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弹性成像(UE)与乳腺影像学报告及数据系统(BI-RADS)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483例(541个肿块)乳腺肿块患者(良性358个,恶性183个)分别进行BI-RADS评分及UE检查,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对比分析UE与BI-RADS评分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准确性。结果 UE诊断乳腺肿块的敏感性89.1%、特异性91.9%、准确性90.9%,BI-RADS评分诊断乳腺肿块的敏感性95.6%、特异性70.4%、准确性78.9%。结论 UE对乳腺肿块诊断的准确性高于BI-RADS评分,但临床上应将二者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采用Meta分析法评价超声、钼钯、MRI对乳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检索Cochrane Library、MEDLINE、EMBASE、CBM、CNKI、维普数据库中有关超声、钼钯、MRI对乳腺癌诊断相关文献,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所有纳入研究均进行质量评价及提取相关信息,采用Meta-disc 1.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9篇文献、1 370个病灶,异质性检验结果:超声、MRI敏感度不存在异质性,选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超声、MRI其他效应指标及钼钯均提示存在异质性,选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结果 显示超声、钼钯、MRI敏感度分别为84%、75%、95%,特异度为70%、71%、66%,SROC曲线下面积为:86.6%、81.6%、95.8%、超声+钼钯+MRI 98.6%.Meta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是超声异质性来源,有无按BI-RADS标准是钼钯异质性来源,MRI未发现异质性来源.结论 超声、钼钯、MRI对乳腺癌均具有较高诊断价值,三者联合诊断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 CSP)超声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8年7月收治的超声误诊的17例CSP的超声声像图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5例为孕囊内生型CSP,2例为包块型CSP。孕囊内生型CSP误诊为宫内早孕11例,误诊为难免流产4例;包块型CSP误诊为子宫肌瘤及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各1例。17例均有停经史,误诊时间5 d~10周,后完善超声检查,均确诊为CSP,行宫腔镜或腹腔镜瘢痕妊娠病灶清除术。17例经手术治疗后痊愈,复查超声提示瘢痕妊娠病灶消失。结论临床对CSP认识不足、检查不规范、诊断思维狭窄及超声检查时机不当是导致误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组织中X盒结合蛋白1 (X box binding protein 1,XBP1)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应用qRT-PCR法检测50例OSCC肿瘤和癌旁正常黏膜上皮中剪切型XBP1(XBP1 splicing, XBP1-s)的表达;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化染色相结合的方法检测100例OSCC癌旁上皮、肿瘤中心、侵袭前沿及淋巴结转移灶中XBP1蛋白的表达。结果:qRT-PCR显示:XBP1-s mRNA表达显著上升(log2(倍数)≥1)的病例与颈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XBP1蛋白在OSCC侵袭前沿和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均高于癌旁上皮和肿瘤中心(P<0.05);且在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明显高于侵袭前沿(P<0.05)。此外,XBP1蛋白表达还与OSCC组织病理学分级相关(P<0.05)。结论:XBP1可能是促进口腔鳞状细胞癌侵袭和转移的一个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