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评价自主研发的艰难梭菌显色培养基(CDCA)性能。方法选用艰难梭菌及其他细菌的标准株进行CDCA显色的特异性评价;将艰难梭菌标准菌株梯度稀释后测定BD公司CDSA、生物梅里埃公司CDIF和CDCA的灵敏度。收集临床120份粪便样本分别采用3种培养基进行艰难梭菌分离培养,并对生长菌落进行质谱鉴定和tpi基因检测,以3种平板中任1种能培养出艰难梭菌的样本定义为真阳性。结果在CDCA平板上除了梭形梭菌、双酶梭菌、第三梭菌、脆弱拟杆菌等菌种能够少量生长并显色外,对其他实验菌种均有抑制作用。CDSA、CDIF和CDCA检测艰难梭菌的灵敏度分别为2.0×10~5 CFU/mL、8.0×10~1 CFU/mL和4.0×10~2 CFU/mL。120份标本中检出艰难梭菌31份(25.8%),CDSA、CDIF和CDCA培养阳性标本分别为25份(20.8%)、28份(23.3%)和26份(21.7%),3种显色培养基对临床腹泻标本检测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18,P=0.811)。3种显色培养基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CDCA 83.8%、100%、100%、94.7%;CDIF 90.3%、98.9%、96.6%、96.7%;CDSA 80.6%、100%、100%、93.7%。结论本实验室研发的CDCA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较高,可用于临床艰难梭菌的初步分离。  相似文献   
2.
艰难梭菌是一种革兰阳性厌氧芽孢杆菌,也是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菌之一。近年来,由于高毒力菌株核糖体027型的出现,导致艰难梭菌感染在世界范围内的暴发和流行。目前,艰难梭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迅速,不同地区的艰难梭菌具有不同的感染特点。北美和欧洲等发达国家的流行病学特征已经比较清楚,该菌在中国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几年的研究也初步呈现出中国艰难梭菌感染现状和分子特征。本文从艰难梭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危险因素、国内外感染现状等角度进行综述,为后续进一步推进中国艰难梭菌感染防控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反流性咽喉炎(RTP)合并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临床诊治方案。方法 随机筛选慢性咽喉炎患者共545例,通过14C尿素呼气试验(14C UBT)筛查进行分组、分治,并对HP阳性的患者治疗后的HP转阴率及临床表现进行评估。结果 ① 反流性咽喉炎组HP阳性检出率较高,且与普通慢性咽喉炎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② HP阳性的两组患者经标准三联杀菌治疗后2周,其临床症状、体征均有明显好转(包括消失),但两组间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是慢性咽喉炎的常见致病菌,并与胃食管反流病(GRED)及反流性咽喉炎的发生、发展有关,因此通过HP筛查,并将慢性咽喉炎进行分类诊治,是提高临床诊治效果的一个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反流性咽喉炎(RTP)合并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临床诊治方案。方法随机筛选慢性咽喉炎患者共545例,通过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筛查进行分组、分治,并对HP阳性的患者治疗后的HP转阴率及临床表现进行评估。结果①反流性咽喉炎组HP阳性检出率较高,且与普通慢性咽喉炎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HP阳性的两组患者经标准三联杀菌治疗后2周,其临床症状、体征均有明显好转(包括消失),但两组间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是慢性咽喉炎的常见致病菌,并与胃食管反流病(GRED)及反流性咽喉炎的发生、发展有关,因此通过HP筛查,并将慢性咽喉炎进行分类诊治,是提高临床诊治效果的一个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