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肿瘤学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评价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对胸腺瘤的疗效,探讨胸腺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283例胸腺瘤患者中,275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其中肿瘤完整性切除术238例,不完整性切除术14例,仅做活检23例;251例患者行放射治疗,其中术前放疗3例,单纯放疗8例,术后放疗235例,放疗+化疗5例;76例患者在治疗的不同时期接受了化疗。Kaplan—Meier方法计算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对可能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283例胸腺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6.0年(0.3~32.0年),5年和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0.4%和68.4%。Ⅰ期、Ⅱ期、Ⅲ期和Ⅳ期患者的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4.3%、75.4%、56.6%和29.6%。45例患者出现复发,出现复发的中位时间为4.0年(0.4~28.0年)。70例患者发生远处转移,出现转移的中位时间为2.0年(0.3~30.0年)。性别、Masaoka分期、手术方式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胸腺瘤患者经过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远期效果,性别、Masaoka分期和手术方式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51例胸腺癌治疗结果及影响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胸腺癌是一种罕见的纵隔恶性肿瘤,其生物学行为完全有别于胸腺瘤,回顾性分析30年来治疗的51例胸腺癌治疗结果,旨在提高对该病诊断和治疗上的认识。方法 51例患者中男36例,女15例,中位年龄49岁。Masaoka分期Ⅱ期5例,Ⅲ期34例,ⅣA期5例,ⅣB期7例。46例接受外科治疗,其中完全切除19例,不完全切除23例,仅做活检4例。51例不同时期常规放疗的中位剂量5586cGy(2250~7000cGy),其中单纯放疗1例,术后复发放疗4例。27例在不同时期接受了环磷酰胺、阿霉素、顺铂,氟尿嘧啶、长春新碱等的化疗。用Kaplan-Meier法计算总生存率、局部控制率。Cox回归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生存的预后因素。结果 5年总生存率为55%。5年局部控制率为71%。单因素分析表明Masaoka分期是影响胸腺癌预后的因素,但多因素分析无任何因素为胸腺癌的独立预后因子。结论 5年总生存率较高,体现了手术为主辅以术后放疗是胸腺癌较理想的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在国内首次报道采用质子碳离子射线治疗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共收治10例病理证实的Ⅰ期NSCLC患者。使用IONTRIS设备笔形束扫描技术,通过可以调节能量的点扫描、实现对靶区更加适形的目的,2~4个射野给予质子和碳离子放疗。根据肿瘤部位给予不同分割方式照射,4例周围型接受 50~70 GyE/10次放疗,3例中间型60~64 GyE/15~16次,3例中央型66~72 GyE/22~24次。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为18.1(11.9~28.1)个月,最后一次随访时患者均存活。10例患者局部控制率100%,其中6例患者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1例疾病稳定;2例放疗后随访中出现远处转移。放疗开始3个月内,无3级及以上放疗相关急性不良反应发生。随访期内未观察到2级及以上的晚期不良反应。放疗后1和3~5个月肺功能(最大通气量、第1秒通气量及CO弥散量)与放疗前相比略有上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质子碳离子笔形束扫描技术治疗短期随访结果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临床对纵隔恶性畸胎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72年~1999年经病理检查确诊的6例纵隔恶性畸胎瘤.男性5例,女性1例.术前均行胸片和/或胸部CT检查.1例单纯手术,4例手术加术后放疗,1例术后放疗及化疗.结果据术前影像学资料,仅1例患者能明确诊断为纵隔恶性畸胎瘤而非纵隔肿瘤.失访1例,无瘤生存3例(分别存活62、85和147月),死亡2例(分别无瘤存活1、9月).结论胸部CT/胸片检查很难明确畸胎瘤的诊断.手术彻底性明显影响预后.放疗对手术残留者可能有效.化疗效果有待进一步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占首位的肿瘤相关死亡病因,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整体肺癌病例数的85%。长久以来,放射治疗(简称放疗)一直是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多年来随着放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针对NSCLC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放疗在肺癌治疗领域的应用也得以不断拓展,并显示出广阔的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碳离子放射治疗气管腺样囊性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共收治10例气管腺样囊性癌患者,其中3例为复发患者(2例术后、1例放疗后复发),1例为Ⅰ期疾病接受气管镜下冷冻术后无明显肿瘤残留者,其余均为局部晚期患者。10例患者均采用笔形束扫描技术的碳离子放疗,1例放疗后复发患者接受了60 GyE分20次照射;1例冷冻术后患者及1例术后复发患者接受了66 GyE分22次照射,其余患者均接受了69 GyE分23次照射。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5.5个月(1.5~16.4个月)。根据RECIST 1.1标准,有可见病灶的9例患者中,3例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4例疾病稳定。冷冻术后的1例患者无复发转移迹象。除1例患者放疗后4.5个月出现4级气管狭窄外,其余患者未见≥3级放疗反应。2级急性反应包括声音嘶哑和中性粒细胞下降各1例,均在治疗后缓解;2级晚期反应为1例甲状腺功能下降。结论 短期随访提示,碳离子射线治疗气管腺样囊性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以实验方式对三种病理读片方法进行了分析介绍和对比,指出使用远程病理读片方法其正确率基本符合诊断和教学要求,具有可操作性。同时,结合实践对远程病理读片的技术参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肾穿刺活检病理切片远程诊断的正确率和影响因素以评估其可行性。方法:选择40例已有病理诊断的肾穿刺活检标本的病理切片,肾脏病医师和病理医师分别对20例进行选样。通过3种方法获取数字化病理图像,随后将其从浙江青田传输至上海,由另一位病理医师根据这些图像和提供的病史进行诊断(采用盲法)并对画面质量进行评估和对影响诊断正确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40例中28例诊断完全正确,2例基本正确,4例有差异正确,4例诊断错误,2例延迟诊断。当场诊断的38例病例的严格诊断正确率为73.7%,而临床重要性诊断正确率为89.5%。由不同医师选样的两组的诊断正确率相等(严格诊断正确率为73.7%,而临床重要诊断正确率为89.5%)。不常见疾病的诊断正确率明显低于常见疾病(前后两者的严格诊断正确率分别为14.3%、87.1%,临床重要诊断正确率分别为42.9%、100%,P〈0.001)。病例图像中包含的肾小球数目与诊断结果分(完全正确诊断3分、基本正确诊断2分、差异性正确诊断1分、错误诊断0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肾穿刺活检病理切片远程病理诊断方法易行,本研究的远程病理诊断正确率基本符合临床要求。普通方法采集图像、压缩、传输、显示和诊断方式不影响诊断正确率。通过提高肾脏病理的肾小球采样数可以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光子和质子碳离子(粒子)放疗计划在有可见胸腺肿瘤患者中危及器官受量的差异,并观察粒子射束放射治疗胸腺肿瘤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于2015年9月至2018年8月接受非姑息性粒子放疗、至少经过1次随访的胸腺肿瘤患者。肿瘤分期涵盖Ⅰ~ⅣB期,其中Ⅲ~ⅣB期15例。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证实,包括10例胸腺瘤,6例胸腺癌和3例胸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对13例有可见肿瘤的患者进行光子调强、质子和碳离子笔形束扫描放疗计划对比,光子和质子的处方为66 GyE/33次,碳离子为66 GyE/22次。未经手术的5例初治和7例术后肉眼肿瘤残留(R2切除)患者,接受根治性放疗:质子44.0~48.4 GyE/20~22次加碳离子推量21.0~23.1 GyE/7次;1例完整切除(R0)术后患者,质子45 GyE/25次;5例术后显微镜下残留(R1切除)者,质子60.0~61.6 GyE/28~30次;1例术后放疗后复发者,碳离子60 GyE/20次。结果中位随访时间19.0(2.4~42.9)个月。13例可见肿瘤患者肿块最大径中位数5.7(2.7~12.8)cm;剂量对比研究显示粒子计划可显著降低脊髓最大剂量、肺、心、食管等危及器官的平均剂量、以及受照区域积分剂量,仅约为光子计划的25%~65%。除1例心肌梗死(4级晚期反应)可能与放疗相关外,未发现其他≥3级放疗相关不良反应。所有患者无局部复发,4例Ⅲ~ⅣB期患者在放疗开始后6.1~22.8个月出现区域淋巴结、肺、胸膜、颅底、骨和肝等部位转移。2年局部控制率和总生存率均为100%,无疾病进展生存率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均为64.6%。结论对胸腺肿瘤的剂量对比分析显示,质子碳离子放疗的正常组织受量仅为光子计划的25%~65%;临床结果提示短期疗效好、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回顾性分析48例胸腺瘤复发转移患者的治疗结果。方法 48例符合入组条件的复发转移性胸腺瘤进入研究,收集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Kaplan-Meier方法 统计总生存率和再治疗后生存率,Cox回归比例风险模型用于影响预后的多因素分析。结果 48例中,27例复发,均为纵隔内复发;26例转移。复发肿瘤手术再切除1例,手术+术后放疗7例,放疗10例,放疗+化疗4例,化疗5例,复发放疗中接受二程放疗者为14例。转移患者中接受放疗9例,放疗+化疗4例,化疗12例,手术+化疗1例。全组5、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5%、31%,中位生存期5年(1.0~32.0年)。全组再治疗后的5、10年生存率分别为38%、25%,中位生存期2.7年(0.3~14.5年)。多因素分析表明无任何因素影响再治疗后生存率。结论全组再治疗后的生存结果提示对胸腺瘤复发或转移者仍应采取积极的挽救性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