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520例儿童支气管哮喘过敏原点刺试验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点刺液过敏原筛查引起本地区支气管哮喘的过敏原状况,从而达到有效的防控.方法:采用阿罗格标准化生产的点刺液筛查支气管哮喘过敏原,对520例哮喘儿童和300例健康儿童进行诊断.结果:520例患者中324例(62.7%)呈阳性.324例皮肤点刺试验中屋尘螨阳性率最高,其次是粉尘螨等.屋尘螨和粉尘螨支气管哮喘患儿与对...  相似文献   
3.
4.
更昔洛韦治疗疱疹性咽峡炎65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与病毒唑联合苯唑西林钠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129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单用更昔洛韦10mg·kg-1·d-1分2次静滴;对照组64例采用病毒唑10~15mg·kg-1·d-1联合苯唑西林钠100mg·kg-1·d-1每日1~2次静滴,两组均给以口服潘生丁等相同的对症治疗.结果观察组平均退热天数、平均疱疹消失时间及平均留院观察天数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更昔洛韦抗柯萨奇病毒有效,治疗疱疹性咽峡炎较病毒唑联合苯唑西林钠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和观察电刺激小脑治疗儿童病毒性脑炎的疗效。方法:60例儿童病毒性脑炎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综合性治疗,同时电刺激小脑,并与60例只进行药物治疗的患者进行对照,治疗10d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接受电刺激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有效率为96%,对照组有效率为8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常规药物加电刺激小脑治疗儿童病毒性脑炎有明显疗效,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常规化放疗后用中药维持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能否提高生存率.方法:70例未经手术治疗的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病例随机分为化放疗组(对照组)和化放疗后中药维持治疗组(研究组),每组分别为35例.对照组与研究组的化放疗方案均相同,研究组于化放疗治疗结束后加服喜丹汤治疗,分强化阶段、巩固阶段、维持阶段中药治疗.结果:对照组与研究组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74.3%、31.4%、14.3%、11.4%和77.1%、40.0%、28.6%、22.9%,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6.1个月、22.3个月,2、3、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照组强化阶段同期比较发生胃肠道反应及Ⅰ、Ⅱ级骨髓抑制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常规化放疗后加用中药维持治疗能提高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率,延长其生存期,不增加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7.
莫运波  余德兵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2):1107-1107
目的 :观察邦备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 (CAV)的疗效。方法 :12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儿童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使用邦备 ,6~12岁每次5ml,12~14岁每次7.5ml,每日1次 ,辅舒酮125mg,每日2次 ,连用4周 ,对照组使用辅舒酮剂量疗程同治疗组。观察两组患儿咳喘情况。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60%和20 % (P<0.05) ,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55 % (P<0.01)。结论 :邦备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诱导排痰在儿科呼吸道疾病中的应用。方法将500例呼吸道疾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诱导排痰法,即多频振动排痰仪器;对照组采用常规手工拍背排痰。对比两组排痰前后血氧饱和度、肺部啰音、肺功能等。结果治疗组肺部啰音、肺功能明显改善、血氧饱和度较排痰前以及对照组排痰后显著升高(均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6.8%,对照组有效率为63.7%。结论给予诱导排痰能有效的促进患儿痰液排出,提高治疗效果并有效减少患儿的痛苦,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儿科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婴幼儿癫痫5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左乙拉西坦(Levetiracetam,Lev)单药治疗不同类型婴幼癫痫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自身对照随访研究56例不同类型婴幼癫痫患儿使用Lev单药口服治疗,Lev起始剂量10 mg/(kg.d),分2次服用,每3~7 d增加5~10mg/(kg.d),维持剂量20~40 mg/(kg.d);经1~2周增加至平均剂量为35 mg/(kg.d)。治疗后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完全控制发作29例,占51.78%;有效15例,占26.78%;无效12例,占21.44%。不良反应以厌食、嗜睡、情绪激动,行为异常为主。结论:Lev单药治疗婴幼儿各型癫痫均有效,尤其对于部分性发作、肌阵挛发作等具有较好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轻,是一种安全性好、疗效佳的抗癫痫新药,对婴幼儿癫痫的治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BAL)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辅助治疗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的临床疗效及对肺 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 年1 月至2022 年6 月在我院儿童呼吸科住院并诊断为RMPP 的患儿96 例。根据是否行 BAL 分 为激素治疗组(n =42)和联合治疗组(n =54),激素治疗组采用常规大环内酯类药物抗感染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 钠治疗;联合治疗组在激素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BAL。比较两组患儿咳嗽改善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肺部体征明显吸收好 转时间、住院时间及肺部影像学吸收情况,并对入院时肺功能和出院1 个月后肺功能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的总 有效率为96. 30%,激素治疗组为80. 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联合治疗组的咳嗽改善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肺 部体征明显吸收时间、住院时间、胸部影像学吸收效果优于激素治疗组( P <0. 05)。96 例RMPP 患儿中肺功能异常91 例 (94. 79%),其中49 例为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49/ 96,51. 04%),25 例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25/ 96,26. 04%),11 例为小气道 功能障碍(11/ 96,11. 46%),6 例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6/ 96,6. 25%)。入院时两组患儿肺功能指标呼气峰流量( PEF)、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呼气流量(FEF)25%、FEF50%、FEF75%、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用力肺活量(FVC) 水平比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但出院后1 个月两组患儿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联合治疗组的肺 功能改善更明显。结论:BAL 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RMPP 相比单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和更 快的病灶吸收速度;超过90%的RMPP 患儿存在肺功能异常,其中以混合性通气功能异常最常见,其次是阻塞性通气功能异 常。通过BAL 可加速肺功能的改善,促进肺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