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10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描述深圳市SARS的流行病学特点,为进一步制定预防控制对策提供信息支持。方法 通过对医院收治的53例病人进行病例汇总及流行病学调查,描述流行概况。结果 深圳市53例SARS患者男比女为1.4:l,20~40岁的有29人(54.7%)。2、3月为发病高峰期;发病地点罗湖区及福田区各为19、20例;发病职业分布无差异。53例中30人(56.6%)有接触史或/及去广东其他城市、香港旅游史,其中于医院接触而发病的有9例(17.0%)。53例中有5个家庭发生家庭聚集病例,2个单位出现群发病例,共累及21人(39.6%).死亡2人。深圳医护人员无一人发病。结论 此次SARS于深圳流行过程中,以青壮年发病多见,男性发病稍多.发病地点多为人口密集的商业区,多有接触史或/及旅游史,呈家庭聚集及单位群发的特点。严格实行消毒隔离措施,并坚持服用病毒唑等抗病毒药物可有效防止SARS在医院内的传播。  相似文献   
2.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是一种新发传染病,于2002年11月最早发生在广东省,短时间内迅速扩展到世界各国,病死率达11%(7%~27%)。我们对2003年2月至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并确诊的44例sARs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X线随访调查,观察重型和普通型SARS患者并发肺纤维化以及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被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医院消毒隔离防护等预防措施对控制SARS院内感染的效果。方法:对深圳东湖医院的一线SARS救治工作的医务人员进行访谈及行为因素问卷调查,并抽血送检SARS抗体。结果:(1)339名医务人员,其中一线接触患者医务人员168人,无一人发病。(2)一线医务人员118份血清标本,深圳市CDC检测60份全部阴性,我院检测118份均阴性。(3)病房严格划分医务人员通道及患者通道,设立二道间,病房通风良好。(4)全院97.2%医务人员服用了病毒唑,其次是达菲和抗病毒中成药,并一直间断使用。(5)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的过程几乎100%穿了隔离衣,戴1个一次性口罩加1个12层棉口罩和流水洗手。(6)100%的医务人员在工作期间内正常回家生活,大多数医务人员在下班回家前没有洗澡及更衣。结论:严格科学的消毒隔离方法,良好的病房结构及通风,药物性预防能有效控制SARS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4.
复方甘草甜素(美能 ,日本美能发源制药公司 )是以甘草中的活性物质———甘草甜素为主要成分的强力肝细胞膜保护剂 ,在日本作为慢性肝炎的标准治疗药物已被长期、广泛应用。在我国也曾有报道 ,认为该药在肝病治疗上确有显著疗效。为了进一步探讨该药的临床疗效及其应用规律 ,笔  相似文献   
5.
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164例药物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红  胡毅文  崔建军 《现代医药卫生》2002,18(12):1077-1078
应用不同的药物组合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164例,并将临床治疗效果分析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及分组:病例均系我院1998年1月-2001年12月确诊为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共164例,男114例,女50例,年龄28-65岁,平均年龄43岁。  相似文献   
6.
不同亚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T细胞亚群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亚型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0例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30例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3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20例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型和频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炎肝硬变患者外周血CD4 、CD4 /CD8 比值均有显著性下降(P<0.01),以肝炎肝硬变下降最显著,慢性病毒携带者肝炎、急性乙型肝炎外周血T细胞亚群数量和比值变化不明显(P>0.05)。HBV DNA病毒载量与患者外周血CD4 T细胞数量无相关性(P>0.05)。结论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其下降程度与病毒复制水平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重症SARS的临床特点和胸部X线表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总结和观察重症SARS的临床特点和胸部X线表现.方法对我院经临床诊断为重症SARS的24例患者的临床和胸部X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例重症SARS患者中高热24例(100%),呼吸困难23例(95.8%),干咳19例(79.2%),胸闷、胸痛17例(70.8%).2例合并肝炎,1例合并糖尿病,1例同时伴有妊娠.外周血白细胞均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明显降低、低氧血症.胸部X线表现呈斑片状或小片状阴影15例(62.5%),大片状阴影5例(20.8%)及磨玻璃影9例(37.5%),肺纹理增粗11例(45.8%);肺部病灶位于两肺者18例(75%),其中病灶位于两中、下肺野者15例(62.5%),2例(8.3%)同时并发肺不张;肺部病灶位于一侧肺者6例(25%).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时,病灶24~48h内进展>50%者14例(58.3%),且具有游走性.所有患者病灶吸收时间相对于非重症SARS明显延长,平均吸收时间为19d.8例(33.3%)肺部渗出性病灶吸收后肺内有不同程度的纤维化改变.结论重症SARS具有发热、咳嗽和呼吸困难以及外周白细胞正常和降低,CD4T淋巴细胞明显降低和低氧血症等特点.肺部X线表现以两中下肺野多叶多段、大小片状影为主;游走性及磨玻璃样影多见.  相似文献   
8.
22例重型SARS的临床和T淋巴细胞亚群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重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AP,SARS)的临床和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方法对我院2003年2月9日~2003年5月15日住院的重型SARS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进行总结.结果22例重型SARS患者,平均年龄(36.6±23.2)岁,部分合并基础疾病,发热100%,咳嗽91%,呼吸困难100%,胸闷82%,胸痛41%;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95%,淋巴细胞比例降低95%;心肌酶谱升高86%,肝功能异常73%,肾功能损害9%;CD4 T细胞计数(12.6±4.5)%,CD8 T细胞计数(19.6±8.9)%,CD3 T细胞计数(46.0±15.1)%,与正常人和普通SARS患者比较,CD4 T、CD8 T、CD3 T均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胸片大片状阴影22例(100%),病变范围48 h超过50%为63.6%,肺实变100%,肺不张23%,肺纤维化82%.使用激素治疗22例,日达仙治疗7例,无创呼吸机通气7例,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2例,治愈或好转19例,转院治疗2例.平均发热时间(20±10)d,平均住院时间(42±24)d,胸片开始吸收好转时间(14±6)d.结论重型SARS年龄较大,部分患者合并基础疾病,中性粒细胞显著降低,淋巴细胞比例和绝对数显著下降,细胞免疫功能显著降低,心肌酶谱显著升高,动脉氧分压显著降低,肺部病灶发展快,病变重,吸收慢,多合并肺纤维化.早期使用大剂量激素联合利巴韦林可能对病情减轻有帮助.  相似文献   
9.
HIV感染者的血液学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HIV感染者的血液学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HIV感染者进行治疗前的血常规及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 HIV感染者外周血细胞减少,白细胞分类表现出淋巴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核左移,成熟红细胞缗钱样排列。骨髓细胞形态学有粒系在晚幼粒阶段成熟障碍;单核细胞、浆细胞和组织细胞增多等明显的异常。结论 HIV感染者的异常血液学改变,对于早期诊断HIV感染者,提供了一条有用的线索。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甲基强的松龙和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对重症手足口病治疗的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0年3月~2012年10月三组重症手足口病共178例,包括:甲基强的松龙干预组71例(A组)、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干预组45例(B组),对照组62例(C组),分析三组用药后病情转归、发热持续时间、皮疹持续时间以及外周血白细胞(WBC)、淋巴细胞(L)、中性粒细胞(N)、单核细胞(MONO)计数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A和C组分别有3、4例出现肌力障碍,C组1例出现神经源性肺水肿,B组无肌力障碍及神经源性肺水肿病例;A、B组发热时间[(3.31±1.64)、(3.20±1.84)d]均短于C组[(4.35±1.8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皮疹持续时间[(5.33±1.21)d]短于C组[(6.18±1.7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外周血WBC、N、L计数[(9.06±2.30)×109/L、(3.13±1.24)×109/L、(4.99±2.08)×109/L]均高于C组[(7.20±2.04)×109/L、(2.59±0.98)×109/L、(3.82±1.78)×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MONO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和C两组之间外周血WBC、N、L、MONO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手足口病早期使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能改善临床症状,缩短发热时间和皮疹持续时间,比甲基强的松龙更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