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室性心律失常的诊治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王长谦  臧敏华  应小盈 《新医学》2006,37(5):333-335
进修医生教授,请问常见的室性心律失常有哪些类型,主要病因是什么? 教授常见室性心律失常主要有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其中以室性期前收缩最常见.有报道,在健康人群常规心电图中室性期前收缩检出率为0.78%~6.1%,用24 h心电图监测(Holter检查)时,室性期前收缩的检出率为30%~50%,且有随年龄增高检出率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脂多糖刺激能否诱导原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Notch信号通路的激活。方法:体外培养原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加入脂多糖或溶媒孵育诱导炎性反应,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Notch信号通路靶基因HES1 mRNA的表达。予Notch信号通路阻断剂DAPT孵育16h,再予脂多糖或溶媒刺激观察HES1 mRNA的表达。结果:脂多糖刺激诱导了Notch信号通路靶基因HES1的表达。HES1 mRNA的表达在LPS刺激后0.5h达高峰,是对照组的11倍(P〈0.01)。随着LPS浓度的增加,HES1 mRNA的表达峰值增加(P〈0.01)。给予DAPT后,LPS刺激下HES1 mRNA的表达受抑制(P〈0.01)。结论:首次在内皮细胞上证实LPS激活Notch信号通路靶基因HES1的表达,HES1的诱导表达依赖于经典的Notch信号通路,提示LPS的诱导在内皮细胞炎症中可能涉及Notch信号系统的激活。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估自行改良的CHA2DS2-VASc-BLAF评分对经食道超声(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 TEE)检出左心房血栓/自发显影(left atrial thrombus/spontaneous echocardiographic contrast, LAT/SEC)的预测价值。方法 连续纳入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上海仁济医院住院的790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 NVAF)患者,其中TEE检出LAT/SEC者240例(LAT/SEC组),未检出者550例(非LAT/SEC组)。对患者一般情况、既往病史、临床检验指标和超声影像学指标等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Logistic回归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结果,将独立预测因素左心房内径(left atrial diameter, LAD)>41.5mm、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93.4pg/ml和非阵发性心房颤动(non-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NPAF)各记为1分,加入CHA2DS2-VASc评分中组成新的评分方案CHA2DS2-VASc-BLAF。评估CHA2DS2-VASc-BLAF评分方案对NVAF患者LAT/SEC形成的预测价值。结果对CHA2DS2-VASc和CHA2DS2-VASc-BLAF两种评分进行ROC曲线检测发现,CHA2DS2-VASc预测价值偏低[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0.661, P<0.001], CHA2DS2-VASc-BLAF预测价值显著升高(AUC=0.771, P<0.001)。在中危组中,若BNP>93.4pg/ml或LAD>41.5mm或存在NPAF时,LAT/SEC发生率显著升高。结论 CHA2DS2-VASc-BLAF评分较CHA2DS2-VASc评分系统能更好地预测NVAF患者的LAT/SEC形成。在中危患者组中,若BNP或LAD大于阈值,或存在NPAF,LAT/SEC发生率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变化,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肥厚的左心室心肌细胞内分泌的病理生理改变。方法:入选120例左室射血分数正常范围的高血压病患者,其中64例伴左心室肥厚,56例不伴左心室肥厚;另选5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脑钠肽水平。结果:左心室肥厚组血浆脑钠肽水平明显高于不伴左心室肥厚组,不伴左心室肥厚组和对照组血浆脑钠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病伴有左心室肥厚的患者在心功能失代偿前,心肌细胞已出现脑钠肽的代偿性合成和分泌增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平针法盲穿腋静脉与常规锁骨下静脉穿刺植入电极导线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本科室植入普通心脏起搏器患者2 902例,根据穿刺路径分为腋静脉组(n=2 377)和锁骨下静脉组(n=525),分析两组患者穿刺相关并发症以及长期随访下导线磨损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在起搏器植入术即刻或短期并发症,如出血血肿、刀口感染、气胸、血胸、周围神经损伤、导线脱位、静脉血栓、电极穿孔等方面无差异。而在长期随访中,腋静脉穿刺植入导线无一例发生导线磨损甚至断裂发生,而锁骨下静脉组发生率为1.14%(6/525)。结论 相比锁骨下静脉穿刺,平针法盲穿腋静脉植入起搏电极,成功率高,可避免远期导线磨损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L(sCD40L)的变化,了解其对斑块稳定和免疫炎症抑制的影响.方法 5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通心络治疗组(n=33)和他汀类治疗组(n=17),测定治疗前后血清sCD40L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血清治疗前后sCD40L水平明显下降,通心络组下降34.6%,他汀类组下降33.4%,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而两组用药前比较和用药后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早期予以通心络胶囊治疗一疗程,可明显降低sCD40L的水平,有利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  相似文献   
7.
通心络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对血清sCD40L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L(sCD40L)的变化,了解其对斑块稳定和免疫炎症抑制的影响。方法5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通心络治疗组(n=33)和他汀类治疗组(n=17),测定治疗前后血清sCD40L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血清治疗前后sCD40L水平明显下降,通心络组下降34.6%,他汀类组下降33.4%,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而两组用药前比较和用药后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早期予以通心络胶囊治疗一疗程,可明显降低sCD40L的水平,有利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