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哈尔滨市电话污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于1991年对市区17个单位的114台电话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调查对象医院3所,宾馆旅社2个,公用电话7处,机关单位5个。内容与方法 (1)按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灭菌棉拭子,分别在电话的受话器和把柄上往返涂抹10次后,放于10ml灭菌生理盐水中进行活菌计数。(2)取上液0.1ml涂于血琼脂平板上,进行乙型链球菌检验。(3)以同样的采样方法将样品放于胆盐乳糖肉汤培养基,置37℃培养24h(?)后接种SS琼脂平板进行沙门氏菌检验。(4)胆盐乳糖肉汤产酸产气者接种麦康凯琼脂平板,进行大肠菌检验。(5)活菌计数的剩余样品经透析袋浓缩后,用固相放射免疫(SPRIA)法检测HBsAg。(6)试验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哈尔滨市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结果的分析,探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于2003-2013年对哈尔滨市334家医疗机构重点环境的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等样品和压力蒸汽灭菌器、紫外线灯等消毒灭菌器械进行消毒灭菌质量和性能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监测样品5358份,检测合格4697份,总合格率为87.66%,其中2003年合格率最高,为95.57%,2008年合格率最低,为84.25%。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监测合格率由高到低分别为三级(89.33%)、二级(85.75%)、一级(83.75%),一级以下(77.66%)。哈尔滨市八个区平均合格率为88.12%,十个县平均合格率为82.63%。所检样品中使用中消毒剂微生物检测合格率最高为98.93%、污水余氯合格率最低为60.00%。结论医疗机构消毒质量主要与消毒灭菌意识、专业的人才、规范的管理、设备药械的保障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规范托幼机构餐饮具消毒方法,为进一步提高餐饮具消毒质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现场采样和微生物学检验方法,对托幼机构餐饮具消毒设施及消毒质量达标情况进行调查和监测。结果公办托幼机构均设有单独消毒间,拥有率为100%,民营托幼机构单独消毒间拥有率为21.62%;消毒后餐具细菌总数、大肠菌群以及致病菌检测结果,公办托幼机构合格率为66.15%,民营托幼机构合格率为37.93%;不同消毒因子对餐具消毒质量,红外线消毒合格率38.77%、热风消毒合格率70.37%;不同消毒因子消毒柜现场模拟消毒性能测试结果,红外线消毒合格率为42.85%、热风消毒合格率为66.66%。结论公办托幼机构餐饮具消毒设施配备、消毒制度管理以及消毒质量等整体水平比较好,但消毒后餐饮具监测合格率仍较低;从不同消毒因子消毒柜现场模拟消毒性能测试结果看,热风消毒好于红外线消毒,红外线消毒要保证灯管定期更换,加强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4.
医院污水处理系统排放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为了解哈尔滨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污水处理、排放状况及污水排放的达标情况。方法采用现场采样、调查方法及微生物学检验方法,对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及专科医院的污水排放达标情况进行调查和监测。结果污水处理率为82.71%,采用二氧化氯消毒设备处理污水的医院占88.57%,医院余氯量合格率为74.28%,粪大肠菌群指标合格率为68.57%,致病菌指标检测,35份污水中有2份检出铜绿假单孢杆菌,未检出其他致病菌。结论哈尔滨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污水处理合格率不高,尤其是二级医院污水排放系统及消毒处理效果整体水平很低,需要加强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一次性卫生用品大量投入市场,为了解其卫生质量,控制伪劣产品流入我市市场,1997年,对市售一次性卫生用品及其生产环境进行了微生物污染抽样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探讨综合干预措施对哈尔滨市8~14岁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的干预效果,为防控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的流行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哈尔滨市2个城区4所学校的830名中小学生开展为期1年的“学校—家庭”超重肥胖综合干预.结果 干预1年后,经配对t检验,干预组学生体质量指数(BMI)基线与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7,P<0.01),对照组学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7,P=0.10);干预组和对照组超重肥胖率(28.06%,29.30%)与干预前比较(29.98%,29.5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组干预后,肥胖相关知识20项问题总正确率(87.95%)高于干预前(41.25%),健康饮食行为21项问题总正确率(74.66%)高于干预前(47.30%),健康运动行为4项问题总正确率(69.78%)高于干预前(34.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 977.17,1 377.57,423.73,P值均<0.05).结论 “学校—家庭”超重肥胖综合干预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对缓解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的发生可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重症监护病房(ICU)动态环境条件下细菌污染状况和分布特征,分析污染的原因和可能引起医院感染的高危环节,为医疗环境尤其重点环节制定消毒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哈尔滨市三级医院ICU为监测对象,对医护人员手和高频接触物体表面进行随机样本采集,进行微生学检测、菌株分离、生化鉴定到种。结果共监测336份样品,合格率为61.92%,共鉴定出细菌314株,其中革兰氏阳性球菌160株,构成比51.27%,位居前三位的分别为表皮葡萄球菌、微球菌、肠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38株,构成比12.10%,位居前三位的分别为鲍曼不动、绿脓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革兰氏阳性杆菌116株,构成比36.94%,主要以枯草黑色变种芽孢杆菌和腊样芽孢杆菌为主。污染较严重的区域和病原菌分布集中在医护人员接触频率较高的监护仪器、电脑键盘、鼠标、病历夹、床护栏和护士手等表面。结论应加大ICU消毒设施投入,多角度的开展环境细菌学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可能造成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进行干预,提高重症监护病房环境卫生质量,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ATP生物荧光法快速检测环境物体表面清洁消毒效果的应用效果。方法用ATP荧光仪和荧光素酶对部分医疗物品表面清洁消毒效果进行了检测和评价,并与细菌培养法相比较。结果经使用生物荧光法对医疗机构环境物体表面检测150份,合格63份,合格率50.40%,检测结果与细菌培养法具有一致性。结论 ATP生物荧光法应用于医院环境物体表面清洁消毒效果的快速评价,具有实际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消毒后消化内镜中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消毒剂的抗性。方法采用肉汤稀释法,测定了3种消毒剂对从消毒后消化内镜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结果经测定,常用戊二醛和万金医用器械消毒液对铜绿假单胞菌分离株和标准株之间的MIC、MBC值相差2倍。结论消毒后消化内镜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戊二醛和万金医用器械消毒液产生了一定的抗药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95—96年哈市生产的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及其生产环境的细菌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共采集医疗卫生用品14种124份,合格数为115分,合格率为92.7%。其中卫生用品6种71份,合格数为62份,合格率为87.32%;医疗用品8种53份,合格数为53份,合格率为100%。卫生用品生产环境中车间空气合格率为68.75%(22/32);工作台面合格率为95%(76/80);工人手合格率为58.94%(56/95),医疗用品生产环境中车间空气合格率为63.16%(24/38);工作台面合格率为90.43(85/94),工人手合格率为68.35%(54/79)。 从上述结果中可看出,一次性卫生用品和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生产环境中的工人手及车间空气的合格率都很低,而生产环境的污染严重是造成成品不再消毒处理的卫生用品的合格率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