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8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甘露醇是临床常用药,常用于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是一种强有力的高渗性组织脱水利尿剂,本药因见效快,治疗效果好,价格便宜,在临床广泛使用,但此药也有其不足。即对局部组织及静脉血管损伤较严重[1],常导致静脉炎。炎症局部可因治疗不善而出现慢性硬结、静脉硬化、闭塞、静脉炎后综合征,甚至形成溃疡,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我们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夜班护理工作对神经外科ICU年轻护士注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在神经外科ICU工作超过1年的年轻护士36名.分为夜班后检测组和夜班后充分休息检测组,同时选取年龄、受教育程度相仿的18名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有关注意功能的神经心理学测评,了解夜班工作对神经外科ICU年轻护士注意功能的影响。利用听觉oddball范式对被试者进行刺激,采集脑电信号后进行P300分析.比较三组被试对新异(呼吸机报警声)和靶刺激所形成的P3a、P3b的差异。结果:夜班工作后.神经外科ICU年轻护士出现明显的注意功能下降.事件相关电位P300中P3a的潜伏期缩短、波幅升高,而P3b的潜伏期延长、波幅下降。经充分休息后,上述注意功能下降得到明显恢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夜班工作会引起神经外科ICU年轻护士注意功能下降。与P300的变化具有一定相关性.而夜班工作后护士经过充分休息注意功能会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可行性,以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8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舒适护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发生并发症7例,明显低于对照组24例(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6.3%,对照组为88.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提高了患者的康复质量,在骨盆骨折患者治疗及康复中应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早期镇痛联合阶梯康复训练方法有效预防并发症,最大化地恢复膝关节正常功能。[方法]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42例病人按照病人自我选择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镇痛及康复训练未做固定安排,试验组应用镇痛联合阶梯康复训练方法,在病人入院时与同组医师共同制定镇痛及阶梯康复训练方法,于围术期每日分3个时间段实施并记录反馈,分别于病人术后第1天、第7天、3个月评价其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术后第2天、6个月行美国膝关节学会评分(AKS)、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同时评价其术后1周疼痛、3个月关节僵硬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术后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均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2天、6个月AKS、AROM评分均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疼痛、3个月关节僵硬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膝关节置换病人采用早期镇痛联合阶梯康复训练方法,可使病人在院内无痛状态中,提高早期院内膝关节活动度,早期(出院时)膝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中期(出院后3个月、6个月)关节康复及社会功能(日常功能评分)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5.
人性化护理在神经外科患者临床用药认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神经外科患者临床用药认知中应用的必要性及意义。方法对同一病区的25名护理人员及50例患者进行自行设计的"病人用药情况调查表"、"护士给药情况调查表"调查,比较两份调查表同一问题护患双方认知的差异。结果患者对药物知识及不良反应的了解率较低,分别为6.4%、4.3%;64%护士愿意主动介绍药物知识与89.4%患者想接受的意愿有一定差距。结论加强人性化护理在神经外科患者临床用药认知中的应用,主动、积极、及时向神经外科患者介绍药物知识,不仅能消除患者对用药的恐惧心理,还能缓解护患矛盾,提高护患信任度,保障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早期镇痛联合阶梯康复训练方法有效预防并发症,最大化地恢复膝关节正常功能.[方法]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42例病人按照病人自我选择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镇痛及康复训练未做固定安排,试验组应用镇痛联合阶梯康复训练方法,在病人入院时与同组医师共同制定镇痛及阶梯康复训练方法,于围术期每日分3个时间段实施并记录反馈,分别于病人术后第1天、第7天、3个月评价其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术后第2天、6个月行美国膝关节学会评分(AKS)、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同时评价其术后1周疼痛、3 个月关节僵硬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术后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均大于对照组(P 〈0.05),术后第2 天、6 个月AKS、AROM 评分均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疼痛、3个月关节僵硬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膝关节置换病人采用早期镇痛联合阶梯康复训练方法,可使病人在院内无痛状态中,提高早期院内膝关节活动度,早期(出院时)膝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中期(出院后3个月、6个月)关节康复及社会功能(日常功能评分)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术前体液管理方案对骨科接台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我科2011年1~10月收治的92例骨科接台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6例。对照组常规术前准备,干预组术前给予新的禁饮、禁食方案,并根据预期等待手术时间于术日晨补液。观察两组患者术后6 h心率、血压的变化及术后24 h不适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患者术后6 h心率、血压稳定,术后24 h不适反应发生率低(P<0.05)。结论:合理安排骨科接台手术患者术前禁食禁水时间,并适时给予液体补充,可明显减少术后不适反应的发生,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及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髋关节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方法选取18例髋关节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病例,探讨其血栓的形成及护理。结果本组18例均及时诊断后予以早期护理和干预。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深静脉血栓所致肺、脑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髋关节手术患者术后需要长期卧床,对于合并有高血压、肥胖、高龄或同时有代谢性疾病和心脑血管病等深静脉血栓高危因素的患者,须加强早期护理干预,并通过细致护理体检、有效宣教和锻炼指导,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避免深静脉血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不同镇痛方法对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患者舒适情况的影响.方法 将我科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行腰椎间盘髓核摘除的120例患者按照已实施的不同镇痛方法分为按需给药组52例,留置镇痛泵组35例,超前镇痛组33例.比较3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便秘、排尿困难、睡眠障碍、恶心呕吐等生理、心理舒适度指标及满意度、平均住院时间的变化.结果 3组患者术后3d内疼痛评分、夜间睡眠时间、便秘、排尿困难、恶心呕吐的发生,对护士的满意度及平均住院日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前镇痛组较按需给药组和留置镇痛泵组,其镇痛效果更确切,不良反应的发生减少,降低了平均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和对医院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