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3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进行了血清CA125、IL-18和TNF-α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可同时检测各型人微小病毒B19 (HPV B19)的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方法 运用在线工具MAFFT比对分析3种基因型的HPV B19代表病毒株NS1区域序列,针对保守区序列设计特异性的引物和探针.建立检测HPV B19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并对该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评估.结果 1×1...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本文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时,测定其总胆汁酸(TBA)变化,了解其在新生儿黄疸诊断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循环酶法检测87例黄疸患儿血清TBA水平.同时对其总胆红素和相关酶类进行测定.并与40例同期住院的不伴有高胆红素足月新生儿比较.结果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TB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相关酶类改变不明显(P>0.05).结论 TBA测定发现当常规肝功能指标改变不明显时,血清TBA检测是一项新生儿黄疸患儿较为灵敏的肝实质损伤的指标;新生儿高胆红素患儿TBA升高,可能存在胆汁淤积,应给予适当的利胆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孕期妇女尿靛甙水平与血型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尿靛甙分析仪检测1 321例孕妇晨尿中靛甙含量,采用凝胶卡式血型鉴定仪检测其血型.结果 1 321例孕妇中,B型407例,A型349例,O型310例,AB型255例.A型组尿靛甙平均水平为(118.3±80.6) mg/L,B型组为(95.2±75.3) mg/L,O型组为(79.5±50.3)mg/L,AB型组为(90.2±66.20) mg/L,各组尿靛甙水平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B(q=2.52,P<0.05);A/O(q=5.793,P<0.01);A/AB(q=2.658,P<0.01),O/B(q=2.013,P<0.05),B/AB(q=1.803,P<0.05)和O/AB(q=2.537,P<0.01).尿靛甙值超标的孕妇在各组中所占比例在以下各组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A/B(x2 =21.571,P<0.01),A/O(x2=25.363,P<0.01),A/AB(x2=5.782,P<0.05),O/AB(x2 =16.076,P<0.01),B/AB(x2=15.375,P<0.01)和B/O(x2=5.730,P<0.05),而尿靛甙值偏低在A/O血型以及AB/O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x2=14.532,x2=14.976,P<0.01).结论 不同血型孕妇尿靛甙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胎盘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 HIF-1α)的表达和血清、尿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sFlt-1)的水平在子痫前期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30例正常晚期妊娠孕妇(对照组)和50例子痫前期患者(子痫前期组,其中轻度22例、重度28例)胎盘组织中HIF-1α的蛋白定位和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方法检测其血清以及尿液中VEGF、sFlt-1水平。结果(1)轻、重度子痫前期组胎盘组织中HIF-1α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1)。(2)两组血清及尿液VE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而sFlt-1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0.01)。(3)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HIF-1α的表达与血清、尿液中VEGF 水平呈负相关( P<0.01)、与sFlt-1水平呈正相关( P<0.01)。结论 HIF-1α及其靶基因VEGF、sFlt-1参与了子痫前期的病理生理改变,并且与病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是由有核细胞产生的蛋白酶抑制荆,随着医学上对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的深入研究,发现其不仅在肾脏疾病方面有临床价值,而且在肝脏痰病、糖尿病、肿瘤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价值.本文旨在研究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的测定方法及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新生儿疾病筛查发现的高度疑似戊二酸血症Ⅰ型的诊断,并进行相关的遗传学分析。方法收集患儿临床数据,采用基因捕获高通量测序技术的遗传代谢病诊断panel对疑似患儿进行基因诊断,用Sanger测序技术对该家系进行验证。并查找相关文献进行遗传学分析。结果 3例生化指标疑似戊二酸血症Ⅰ型的患儿通过基因测序技术均发现存在GCDH致病基因复合杂合突变位点,第1例为c.109_110delCA和c.416CG,第2例为c.892GA和c.261_506-433delinsATA,第3例为c.1235CA和c.1244-2AC,其中c.261_506-433delinsATA和c.109_110delCA为新发现的突变位点,经测序证实突变位点均遗传自父母双方。结论新一代测序技术有助于明确戊二酸血症Ⅰ的诊断,为疾病的正确治疗和遗传咨询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
魏红  范广来  仲跻霞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3):2157-2158
目的:分析血浆前白蛋白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临床检测意义。方法:选取30例黄疸新生儿,按照血清胆红素含量分为两组,血清胆红素≤255 mmol/L为A组(13例),>255 mmol/L为B组(17例),采集患儿的静脉血液,检测其血浆前白蛋白、胆红素以及肝功水平变化,探讨血浆前白蛋白与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性。结果:通过临床观察结果显示A组患儿血浆前白蛋白明显高于B组患儿,血清胆红素与血浆前白蛋白之间呈负相关(r=-0.67,P<0.01)。结论:患儿胆红素越高,血浆前白蛋白越低,采用综合治疗措施,可以提高患儿的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哮喘患儿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8月淮安市妇幼保健院确诊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120例作为哮喘组,选取同期健康儿童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的血清IFN-γ、IL-4、IL-10水平,检测的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75%呼气中期流量(MEF75%)、50%呼气中期流量(MEF50%)、25%呼气中期流量(MEF25%)、最大呼气峰值流速(PEF)。结果 两组血清IL-4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高于对照组;两组血清IFN-γ、IL-10、FVC、FEV1、MEF75%、MEF50%、MEF25%、PEF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低于对照组;哮喘组血清IFN-γ、IL-10水平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升高;哮喘组血清IL-4水平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的血清IFN-γ、IL-10水平与FVC、FEV1、PEF均呈正相关(P?<0.05),IL-4水平与FVC、FEV1、PEF呈负相关(P?<0.05)。结论 哮喘组的血清IL-4水平升高、血清IFN-γ、IL-10水平降低,并且与患儿肺功能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