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比较等效剂量瑞芬太尼和芬太尼用于开胸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gesia,PCIA)的镇痛效果及其不良反应.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年龄40~60岁择期全麻下行开胸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芬太尼组(F组)和瑞芬太尼组(R组),每组20例.全麻诱导后双腔管气管内插管,术中异氟烷吸入维持全麻,罗库溴铵维持肌松.病人清醒拔管后接韩国奥美2300电子镇痛泵行PCIA.F组:芬太尼2mg 咪唑安定10mg 生理盐水至200ml;R组:瑞芬太尼0.2mg 咪唑安定10mg 生理盐水至200ml.背景剂量2.0ml/h,指令剂量2.0ml/次,锁定时间15min.所有术后病人鼻导管吸氧2~3l/min,分别记录术后24h、48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法)、镇静、恶心和呕吐评分,记录脉搏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和累计镇痛药消耗量(CAC).结果:R组术后24h、48h镇痛药耗量和VAS评分均低于F组,其中术后48h VA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R组术后24h、48h镇静评分达2分者明显多于F组,其中术后24h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48h呕吐者和静息时感恶心者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后48h内无1例呼吸抑制(SpO2持续低于90%者)发生.两组术后24h、48h脉搏氧饱和度、心率、呼吸频率和平均动脉压均无显著差异.结论:等效剂量的瑞芬太尼用于开胸术后PCIA,镇痛、镇静效果优于芬太尼,而恶心、呕吐及呼吸抑制发生率低,是开胸术后更为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镇痛效果.方法:将拟行人工流产的152 例孕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手术开始前予静脉注射利多卡因1 mg/kg,丙泊酚2 mg/kg静脉注射;实验组术前10 min予氟比洛芬酯50 mg溶于10 mL 0.9%氯化钠溶液中缓慢静脉推注,手术开始前依次静脉注射利多卡因1 mg/kg,丙泊酚2 mg/kg.术中根据患者抵抗运动强弱追加丙泊酚0.5-1 mg/kg,至体动消失.观察唤醒时间、镇痛效果、术者和患者对镇静的满意度、术中丙泊酚追加次数及用量,并比较麻醉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镇静满意度、丙泊酚用量、唤醒时间、恶心、呕吐、注射部位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用于无痛人工流产麻醉镇痛效果满意,可减少术后疼痛不适,且不良反应小,有利于病人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硬膜外腔注入氯胺酮进行超前镇痛用于子宫切除术术后镇痛效果.方法:30例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Ⅰ组15例 ,氯胺酮0.3 mg/kg 生理盐水稀释成6 ml 于手术切皮前硬膜外腔注入; Ⅱ组(对照组)15例 ,生理盐水 6 ml 于手术切皮前硬膜外腔注入.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并发症的发生.结果:Ⅰ组13例术后无痛(VAS0~1分)占86.7 %,Ⅱ组5例占33.3 %,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 ,术后VAS评分Ⅰ组明显低于Ⅱ组(P<0.01) .呼吸抑制、头痛、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幻觉等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硬膜外腔注入氯胺酮进行超前镇痛可降低创伤导致的疼痛致敏作用 ,镇痛效果优于单独使用罗哌卡因 ,更有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锁骨手术较理想的麻醉方法。方法 A组采用颈丛臂丛联合阻滞麻醉,先行臂丛阻滞,10 m in后再行颈丛阻滞,臂丛阻滞方法与B组相同;B组采用臂丛阻滞麻醉。结果颈臂丛联合组麻醉阻滞效果确实,而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颈丛臂丛联合阻滞用于锁骨骨折切开内固定术,麻醉阻滞的效果可靠,是一种较为完善的麻醉方法,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5.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Kangboning and Naropin or bupivacaine uses in block anesthesia of cervical plexus. Methods Choose 60 patients of parathyroid cyst to selective operation,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randomly, use block anesthesia of cervical plexus. Group I :0.25% bupivacaine;Group Ⅱ 0.25% Naropin; Group Ⅲ: 0.25% Comparison. Observes the patient of the time come into effect,and the analgesia effect; record the percentage of hoarseness, dyspnea etc. Results The three group of VAS and the time come into effect were not significant (P > 0.05), Three groups of the analgesia effects were not significant (P > 0.05). Three groups of the complications were not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0.25%Kangboning or Naropin use in block anesthesia of cervical plexus provides a satisfactory effect.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康博宁、耐乐品及布比卡因分别用于颈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择期手术的甲状腺囊肿患者,术前随机分为3组,行颈丛神经阻滞。Ⅰ组:0.25%布比卡因;Ⅱ组:0.25%耐乐品;Ⅲ组:0.25%康博宁。观察患者麻醉起效时间、感觉阻滞情况、术中镇痛效果,记录声嘶、呼吸困难等并发症发生率。疼痛评定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SA)法,0—2为效果优,3~5为效果良,6~7为效果差,8~10为无效。结果三组VAS评分、麻醉起效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镇痛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麻醉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康博宁和耐乐品用于颈丛神经阻滞与布比卡因无显著差异,可在临床颈丛神经阻滞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讨论依托咪酯、芬太尼复合镇静麻醉在胃镜治疗术中的效果,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于我院行胃镜治疗术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的方法,将80例患者划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胃镜治疗术;观察组患者在胃镜治疗术中,对患者实施依托咪酯、芬太尼复合镇静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临床统计,观察组患者在收缩压、舒张压等指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胃镜治疗术是临床上的常见手术,通过对患者实施依托咪酯、芬太尼复合镇静麻醉,能够帮助患者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稳定患者的血压、心率等,促使患者获得更高的康复成果,减少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反应。建议在今后的临床胃镜治疗术中,将依托咪酯、芬太尼复合镇静麻醉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SLIPA喉罩应用于全身麻醉下乳癌手术气道管理的效果。方法:择期乳癌手术患者8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38-65岁,体重42-83kg,Mallampatis分级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两组(n=40):SLIPA喉罩组(S组)、ProSeal喉罩组(P组)。麻醉诱导后置入喉罩,行机械通气。记录手术时间、清醒时间、喉罩置入时间、置入成功率、置入喉罩前后MAP、HR的变化以及拔除喉罩时呛咳、返流、误吸及喉痉挛、术毕咽喉疼痛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清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入喉罩期间两组MAP、HR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置入喉罩时间短于P组(P〈0.05),S组一次置入喉罩成功率高于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反流、误吸及喉痉挛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S组术后喉罩带血、咽痛发生率较P组有所降低(P〈0.05)。结论:SLIPA喉罩通气效果好,易于置入,且对咽喉损伤较小,可安全有效用于乳癌手术患者的气道管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用于急诊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剖宫产妇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50例。A组使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B组为单纯硬膜外麻醉。两组穿刺点均为L2~3。结果 CSEA最高阻滞平面及达到时间比EA组短,从麻醉开始到胎儿娩出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SEA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EA组,术中麻黄素的使用CSEA组多于EA组,两组均无术后头痛。结论 CSEA是急诊剖宫产手术的良好麻醉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复合氯胺酮-丙泊酚静脉麻醉在小儿上肢手术中应用,对呼吸循环功能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50例行上肢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氯胺酮基础麻醉后,臂丛神经阻滞复合氯胺酮-丙泊酚静脉麻醉组(A组,n=25),臂丛阻滞成功后注入0.25%罗哌卡因0.5ml/kg,术中以氯胺酮-丙泊酚持续静注;单纯氯胺酮-丙泊酚静脉麻醉组(B组,n=25),术中氯胺酮-丙泊酚持续静注。结果:术中A组循环、呼吸功能较B组稳定(P〈0.05);肢体不良自主运动,喉痉挛等不良反应较B组少(P〈0.05);A组氯胺酮用量明显少于B组(P〈0.01);术后A组苏醒较快且平稳。恢复期精神症状少,与B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臂丛神经阻滞复合氯胺酮-丙泊酚静脉麻醉应用于小儿上肢手术,可减少氯胺酮用量从而减少其不良反应,使患儿在麻醉手术期间呼吸循环更平稳,家长及医护人员满意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