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流产与妊娠状态外周血NK细胞数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1年于我院诊疗的URSA流产组39例、URSA妊娠组22例作为研究组,正常早孕组31例、正常非孕组25例作为对照组。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NK)的含量。结果①URSA流产组(清宫前)与URSA妊娠组、正常早孕组患者比较,前者NK细胞比例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JP〈0.05)。②与正常非孕组妇女比较,URSA流产后1、2、3、4、5、6月组患者NK细胞比例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发生与NK细胞对胚胎的杀伤增强有关,外周血NK细胞〉12%可作为监测URSA患者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版)》指出:我国18岁以上人群糖尿病(DM)患病率为10.4%,前期流行率为35.7%,估计我国DM患者人数为3.88亿,且未诊断的DM患者约占总数的63%[1].2型糖尿病(T2DM)是最常见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肥胖和超重是T2DM和心血管疾病独立危险因素[2-3...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外周血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PLA)与血小板活化标志CD62p的变化,分析诊断微血管病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为T2DM患者的诊断、治疗及并发症防治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T2DM患者外周血血小板CD62p、血小板-粒细胞聚集体(PNA)、血小板-淋巴细胞聚集体(PLyA)和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PMA)的表达百分率。 结果 T2DM组CD62p、PNA、PLyA及PMA的表达率(%)分别为13.38±8.56、16.44±7.71、13.57±7.30、20.07±9.17,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5);T2DM组中有微血管病变组明显高于无微血管病变组(P均<0.05);其中CD62p的敏感性为93.5%,特异性为90.9%;PNA为60.9%和54.5%;PlyA为65.2%和54.5%;PMA为78.3%和68.2%。 结论 PNA、PLA、PMA 、CD62p均可作为反映T2DM患者微血管病变的临床指标,其中CD62p和PMA较为灵敏和特异,CD62p是首选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尿毒症透析前患者组、血透(HD)组、腹透(CAPD)组凝血、纤溶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浆TAT、D-二聚体水平,同时检测患者常规凝血项目(PT、APTT、TT、Fbg)。结果尿毒症患者透析前后TAT、D-二聚体水平均升高,以CAPD组升高尤为明显,患者透析前TT、APTT缩短,透析后APTT情况有所好转。结论尿毒症患者体内存在高凝继发高纤的状态,透析尤其是腹膜透析可加剧这种紊乱。TAT、D-二聚体的测定较常规凝血检查能更准确反映患者体内凝血、纤溶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流产与妊娠状态外周血NK细胞数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1年于我院诊疗的URSA流产组39例、URSA妊娠组22例作为研究组,正常早孕组31例、正常非孕组25例作为对照组。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NK)的含量。结果①URSA流产组(清宫前)与URSA妊娠组、正常早孕组患者比较,前者NK细胞比例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正常非孕组妇女比较,URSA流产后1、2、3、4、5、6月组患者NK细胞比例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发生与NK细胞对胚胎的杀伤增强有关,外周血NK细胞12%可作为监测URSA患者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万古霉素敏感性减低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对-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以及万古霉素耐药相关基因存在状况.方法 采用含61tg/mL万古霉素脑心浸液琼脂从临床分离的葡萄球菌中筛选万古霉素中介葡萄球菌和万古霉素耐药葡萄球菌;采用菌谱分析法筛选异质性万古霉素耐药葡萄球菌:E-test法和琼脂稀释法检测其MIC值;PCR技术扩增mecA,aac(6')/aph(2'),aph(3)-Ⅲ,tetM,vanA.vanB和vanC基因,并对阳性扩增产物进行测序.结果 从100株临床分离葡萄球菌中检出7株异质性万古霉素耐药葡萄球菌,并从部分菌株中检出耐药基因,mecA,aac(6')/aph(2'),aph(3')-川基因检出率分别为85.7%,57.1%和85.7%,没有检出tetM,vanA,vanB和vanC.对PCR阳性扩增产物进行测序,BLASTn比对分析,与已登录基因库的相同基因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结论 同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相似,万古霉素敏感性减低葡萄球菌携带多种耐药基因,耐药表型与基因分析支持该菌株多药耐药,该类菌株的检测对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检测CD71在缺铁性贫血患者红细胞膜上的表达,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 将研究对象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缺铁性贫血(IDA)组、慢性病贫血伴缺铁(CDID)组和慢性病贫血(ACD)组,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红细胞膜上CD71的表达;并检测其相关红细胞指标以及铁含量、不饱和铁结合力、总铁结合力、血清转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转铁蛋白受体和血清铁蛋白.结果 IDA、CDID组红细胞膜CD71百分比和平均荧光强度,比正常对照组、ACD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细胞膜CD71可以作为慢性贫血伴缺铁,特别是IDA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CD71在缺铁性贫血患者红细胞膜上的表达,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缺铁性贫血(IDA)组、慢性病贫血伴缺铁(CDID)组和慢性病贫血(ACD)组,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红细胞膜上CD71的表达;并检测其相关红细胞指标以及铁含量、不饱和铁结合力、总铁结合力、血清转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转铁蛋白受体和血清铁蛋白。结果 IDA、CDID组红细胞膜CD71百分比和平均荧光强度,比正常对照组、ACD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细胞膜CD71可以作为慢性贫血伴缺铁,特别是IDA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9.
输血是临床不可替代的辅助治疗措施。因输血引起肝炎、梅毒甚至艾滋病的医疗纠纷时有报道。我院自2002年6月起对受血者进行输血前感染性指标检测,现将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粘蛋白结构域3(T cells immunoglobulin domain and mucin domain 3,Tim-3)对单核细胞诱导破骨样细胞生成和骨吸收功能的影响。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RA患者和体检健康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上Tim-3的表达水平;利用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体外诱导破骨样细胞;实时定量PCR法检测破骨样细胞形成过程中RANK、CTSK和MMP9 mRNA表达水平;瑞氏染色和肌动蛋白染色观察细胞形态,TRAP染色计数细胞形成数量;采用骨吸收功能试验检测破骨样细胞骨吸收陷窝的数量和面积。结果 RA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上Tim-3表达水平[(77.31±10.66)%]明显高于健康人对照组[(51.72±16.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93,P0.01),不同Tim-3水平的单核细胞在诱导为破骨样细胞时, Tim-3高水平组骨吸收陷窝面积[(1.054±0.085)S/mm~2]明显低于中间水平组[(1.889±0.053)S/mm~2]和低水平组[(2.763±0.066)S/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318,P0.05)。结论 Tim-3可能对破骨样细胞的骨吸收功能具有负向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