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血清CYS-C和β2-MG在反映GFR中的价值。方法:采用乳胶增强的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肾脏疾病患儿和健康儿童的血清CYS-C和β2-MG,以CCR分组后进行评价。结果:肾脏疾病患儿的血清CYS-C和β2-MG均超过正常参考上限,在CCR≥60的患儿血清β2-MG的异常检出率略高于血清CYS-C。结论:血清CYS-C和β2-MG在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方面比CCR具有更高的敏感性,血清CYS-C对于儿童肾脏疾病时肾小球滤过功能损害的早期诊断更具有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A群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Cys-C)的变化及肾脏损害的情况。方法:对649例确诊为A群轮状病毒感染的腹泻患儿和300例正常婴幼儿进行血清Cys-C的检测,同时进行血清尿素氮和肌酐的测定。结果:观察组血清Cys-C阳性共328例,阳性率为50.5%;对照组仅有2例Cys-C阳性,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Cys-C异常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ys-C异常程度与腹泻程度无关,与患儿性别无关;血清Cys-C异常发生率与患儿年龄有关,年龄越小越易发生Cys-C异常。结论:A群轮状病毒性肠炎可伴有肠道外感染,可引起血清Cys-C升高,造成肾脏损害。  相似文献   
3.
艾洪武  邱艳  陈莎  张振  游上游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8):4437-4439
目的:探讨E-选择素(E-selectin)基因第2号外显子G98T和第4号外显子A561C多态性及血浆可溶性水平与儿童慢性HB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PCR-RFLP)检测119例慢性HBV感染患儿和141例健康对照者E-选择素基因多态性,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各组可溶性E-选择素(sE-选择素)水平。结果:血浆sE-选择素水平在慢性HBV感染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选择素G98T和A561C多态性中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慢性HBV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中C等位基因携带者血浆sE-选择素水平明显高于A等位基因携带者(P<0.05)。结论:E-选择素G98T和A561C基因多态性在慢性HBV感染中不起作用,但A561C基因多态性参与调控血浆可溶性E-选择素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获得具有生物活性的抗酸性同功铁蛋白(AIF)单链抗体。方法利用重组噬菌体抗体库技术从杂交瘤细胞4c9中分别克隆小鼠抗体重链可变区(VH)和轻链可变区(VL)基因,成功构建AIF4c9scFv基因,并将其亚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ET28a,转化E.coli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镍鏊合层析柱复性后,用ELISA和Westernblotting检测表达蛋白与AIF的结合特性。结果AIF4c9scFv表达蛋白在细胞质中主要以不溶性包涵体形式存在,优化后的柱内复性程序可从高浓度的包涵体变性蛋白中高效复性AIF4c9scFv表达蛋白,其回收率可达75%左右。AIF4c9scFv复性蛋白可特异识别AIF抗原,具有良好的AIF抗体活性,其亲和力常数(KDscFv)为7.29×10-8mol/L。表达菌体的功能性AIF4c9scFv抗体产量约为62mg/L。结论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的抗AIFScfv经柱内复性后具有较好的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武汉地区孕妇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及艾滋病的感染情况,对阳性孕妇采取必要的优生指导,以降低母婴垂直传播疾病的感染率。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咐(ELISA)法,检测孕妇乙型肝炎五项(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TP-Ab、抗-HCV和抗-HIV,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HBsAg、TP-Ab、抗-HCV的阳性率分别为6.43%(225/3 500)、0.89%(37/4 116)、0.21%(8/3 818);抗-HIV未检出。②不同年龄的三组孕妇,>35岁组乙肝和梅毒的感染率均高于~35岁和~25岁组。结论该地区孕妇中肝炎病毒及梅毒均有一定的感染率,乙型肝炎和梅毒的感染率随年龄减小而降低;对孕妇进行血液传染性标志物检测,采取预防保健措施可以提高出生人口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检测HBsAg阳性孕妇的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DNA及所产新生儿脐血清HBV-DNA,探讨孕妇乙型肝炎感染状况与新生儿宫内感染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检测181例HBsAg阳性的孕妇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用Realtime-PCR方法检测孕妇静脉血和新生儿脐血清HBV-DNA.结果 大三阳和小三阳孕妇分别占18.78%和70.72%,大三阳组孕妇血清和脐血清HBV-DNA阳性率分别为88.24%和50.00%,均明显高于小三阳组的39.06%和1.56%;血清HBeAg阳性组孕妇血清和脐血清HBV-DNA阳性率为89.12%和48.65%,高于阴性组的38.19%和1.39%;母血HBV-DNA高浓度(>1.00E+07)拷贝/ml组脐血清HBV-DNA阳性率为77.78%,高于中浓度(1.00E+03~1.00E+07)拷贝/ml和低浓度(<1.00E+03)拷贝/ml的7.14%.结论 血清HBeAg以及HBV-DNA可作为孕妇宫内感染率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脊液(CSF)游离轻链检测在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BN-Ⅱ特定蛋白分析仪检测24例病毒性脑炎患儿、7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及12例CSF正常患儿的血清及CSF中白蛋白(ALB)、免疫球蛋白G(IgG)、游离轻链;用免疫固定电泳检测IgG寡克隆区带;计算白蛋白商值(QALB)、IgG商值(QIgG)、Kappa商值(Qκ)、Lamda商值(Qλ),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所有患儿CSF寡克隆区带均为阴性;病毒性脑炎组和化脓性脑膜炎组患儿的QALB、QIgG、Qκ、Qλ显著高于CSF正常对照组(P均<0.05),化脓性脑膜炎组QALB、QIgG显著高于病毒性脑炎组(P均<0.01),病毒性脑炎组Qκ、Qλ与化脓性脑炎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QIgG、Qλ随血脑屏障损害程度的加深呈递增趋势(P均<0.05);所有研究对象的QALB与QIgG、QALB与Qκ、QALB与Qλ、QIgG与Qκ、QIgG与Qλ、Qκ与Qλ均有相关性(r=0.320~0.814,P均<0.05)。结论游离轻链检测对儿童化脓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有较大帮助,且Qλ能较好的反映患儿血脑屏障的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8.
血清γ-痕迹蛋白在儿童肾脏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γ蛳痕迹蛋白(CysC)在儿童肾小球滤过率(GFR)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417例各种肾脏疾病患儿的血清CysC、β2MG、Cr及Ccr,分别比较三者之间的相关性及血清CysC诊断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准确性。结果在Ccr>80ml/(min·1.73m2)的肾脏疾病组,血清CysC和β2MG异常检出率均高于Cr;当Ccr<80ml/(min·1.73m2)时,血清CysC水平的倒数与Ccr显著相关(r=0.710,P<0.01),β2MG的倒数与Ccr显著相关(r=0.702,P<0.01),血清CysC与β2MG显著相关(r=0.897,P<0.01);血清CysC、β2MG和Cr在诊断GFR降低时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S.E)分别为0.910±0.022、0.894±0.025和0.683±0.034,两者的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ysC能较早地反映儿童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在儿童肾脏疾病实验室诊断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优生优育意识不断增强,目前能引起母婴垂直传播的疾病越来越受到广大医务人员及育龄妇女的关注,加强孕妇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对提高全民族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本地区孕妇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及艾滋病的感染情况,笔者对2009-05~12来我院做孕期体检的孕妇乙型肝炎五项(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梅  相似文献   
10.
肖晗  吴旗  艾洪武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5):5683-5685
目的:检测乙肝感染孕妇的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及所产新生儿脐血清HBV-DNA,探讨孕妇乙肝感染状况与新生儿宫内感染的关系,寻找有效阻断乙肝宫内感染的措施。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302例乙肝感染孕妇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用Realtime-PCR法检测新生儿脐血清HBV-DNA。结果:"大三阳"和"小三阳"孕妇分别占64.90%和21.19%,"大三阳"组孕妇的新生儿脐血清HBV-DNA阳性率为46.88%,明显高于"小三阳"组的1.02%。孕妇血清HBeAg阳性组的新生儿脐血清HBV-DNA阳性率为46.27%,远高于阴性组的1.28%。结论:孕妇乙肝感染状况与新生儿宫内感染率密切相关,孕妇血清HBeAg可作为宫内感染发生的预测指标;HBeAg阳性妇女待HBeAg转阴后再妊娠,可大大减少宫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