验性上颌窦炎的 4 0只新西兰大白兔按术中黏膜处理不同以侧别分为 3组 :不处理黏膜组、部分切除黏膜组和全部切除黏膜组 ;按术中窦口处理不同分 2组 :窦口开放组和窦口扩大组。用活性碳粉末检测上颌窦黏液纤毛传输速度 (MCT) ,将测得的数据分别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不处理黏膜组、部分切除黏膜组和完全切除黏膜组MCT检测结果分别为 4 .4 96± 1.0 2 1、3.892± 0 .92 5和 0 .80 9± 0 .14 7,3组间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 (均P <0 .0 1) ;窦口扩大组 (4 .0 86± 1.0 4 2 )与窦口开放组 (3.995± 1.0 17)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用活性碳检测上颌窦黏膜MCT是一种有效判断纤毛运动功能的方法 ;被切除的上颌窦黏膜术后虽会再生 ,但再生的黏膜纤毛运动功能较正常低下。窦口扩大术与窦口开放术对术后纤毛运动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最近明星圈子里频频上演情感婚姻大戏……面对娱乐圈这些暧昧的分分合合,咱们只能唏嘘一句:人,都是会变的。娱乐圈里这样的案例很多,我们也不要一味地怜悯和悲叹,毕竟只要女人懂得保养,让自己充满魅力与活力,还是可以HOLD住老公的心,赶走龌龊的小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窦口扩大术对实验性上颌窦炎黏膜病变的影响.方法:将用窦口堵塞加注入肺炎链球菌的手段制成慢性上颌窦炎6周模型的20只新西兰大白兔(雌雄不拘,体质量2.5~3.5kg),根据窦口扩大术后不同时间(术后0、4、6、8周)分成相应组别(n=5),用光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观察上颌窦黏膜病理变化.结果:窦口扩大术后病变的上颌窦黏膜随时间延长,黏膜上皮层和固有层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时间越长,恢复的组织越接近正常组织结构.结论:窦口扩大术后实验性上颌窦炎病变黏膜可部分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家兔实验性上颌窦炎黏膜随病程的迁延而出现的常规和超微病理变化,并根据病理变化初步估计急,慢性上颌窦炎的时间分界。方法:将制成上颌窦炎模型的30只新西兰大白兔按制模时间的长短分成不同组别,分别观察不同时间上颁窦黏膜的病理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制模3周内以急性炎症表现为主,3周后以慢性炎症表现为主。随病程迁延上皮层纤毛脱落增加、杯状细胞增生、鳞状上皮组织转化、上皮坏死,固有层腺体组织转化、减少、纤维化。结论:上颌窦炎黏膜的病理变化随病程延长而加重,急、慢性上颌窦炎以制模后3周为界。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盐酸丁咯地尔加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C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160例AC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9例和对照组81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静脉滴注,2次/d,共14d,同时给予盐酸丁咯地尔15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d,连用14 d;对照组仅给予盐酸丁咯地尔15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d,连用14d.结果 治疗组总显效率为72.1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6.91%,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程度治疗组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盐酸丁咯地尔加用依达拉奉联合治疗ACI临床观察疗效满意,可明显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联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肝胆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 .[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金银花、五味子、黄芪、虎杖及柴胡分别进行色谱鉴别 .[结果 ]薄层色谱法专属性强 ,斑点清晰 ,重现性好 ,适用于肝胆胶囊的质量检测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