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32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外伤等常常造成下颌骨缺损,导致严重的功能丧失和颜面畸形,下颌骨同期植骨可有效的修复缺损,重建其功能和外形,并具有手术次数少,疗程短,减少患者痛苦的优点.本文作者自1999年以来,对7例下颌骨缺损患者进行了同期植骨,获得一些经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冠心病并慢性中度功能性二尖瓣反流患者行单纯冠状动脉搭桥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CABG联合二尖瓣置换术(mitral valve replacement,MVR)或二尖瓣成形术(mitral valvuloplasty,MVP)治疗的早期疗效。方法 113例冠心病并中度功能性二尖瓣反流患者,依据手术方式分为CABG组60例,CABG+MVR/MVP组53例,分别于术前及术后行心脏彩超检查测量左心房内径、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及二尖瓣反流面积,观察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情况,记录术中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使用情况、术后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术后ICU时间、术中及术后悬红细胞及血浆输注量、住院时间及围术期病死率。结果CABG组、CABG+MVR/MVP组术后左心房内径[(38.17±6.98)、(40.71±6.81)mm]、LVEDD[(55.18±8.47)、(54.60±7.10)mm]及二尖瓣反流面积[(3.27±1.96)、(2.63±2.50)cm~2]较术前[(41.99±4.96)、(43.76±7.21)mm,(57.39±7.30)、(59.78±6.99)mm,(5.99±0.99)、(6.38±1.26)cm~2]减小(P0.05),NYHA心功能分级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LVEF[(47.87±12.77)%、(50.69±12.31)%]与术前[(48.45±9.81)%、(49.30±11.5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BG+MVR/MVP组术后ICU时间[(57.10±55.40)h]、术后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42.77±39.45)h]较CABG组[(41.33±39.49)、(29.33±15.14)h]长,悬红细胞输注量[(9.5±8.0)u]、血浆输注量[(1 050±987)mL]较CABG组[(5.9±5.2)u、(786±757)mL]多(P0.05),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使用率(24.53%)、住院时间[(29.42±12.96)d]、围术期病死率(11.32%)与CABG组[23.33%、(24.05±12.85)d、8.3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并中度功能性二尖瓣反流患者行CABG、CABG+MVR/MVP术治疗早期临床疗效均满意,但CABG术后恢复较快,其中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初步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二尖瓣反流(MR)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2008年8月至2011年8月,收治AMI合并MR患者34例。男性25例,女性9例;年龄42~75岁,平均(61.5±10.4)岁。EuroScore评分4~12分,平均5.8分。所有患者均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无法行介入治疗。心功能平均3.1级(NYHA),心源性休克2例,术前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3例。体表超声Doppler检查,根据反流面积及缩流径宽度,将MR分为1+~4+级,其中1+~2+级12例,3+级16例,4+级6例;根据反流部位及室壁运动情况结合冠状动脉造影进行Carpentier二尖瓣反流功能分型:Ⅰ型8例,Ⅱ型4例,Ⅲb型22例;根据左心室舒张末期径线及射血分数(LVEF),判断心肌梗死对心脏结构造成的损伤程度,34例左心室舒张末径37~70 mm,平均(51±7.8)mm,其中>65 mm 6例。综合MR分型、分级及左心室径线决定是否同期行二尖瓣手术。本组采用以下标准:(1)CarpentierⅠ型患者,如MR达到4+级;(2)Carpentier II型,MR为3+~4+级患者;(3)CarpentierⅢb型、MR为4+级同时左心室舒张末径>65 mm患者,同期矫正二尖瓣反流。余均采用单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本组单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28例,冠状动脉搭桥合并二尖瓣成型或替换6例。随访时间1~36个月,平均(20.5±8)个月。结果:全组死亡2例(5.9%),其中围手术期死亡1例,术后1年死亡1例。搭桥根数平均为2.3根/例。完全再血管化27例(79.1%),不完全血管化7例(21.9%)。心功能分级平均1.06级(NYHA)。二尖瓣反流随访结果:28例单纯冠状动脉搭桥组,12例MR完全消失或微量,13例MR为3+级患者手术后减少为微量到少量,MR矫正成功率为89.3%;3例MR无改善或恶化,均为不完全血管化患者。冠状动脉搭桥合并二尖瓣成型或替换组,围手术期死亡1例,1例术后为MR 2+级,4例MR消失。结论:通过综合分析MR分型、分级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径线,决定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二尖瓣反流的患者是否同期矫正二尖瓣反流,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完全再血管化是手术的关键。体外循环辅助下不停跳搭桥,是心肌损伤最小化的前提下,保证完全再血管化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卡泊芬净治疗心脏术后并发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呼吸科、心外科和急诊重症监护室(ICU),接受过卡泊芬净治疗的心脏术后合并IFI患者临床资料。结果:2005年5月至2010年12月,共有20例接受了卡泊芬净治疗。男性12例,女性8例,中位年龄65岁(23~82)岁。确诊10例,皆为念珠菌血症(白念珠菌4例,近平滑念珠菌3例,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各1例);临床诊断肺IFI 5例(念珠菌3例,曲霉2例);拟诊肺IFI 5例,病原真菌不明。冠状动脉搭桥(CABG)术8例,瓣膜手术8例,胸主动脉瘤手术2例,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和马方综合征手术各1例。卡泊芬净的使用时间中位数为18(1~55)d。1例于用药当天死于心脏骤停疗效无法判断,19例可评估患者中,痊愈10例(10/19,52.6%),显效4例(4/19,21.1%),总有效率为73.7%,进步3例,无效2例。死亡6例(6/20,病死率30.0%)。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与卡泊芬净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卡泊芬净是治疗心脏术后并发IFI的有效安全药物,值得进一步临床验证。  相似文献   
5.
<正>心脏瓣膜置换术是治疗严重瓣膜疾病的有效手段[1-3],我国每年有近10万名患者接受治疗。我国以风湿性瓣膜疾病为主,人工机械瓣膜的使用率高达70%。由于机械瓣膜表面材料与血液相互作用及血流动力学改变,换瓣术后必需终生抗凝治疗。华法林作为机械瓣膜置换术后临床一线口服抗凝药物,但其治疗窗窄、个体差异大以及出血或血栓等并发症,合理用药已成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影响华法林疗  相似文献   
6.
何广宏  董然 《中国药房》2014,(36):3449-3451
目的:为促进血栓通注射剂在骨科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4-2014年国内有关血栓通注射剂在骨科的临床应用研究文献,进行归纳和综述。结果:血栓通注射剂在骨科临床可用于抑制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介入治疗、骨外伤、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腰椎间盘突出、强直性脊柱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等。结论:血栓通注射剂用于骨科辅助治疗多数仍处于试验阶段,其临床效果有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7.
根面龋是老年口腔常见疾病,高质量的操作和理想充填材料的选择,对恢复老年患者咀嚼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为了提高先天性主动脉瓣上狭窄(SVAS)的外科治疗水平,总结其治疗经验。方法 对我院1986年5月 ̄1996年11月收治的9例先天性SVAS患者施行手术治疗。手术均在体外循环下进行,局限型SVAS均采用“泪滴”状补片行升主动脉扩大成形术;弥漫型SVAS采用主动脉延长加宽补片成形术。结果 无围术期死亡。随访25 ̄130个月,平均随访45.4个月局限型SVAS狭窄解除满意,压差降至0 ̄2.66k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冠心病合并中度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近远期效果,以探讨最佳的治疗方案。方法: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共有822例冠心病合并中度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患者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接受治疗,其中750例行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组),72例同期行二尖瓣修复(MVP)或二尖瓣置换术(MVR)(CABG+MV组),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后(5:1匹配),共有384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CABG组320例,CABG+MV组64例。通过对比,评估两组患者外科治疗术后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接受了手术治疗。围术期患者死亡19例,其中CABG组17例(5.3%),CABG+MV组2例(3.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1)。围术期发生MACCE事件21例,其中CABG组18例(5.6%),CABG+MV组3例(4.7%),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63)。患者术后随访时间为(51.48±21.59)个月,期间死亡59例,其中CABG组50例(15.6%),CABG+MV组9例(14.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  相似文献   
10.
病人 女 ,32岁。诊断Takayasu动脉炎 1年。活动后心悸 ,呼吸困难 ,头晕 ,下肢水肿 ,进行性加重。手术前 1个月平卧时胸闷 ,心功能III级 (NYHA)。查体 :口唇及甲床轻度发绀 ,心率 80次 /min ,胸骨左缘 2~ 3肋间可闻及 3/VI级收缩期杂音并可扪及震颤 ,P2 亢进 ,剑突下可闻及 2 /VI级舒张期杂音 ,背部可闻及收缩期杂音。肝脏肿大 ,肋下 3cm ,质地韧 ,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 ,下肢轻度水肿。心电图示右心室肥厚 ,II、III、avF及V1~V6ST段下移 ,T波倒置。X线胸片示双肺血减少 ,右心室偏大 ,心胸比率 0 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