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综合类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用M型超声心动图测量了50例房颤患者的左房值。发现左房测值增大,除与病因有关外,也与左室功能有关,可作为评定左室功能的辅助指标。左房测值也可预示房颤的发生和持续,并预测药物复律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MTX鞘内注射已广泛用于防治脑膜白血病,虽有并发脑脊髓病的报告,但均因同时存在脑膜白血病,或接受颅脑照射,未能确定其确切病因。本文报告1例2岁男孩,于1975年3月因急性白血病住院,经6周疗程的VCR、Pred、6-mpMTX诱导缓解,及MTX(6.5毫克/周×3)作预防性鞘内注射,并以MTX、Pred、6-mp,及每月静脉注射VCR鞘内注射MTX(6.5mg)作为维持治疗,未给予放疗。CSF在第五次鞘内注射时(1975年6月25日)仍正常,6月26日出现易激、诉背痛、拒绝走路。神经系统检查见颈项强直,尿潴溜、下肢肌肉软弱,随后瘫痪加重延及上肢,下肢痛觉减退。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后第八天CSF检查细胞数36个/毫米~3、蛋白49毫克/分升,骨髓象正常,周围血未见幼稚  相似文献   
3.
从100例正常人颈动脉脉波图(简称CPW)的分析获得某些中国人CPW的正常生理参数及波形变化的特点。为进一步探索几种常见心血管疾病的CPW规律,记录了门诊或住院92例几种常见心血管疾病患者的  相似文献   
4.
心脏收缩时间间期(以下简称STI)是评定左心功能的可靠指标,由于这是一种“非创伤性”检查方法,对受检者无危险及痛苦,且简便易行,可反复测定,所以,应用“STI”来估计左心室功能,国内外已可有许多报导。但是对颈动脉脉波图之系统分析,在我  相似文献   
5.
<正> 患者杨××,男,29岁,某矿工人。于1979年1月20日因头部外伤后头昏入院。住院号:33730。入院后诊断:脑外伤后神经官能症。经口腔科会诊后,经摄X 线咬(牙合)片发现双侧上、下恒磨牙(876|678)/(87|78)缺失。下(牙合)  相似文献   
6.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是一种细胞克隆的骨髓增殖性疾病,起源于多能干细胞的肿瘤性转化,其临床特征为显著的粒细胞过度生成。本文概述对本病的现代认识,着重于发病机理与治疗方面的新概念。病理生理CML 是一种造血干细胞克隆疾病的证据,来自于细胞遗传学和同功酶的研究。Ph~1染色体是22d 染色体的一条长臂发生移位,近乎90%是移位到一条9号染色体的长臂上,简写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匹兹堡长老会大学医院,自1954年1月至1978年8月间,152例急非淋白血病(ANLL)的尸检资料,其中9例(5.9%)发生 ANLL 前曾因其他疾病进行化疗,该9例均在1974~1978年间,占此5年中尸检44例 ANLL 的22.7%,而1974年前未见1例.文中并综合了这9例及另外11例未作尸检病例的临床和血液学资料,其原发病包括非何杰金氏淋巴瘤5例,何杰金病6例,多发性骨髓瘤3例、慢淋2例、癌4例及类风湿性关节炎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者1例。其中8例曾接受放疗。15例在发生 ANLL 前有血细胞减少,其中10例全血细胞减少、2例贫血、2例贫血加血小板减少,1例仅  相似文献   
8.
用心导管术进行心房调搏测定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及窦房传导时间(SACT),以判定窦房结功能,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的价值,已为多数学者肯定。但因系创伤性检查,又需要一定的设备,其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经食管心房调搏是一种无创性心外起搏术,适于作窦房结功能测定,现将我们所作这方面的工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本文作者检测了23例急粒、粒-单、急单及5例缓解一年以上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尿中芳香基硫酸酯酶(简称AS)活性,剔除了尿中肌酐增高及尿常规异常的标本。并对24小时尿与一次晨尿标本的测定结果做了对比。同时测定尿中碱性磷酸酶(AKP)、与乳酸脱氢酶(LDH),按照骨髓指数(BMI)=[(%细胞增生度/100)+1)×[(%原始细胞/100)+1]的算式。计算BMI以代表骨髓病情(正常值1.3~1.6,可能范围1~4)。结果表明尿中AKP与LDH无一致性变化,AKP与LDH在疾病进行时增高者仅分别为30.4%、43.5%,而尿中AS-人与AS-B活性增高者分别为100%、95.7%,缓解时恢复正常。1例缓解一年半的患者在骨髓发现复发前4个月AS已升高。22例患者作了骨穿与A S的系列测定,表明BMI增高时酶活性也增高,缓解时BMI降低酶活性也下降。  相似文献   
10.
作者等报告在25例何杰金氏病患者中,见到4例伴发自身免疫病。例1为22岁的黑人,男性。13岁时(69年)出现疲乏、体重下降及间歇发热,左锁骨上一肿大的淋巴结,胸部x线见纵膈肿块,诊断为何杰金氏病Ⅱ_B期,病理诊断为混合细胞型何杰金氏病。实验室检查:Hb8.6克%、库姆试验直接强阳性,SERF示T细胞24.5%,牛EAC-ERF示B细胞44.9%,经放疗+强的松+氮芥治疗,肿块消失,症状解除,库姆试验转阴。72年4月作分期性剖腹手术并切除脾脏,73年4月在缓解期中出现肌肉软弱,肩胂带及上下肢深部肌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