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与动态脉压及血压变异性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病人左室肥厚(LVH)与动态血压及血压变异性的关系。方法EH病人121例,行心脏彩色B超及24h动态血压检查。根据左室质量指数(LVMI)将EH病人分为LVH组与无LVH组,LVH组63例,无LVH组58例,分析两组病人的动态血压各参数的变化。结果LVH组动态脉压(包括24h、白天及夜间平均脉压)均高于无LVH组(P〈0.01),而24h收缩压变异性低于无LVH组(P〈0.01),LVMI与夜间平均脉压及24h收缩压变异性分别呈独立相关(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303与-0.165)。结论动态脉压及血压变异性是EH病人合并LVH的独立预测指标,它们在LVH的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黄素兰  梁莉  葛良清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25):3175-3179
背景 肥胖高血压患者出现尿微量白蛋白(MAU),除了肥胖本身这个因素外,其他相关的危险因素研究则较少。目的 探讨初诊肥胖高血压患者早期肾功能受损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在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首次就诊的高血压患者456例,其中肥胖组111例,超重组210例,正常体质量组135例。比较三组患者一般资料、肾功能指标、诊室血压、动态血压,分析早期肾功能受损发生情况。然后将肥胖组患者依据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分为MAU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肥胖患者发生MAU的影响因素。结果 肥胖、超重与体质量正常组患者性别、体质指数(BMI)、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MAU阳性率、肌酐、尿酸、诊室收缩压和舒张压、24 h收缩压、白昼收缩压和舒张压、夜间收缩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U阳性组肥胖患者的空腹血糖、诊室收缩压和舒张压、24 h收缩压和舒张压、白昼收缩压和舒张压、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高于阴性组,夜间收缩压下降率低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空腹血糖〔OR(95%CI)=8.289(2.221,30.936)〕、白昼收缩压〔OR(95%CI)=5.528(1.019,30.588)〕、夜间收缩压下降率〔OR(95%CI)=0.117(0.038,0.360)〕是肥胖高血压患者发生MAU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肥胖高血压患者是早期肾功能损害的高危人群,空腹血糖、白昼收缩压和夜间收缩压下降率与肥胖高血压患者发生早期肾功能受损相关联。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与血管重构密切相关。高血压过程中血管重构的类型、特点以及发生机制已成为高血压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高血压血管重构的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研究表明活性氧诱导的氧化应激参与了高血压血管重构的各个环节。NADPH氧化酶是体内生成活性氧的主要酶类,大量研究证实NADPH氧化酶来源的ROS在高血压血管重构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NADPH氧化酶介导高血压血管重构的作用及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病人左室肥厚(LVH)与B型利钠肽(BNP)的关系。方法EH病人83例,根据左室质量指数(LVMI)将EH病人分为LVH组与无LVH组。对两组行心脏彩色B超检查及BNP测定。结果LVH组BNP水平为(45.87±7.32)pg/mL,高于无LVH组(11.75±4.14)pg/mL(P〈0.01),LVMI与BNP水平呈独立正相关(回归系数r=0.38,P〈0.01)。结论BNP是EH病人合并LVH的独立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未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尿微量白蛋白的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验证其有效性。方法:本研究连续纳入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门诊和病房未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共456例患者。随机分为建模组(318例)与验证组(138例)。以上述指标构建列线图模型,在建模组中,应用LASSO回归和非条件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其独立危险因素,然后采用易侕软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通过验证组数据对所构建的列线图模型进行验证。应用ROC曲线、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和校准曲线对列线图模型的区分度和校准度进行评价,最后采用临床决策曲线评估模型的临床实用性。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尿酸、空腹血糖、静息心率和心血管风险水平分层是未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尿微量白蛋白的独立预测因子。在建模组ROC曲线AUC值为0.813,95%CI:0.768~0.859,对发生尿微量白蛋白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验证组ROC曲线AUC值为0.800,95%CI:0.719~0.871,均提示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判别能力。校正曲线和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P=0.688)均提示在预测值和实际值之间具备较好的一致性。结论:尿酸、空腹血糖、静息心率和心血管风险水平分层是未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尿微量白蛋白的独立预测因子。构建列线图模型可较为直观、准确地预测未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尿微量白蛋白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初次确诊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患者心率特点以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96例PA患者(观察组),同时纳入19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静息心率、24h平均心率、白昼平均心率、夜间平均心率和血钾等情况,采用相关性分析肾素、醛固酮、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ARR)与心率的相关性,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肾素、醛固酮和ARR对心率指标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肾素、血钾(K)、肾素低于对照组,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血钠(Na)、醛固酮、AR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静息心率、24h平均心率、白昼平均心率、夜间平均心率小于对照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则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肾上腺CT检查结果,将PA患者分为增生组(n=81)和腺瘤组(n=115),增生组静息心率、24h平均心率、白昼平均心率和夜间平均心率均大于腺瘤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肾素与静息心率、24h平均心率、白昼平均心率和夜间平均心率呈正相关(P<0.05);醛固酮与静息心率、24h平均心率和白昼平均心率呈负相关(P<0.05);ARR与静息心率、24h平均心率、白昼平均心率和夜间平均心率呈负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lnARR是静息心率、24h平均心率、白昼平均心率和夜间平均心率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DBP也是夜间平均心率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PA患者静息心率、24h平均心率、白昼平均心率和夜间平均心率均慢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素与患者心率呈正相关,醛固酮、ARR与患者心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8.
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与B型利钠肽及高敏C反应蛋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左室肥厚(LVH)与B型利钠肽(BNP)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关系.方法 EH患者63例,行心脏彩色B超检查、BNP及hs-CRP的测定.根据左室质量指数(LVMI)将EH患者分为LVH组与无LVH组:LVH组38例,男18例,女20例, 年龄(60.2±10.3)岁;无LVH组25例,男12例,女13例 ,年龄(59.6±10.9)岁.结果 LVH组BNP及hs-CRP水平均高于无LVH组[分别为(45.9±7.3)对(11.8±4.1)pg/mL和(6.2±3.7)对(1.2±0.9)mg/L(P均<0.01)],LVMI与BNP及hs-CRP水平分别呈独立正相关(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38与0.42),且BNP与hs-CRP水平呈直线正相关(r=0.71,P<0.01).结论BNP与hs-CRP是EH患者合并LVH的独立预测指标,它们在LVH的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替罗非班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后心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初次确诊为ACS81例,对照组41例,不应用替罗非班;替罗非班组40例,利用替罗非班治疗,分别在术前、术后30 min、6h测定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高敏C反应蛋白、IL-6水平,并利用超声心动图测定所有患者术前、术后1月、术后3月的EF值以此评估患者的心功能.结果 术后30 min、6h,对照组可溶性CD40配体、高敏C反应蛋白、IL-6水平均明显升高,较术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替罗非班组指标显著低于术前,较术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较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1月、3月所有患者的EF值均有明显升高,较术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替罗非班组心功能改善更明显,较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ACS患者PCI术后应用替罗非班可明显降低血清炎症因子的水平及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与B型利钠肽及高敏C反应蛋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左室肥厚(LVH)与B型利钠肽(BNP)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关系。方法EH患者63例,行心脏彩色B超检查、BNP及hs-CRP的测定。根据左室质量指数(LVMI)将EH患者分为LVH组与无LVH组:LVH组38例,男18例,女20例,年龄(60·2±10·3)岁;无LVH组25例,男12例,女13例,年龄(59·6±10·9)岁。结果LVH组BNP及hs-CRP水平均高于无LVH组[分别为(45·9±7·3)对(11·8±4·1)pg/mL和(6·2±3·7)对(1·2±0·9)mg/L(P均<0·01)],LVMI与BNP及hs-CRP水平分别呈独立正相关(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38与0·42),且BNP与hs-CRP水平呈直线正相关(r=0·71,P<0·01)。结论BNP与hs-CRP是EH患者合并LVH的独立预测指标,它们在LVH的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