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机械通气过程中,气道内高压引起的呼吸机高压报警常见原因为气道阻力升高、肺和胸廓的顺应性降低及胸腔内压迫[1].回顾我科2001年1月以来,予机械通气治疗的病例,突发气道内高压16例,死亡1例.现就其具体原因及处理方法予以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纤维支气管镜(以下简称纤支镜)不仅广泛运用于疾病的诊断,也越来越多地运用于治疗中.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亚低温治疗对院外心脏骤停患者的救治效果.方法 60例院外心脏骤停患者均分为两组:A组为急诊科医生出诊到现场抢救,同时给予4℃冷林格氏液静脉滴注和冰袋外敷患者颈部两侧、枕部,到达医院后,采用电脑降温毯实施亚低温治疗.B组为在医院急诊科接诊的院外心脏骤停患者.比较两组达到目标温度的时间、自主循环恢复及存活率.结果 A组达到目标温度时间较B组短[(3.02±0.23)h vs.(5.64±1.12) h](P<0.05).A组自主循环恢复率高于B组(36.7% vs.23.3%)(P<0.05).A组存活率高于B组(20.0%vs.6.7%)(P<0.05).结论 在院外心脏骤停患者的院前急救中,实施亚低温治疗安全、可行,并可明显缩短患者达到目标体温的时间.  相似文献   
4.
在重症监护病房,部分危重患者因人工气道、机械通气,特殊体位以及咽喉部水肿、损伤等因素的影响,胃管置入非常困难,为此2008年起我科试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引导下置入胃管,成功率高,且节约了时间,现将救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同步强化治疗脑干水肿与肺部感染对重型脑干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重型脑干出血患者50例,分为强化治疗组30例和常规治疗组20例。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强化治疗组同步进行脑干水肿与肺部感染强化治疗,控制血氧饱和度≥98%,动脉氧分压100~150 mmHg,血钠145~155 mmol/L,血浆渗透压310~320 mmol/L。比较两组治疗2周后脑干残留血肿大小、住院时间以及随访6个月时的GOS预后评分。结果:治疗2周后强化治疗组残留血肿2.4±0.8 mL,小于常规组的2.8±1.1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治疗组住院时间23.8±8.3天,短于常规治疗组的31.8±7.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治疗组6个月后GOS预后评分2.37分高于常规治疗组的1.8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脑干出血患者采取同步强化治疗脑干水肿和肺部感染,严格控制血氧饱和度、动脉氧分压、血钠和血浆渗透压,可以加快脑干出血、水肿吸收,有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气胸是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中最严重的并发症,可发展为张力性气胸,导致患者死亡。1998年1月~2005年10月我院ICU收治791例MV患者,共发生气胸26例(3·3%),其中张力性气胸18例(69·2%),死亡6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6例,男21例,女5例;年龄27~82岁,平均(62.3±3.2)岁。原发病为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13例,支气管哮喘3例,重症肺炎诱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2例,重度有机磷中毒2例(右侧锁骨下置管中心静脉发生气胸1例),脑出血2例(1例气管插管误入右主支气管致气胸),COPD伴肺大泡1例,重症胰腺炎诱发A…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重度酒精中毒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结合4例重度酒精中毒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的病例,复习有关文献,讨论重度酒精中毒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 1例患者因呼吸、心搏骤停,经心肺复苏、高压氧等康复治疗,遗留有轻度智力障碍;1例患者因急性肾衰竭,经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后好转出院;其余2例患者完全康复.结论 早期诊断和及时正确治疗对于降低重度酒精中毒致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的病死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急救中早期比例辅助通气(PAV)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ACPE)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ACPE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PAV组和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吸氧、吗啡、利尿剂、血管扩张剂、洋地黄类强心剂和氨茶碱等常规治疗,PAV组和BiPAP组分别给予PAV+常规治疗和BiPAP+常规治疗。比较3组治疗前和治疗后2h各项生理参数、动脉血气、视觉模拟评分(VAS)、气道峰压(PIP)和气管插管率的变化。结果:3组治疗后的各项生理参数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PAV组和BiPAP组的心率、呼吸频率和气管插管率均减低(P〈0.05),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明显升高(P〈0.05),PAV组的VAS评分和PIP低于BiPAP组(P〈0.05)。结论:尽早应用PAV和BiPAP均可迅速改善ACPE患者的生理参数和动脉血气指标,缓解呼吸困难;PAV气道峰压较低、同步性和舒适性好,安全、有效,更易为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9.
回顾16例多发伤合并肺挫伤导致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救治方法。在治疗原发伤的基础上,采用肺保护性通气和肺复张相结合的机械通气策略,并限制性液体复苏,辅以中药等治疗,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葛卫星  王玉忠 《临床荟萃》2003,18(18):1035-1035
自发性血气胸是内科危重病之一 ,胸腔穿刺是较常用的治疗手段 ,我们曾遇到 4例胸穿抽气治疗自发性血气胸时出现胸腔内大出血致失血性休克患者 ,现报道如下。1 病历摘要自发性血气胸住院患者 4例 ,男性 3例 ,女性 1例 ,年龄2 1~ 2 9岁 ,平均 2 3.6岁。均因持重物、运动时突发一侧剧烈胸痛、胸闷及气短入院 ,通过胸片、B超确定为一侧液气胸 ,气体压缩 5 0 %~ 90 % ,液体量约 30 0~ 5 0 0ml,右侧 3例 ,左侧 1例。根据病史、症状及胸液量确诊为自发性血气胸。入院时生命体征尚平稳 ,血压 110~ 14 0 /70~ 85mmHg(1mmHg =0 .133kPa) ,血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