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0篇
  2019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临床上对合并多脏器功能损害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引起误诊的原因。方法:对96例经MP-IgM检测确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同时合并其他脏器功能损害的患儿的来源、入院诊断、临床表现、胸片结果及其他化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对首次确诊和误诊病例病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多脏器功能损害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表现及体征多样,一般实验室检查结果无特异性,部分胸片结果有特殊表现,临床误诊率较高(占51%),基层医院多见,占66.7%。其中误诊为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神经系统损害及肺部其他疾病为多见;患儿的病程多较长,病程在14天以内的54例(56.2%),超过14天的病例42例(43.8%),其中临床曾误诊患儿病程较未被误诊患儿长,二者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χ2=15.49,P<0.01)。结论:合并多脏器功能损害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表现多样,早期症状无特异性,及时对患儿行MP-IgM检查,明确诊断,早期对因治疗,可减少此病的误诊率,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配合猪肺磷脂(商品名:固尔苏)防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我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的胎龄29~34周、生后2小时内入院的早产儿46例。按入院顺序单双号随机分成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23例,两组均给予综合治疗及猪肺磷脂120 mg气管内滴入,在此基础上,A组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0.5 mg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针剂10 mg/kg静脉滴注,每8小时1次,连用5天;B组仅给予盐酸氨溴索针剂10 mg/kg静脉滴注,每8小时1次,连用5天。检测两组早产儿入院第1、2、3天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及发生NRDS的例数。结果两组PaO2、PaCO2第1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2、3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无NRDS发生,B组发生NRDS4例,发生率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配合猪肺磷脂能较快改善早产儿通气及换气功能,改善血气指标,提高机体供氧,有效预防NRDS的发生,降低早产儿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2010-2018年兰州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构建时间序列模型预测2019年兰州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趋势。  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综合分析兰州市2010年1月-2018年12月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利用SPSS 21.0软件构建时间序列分析模型,筛选最佳模型并预测2019年兰州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  结果  兰州市2010-2018年共报告5岁以下儿童死亡病例1 650例,男、女报告死亡例数分别为871例和774例,年均死亡率为6.23‰。近几年兰州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5岁以下儿童死亡以新生儿为主,占65.27%;通过不同模型比较发现简单季节性指数平滑模型为最优模型,该模型较好的拟合了兰州市2010-2018年5岁以下儿童月死亡例数,预测2019年兰州市5岁以下儿童总死亡例数为140例,与2018年的死亡例数相近。  结论  兰州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简单季节性指数平滑模型可以较好的反映兰州市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趋势并进行短期预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病因对早产儿早期运动及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将148例早产儿按不同病因分自然早产组47例、医源性早产组56例和胎膜早破早产组45例3组,纠正胎龄足月时行新生儿神经行为(NBNA)、6月时行婴幼儿发育智能(CDCC)测试检查,并进行比较。结果:3组孕周和出生体重无明显差异(P>0.05)。以NBNA评分>35分者为正常,自然早产组、医源性早产组、胎膜早破早产组3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纠正胎龄6月CDCC测试,以PDI和MDI测试在85分以上为正常,自然早产组PDI、MDI正常率最高,与医源性早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胎膜早破早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早产儿的预后与早产病因相关,在早期运动和智能发育方面自然早产预后优于医源性早产组和胎膜早破早产组。  相似文献   
5.
胡怡萍  李兰  张力 《中国妇幼保健》2001,16(11):723-724
自 1999年 5月至 2 0 0 0年 8月 ,我们对成都市妇幼保健院、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 2 3例儿童哮喘进行了卡介苗多糖核酸(PSN)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的检测。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根据 1993年全国儿科哮喘协作组制定的儿童哮喘诊断标准 ,在门诊及部分住院病儿中诊断为儿童哮喘 2 3例 (男15例 ,女 8例 ) ,年龄在 3~ 10岁 ,发病季节全年平均有 ,以秋冬季为多。对以上患儿给予 PSN治疗 ,采取自身对照。治疗 :用 PSN针剂肌注 ,隔日 1次 ,每次 l ml(0 .5 mg) ,用药 18次为 1个疗程 ,连用 1~ 3个疗程。在治疗过程中及之后 3个月禁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新生儿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的知晓情况、健康教育的需求和乐意接受的健康教育形式,有针对性地为父母进行科学育儿技能的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对99名新生儿家长进行调查.结果 新生儿家长的儿童保健知识知晓率较低(47.2%),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依次为小儿生长发育是否正常(70.7%),小儿常见疾病的预防(69.7%),儿童营养与喂养(60.6%),早期教育的方法(60.6%),小儿家庭护理知识(50.5%),婴幼儿智能发育规律(48.5%),小儿意外伤害的预防(36.4%).结论 应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提高家长的儿童保健知识水平,引导家长认识到婴幼儿早期教育、小儿意外伤害预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2014-2018年兰州市妇女病患病情况,为兰州市妇女保健工作的开展和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4-2018年兰州市3县5区妇幼保健院上报的卫生年报,使用SPSS 20.0经卡方和卡方趋势检验以及动态数列描述分析数据。结果 2014-2018年兰州市接受妇女病筛查总人数为1384375,患病人数为509997,患病率为36.84%,5年来妇女病患病呈上升趋势(χ2趋势=159.20,P<0.05),且城区和县区之间患病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0672.01,P<0.05)。其中宫颈炎和阴道炎为最常见的妇女病,患病率分别为16.46%、16.44%,均呈上升趋势;子宫肌瘤患病率为2.21%,尖锐湿疣患病率为0.05%,二者均呈下降趋势;肿瘤的患病率宫颈癌为38.07/10万、乳腺癌为26.93/10万、卵巢癌为8.24/10万,患病率均呈下降趋势。结论 2014-2018年兰州市妇女妇女病患病率较高且呈上升趋势;城乡差距较大。妇科炎症居妇女病首位且有上升趋势,妇科肿瘤发病呈下降趋势。应加强妇女病的筛查和诊疗,提高妇女保健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8.
成都市1994~1998年围产儿死亡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将1994~1998年的围产儿死亡率、死亡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目的在于进一步寻找死因及影响因素,提出干预措施,以达到最大限度地降低围产儿死亡率。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 本组资料来自成都市1994~1998年围产儿死亡监测报告。1.2方法 从1994年1月1日零点~1998年12月31日24时常住户口在我市7区12县范围内,共监测围产儿447 267例,围产儿死亡5 369例。采用围产 1标准,即妊娠满 28 w(胎儿体重达到 1000 g或身长达到 35cm)至产后7 d所发生的死胎、死产及新生儿…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兰州市3~5岁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现状。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择兰州市有代表性的5所幼儿园3—5岁儿童828名,采用儿童感觉统合能力评定量表进行评估和调查。结果兰州市儿童感觉统合轻度、重度、轻重度失调率分另q为35.4%、213%、9.3%;感觉统合失调率男孩高于女孩;在5项重度感觉统合失调中,触觉失调率女孩高于男孩(x2=5.016,P〈0.05)。视觉平顺失调率不同年龄组间有差异(x2=7.258,P〈O.05),且随年龄的增大失调率有上升的趋势,其余各项均无年龄、性别差异(P〉0.05)。结论兰州市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率高(46.9%),这是值得重视的儿童发育问题,应及早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全面促进本地区学龄前儿童感觉统合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的结果。方法:应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技术对新生儿进行听力普遍筛查,未通过者在满月或产后42天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复查,仍未通过者,转诊用脑干诱发电位(ABR)技术检查,并跟踪随访。结果:2006年7月~2007年11月共有新生儿1804例可供筛查,接受筛查1648例,通过1129例,初筛率91.35%,通过率68.51%。需42天内复筛者519例,实际复筛336例,通过315例,复筛率64.74%,复筛通过率93.75%。经ABR检查确诊为新生儿先天性听力障碍3例(5只耳),新生儿先天性听力障碍在本组资料中的发生率为1.82‰。结论: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非常必要,耳声发射技术适用于临床快速筛查新生儿听力。通过筛查可及早发现先天性听力障碍儿童,及早干预,利于婴幼儿言语-语言及心理行为的健康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