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总结县级公立医院护士队伍建设的方法与体会。健全护理管理体系,完善护士队伍建设的各项制度,注重护士队伍的人才培养,合理配备护理人力资源,规范聘用合同制护士的管理,切实提高护士的工资福利待遇,有利于回归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切入口和有效途径,是提高护理质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2.
护理会诊的实施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 ,新技术、新业务不断开展 ,综合性医院专科分科越来越多 ,且越来越细 ,因此危重抢救病人的跨专科护理问题也越来越多。为了保证其护理质量 ,1999年我院护理部建立了护理会诊制度 ,效果满意。实施方法及体会如下。1 方法1.1 会诊内容①疑难、危重、复杂、罕见病例 ,本专科不能解决或不能独立解决的病人健康问题 (包括现存的、潜在的、合作性问题 )。②高难度护理技术操作 ,新型仪器的应用。③难免褥疮审报会诊。④护理人才资源再分配与利用。⑤医院重大手术及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1.2 会诊人员组成护理部正…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乳癌改良根治术(MRM)后留置引流病原菌感染现状,分析其原因,并探讨预防对策.方法 每例患者术后24 h分别从胸肋部和腋窝部留置管负吸瓶内抽取引流液做细菌培养,检出的病原菌用ATB细菌仪鉴定到种.结果 2005-2007年接受MRM后留置引流管的患者152例,有52例患者的70份引流液标本培养阳性,总阳性率34.2%;共检出各种病原菌70株,病原菌构成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40株,占57.1%),其次是革兰阴性杆菌(24株,占34.3%)和真菌(6株,占8.6%);引流液染菌的原因包括患者免疫防御屏障削弱、引流管的设置给环境病原菌提供了入侵的机会,无菌操作不严格、皮肤消毒不严密、引流不通畅等.结论 手术期间必须保持手术室无菌环境,严格无菌操作,引流通畅、有效,严格控制留管时间,是预防术后引流感染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4.
颈椎前路手术已广泛应用于颈椎创伤、脊髓型颈椎病和肿瘤等疾病的治疗[1],由于颈椎前路手术的解剖关系比较复杂,涉及诸多重要结构,手术风险高,难度大,术后易发生并发症[2]。本院75例患者颈椎前路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临床上常用的化疗药物,由于对血管刺激性大,血管收缩作用强,在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时一旦出现渗漏,往往可引起局部皮肤肿胀、疼痛、充血,甚至出现组织坏死、溃烂而难以愈合.自1994年3月至1999年1月,我们对42例局部药物渗漏患者,采用0.5%~1%普鲁卡因局封加冰袋冷敷结合5%聚维酮碘(PVP-I)局部涂抹,总有效率达97.6%.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医院感染监控资料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医院感染监测结果 ,研究医院感染监测中存在的问题 ,探讨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以及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0 0 1年 1月至 10月 6 77例医院感染监测资料。结果 :共监测住院病人 1190 7人 ,医院感染率为 5 .6 4 % ,医院感染漏报率为 7.98% ;感染率较高的前五位科室为 ICU、血液组、烧伤组、内分泌组和神经外科组 ;感染率较高的前五个部位是下呼吸道、上呼吸道、泌尿道、皮肤与软组织、胃肠道 ;大于等于 6 0岁的高龄患者为易感人群占 4 5 .90 % ;病原微生物标本送检率为 5 3.18% ,标本检出阳性率为 93.0 6 % ,检出病原微生物 36 6株 ,病原体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占 4 5 .90 % ;侵入性操作感染率为4 .91% ;外环境与消毒物品消毒效果总合格率为 98.4 1%。结论 :控制医院感染的重点和措施是加强医院感染率较高科室、部位和老年患者等易感人群的预防和监控 ;提高医院感染病例病原体标本送检率 ;加强消毒灭菌管理 ;降低侵入性操作感染率和医院感染漏报率 ;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7.
护理业务管理模式的改革与成效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医院抓护理业务建设,满足病人需求,提高护理内涵。方法:医院建立护理业务技术管理小组;引入竞争机制,开展病人选护士活动;运用目标战略管理模式实行临床护士规范化培训;尝建新型护理业务管理制度;试点开展“专病专护”,加强护理人员知识库管理;全面推进整体护理。结果:护理科技含量、护理技术满意度、护士任职能力和护理人员知识层次都有了明显的提高,结构多元化。结论:护士中形成了“有为才有位”的护理观。  相似文献   
8.
以贯彻落实卫生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精神为契机,以创建"全国巾帼文明岗"为抓手,急诊科护理组以创建促管理、以创建促技能、以创建促服务,深化护理服务内涵,成功创建国家级巾帼文明岗,从而提升了医院形象,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体现了护理人员自身价值。  相似文献   
9.
儿科噪声对护理人员听力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噪声是指频率和声强杂乱无章地组合而成的复合音[1].儿科门诊及病房患儿集中.在进行治疗和护理时,患儿由于疼痛和恐惧往往会哭闹,成为儿科噪声的主要来源.为了解儿科噪声对护士听力是否会造成影响,我们于2006年9月在2家医院进行了调查,对在儿科临床工作的护士进行听力测定[2],在患儿哭闹产生噪声的区域进行噪声强度测试.  相似文献   
10.
蒋婉英 《护理与康复》2003,2(5):265-266
目的:分析侵入性操作致医院内感染的原因,并探讨控制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和医生填报相结合的方式。结果:2002年1月~2002年10月11907名住院病人共接受各种侵入性操作3973例次,发生医院内感染195例次。感染率为4.91%,其中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的感染率分别高达100%、90.14%,进行这些侵入性操作的病人主要为ICU的危重抢救病人。2002年11月~2003年3月5083名住院病人共接受各种侵入性操作2017例次,发生医院内感染66例次,感染率为3.27%。结论:严格实施预防和管理措施,可以降低侵入性操作的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