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5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将经皮椎间孔镜用于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对其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收集我院疼痛科47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经皮椎间孔镜治疗,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治疗后ODI指数、VA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相对更低(p0.05);本组患者优良率为93.62%。结论:对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而言,使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腰椎功能,减轻疼痛,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病,因其疼痛剧烈,号称"天下第一痛".发病机制不明,故临床上至今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除传统的药物外,有三叉神经干切断术、微血管减压术等治疗方法,但是这些手术创伤较大,风险大,也有一定的复发率,不被患者接受.近年来,三叉神经半月节温控射频,因其创伤小、费用低、可重复治疗、疗效确切,在临床上已被广泛应用.但对具体温控方法研究较少.因此我们对运用两种不同温控方法(逐渐升温和一次性升温)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进行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3.
红外热像仪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初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红外热像仪在冠心病辅助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运用临床对照实验方法对患者及健康人进行红外热图的扫描,并存储分析相关资料。结果:对照组左右温差无明显差异,温度对称性好。病例组大多有有心前区低温改变,且提示温度越低,心肌缺血程度越重。结论:红外热像图作为辅助检查项目,在冠心病的初筛中起到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可将其引入到冠心病的辅助检查中来。  相似文献   
4.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肌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肌病(甲亢肌病)主要指弥漫性甲状腺功能亢进伴发肌肉病变,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的并发症之一。早在1835年Graves就报道,甲亢时可见到肌力低下和肌肉萎缩,甲亢肌病一般分为五型^[1-2]:(1)急性甲亢性肌病(ATM);(2)慢性甲亢性肌病(CTM);(3)甲亢伴周期性麻痹(TPP);(4)甲亢伴重症肌无力(TMG);(5)甲亢突眼性眼肌麻痹,甲亢伴发肌病的报道近年逐渐增多,在未治疗的甲亢患者中肌病的发生率占80%,现分别就甲亢肌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神经电生理学检查,病理,诊断及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非典型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CIDP)的临床特征及其意义。方法:根据临床及电生理检查将49例患者分为:肢体远端和近端对称性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神经病组(典型CIDP),肢体远端对称性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神经病组(末梢性CIDP组)和多灶性炎症性脱髓鞘性神经病组(多灶性CIDP组)。结果:末梢性CIDP组和多灶性CIDP组男性占多数(男/女分别为16/3,7/2;典型组为8/13),感觉障碍相对较少(无感觉末障碍性分别为47%,66.7%;典型组为9.5%)和激素治疗不敏感(分别为52.6%,44.4%;典型组为100%)。结论:典型CIDP、末梢性CIDP和多灶性CIDP相比具有明显不同的临床及电生理特征,且激素治疗不敏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非典型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CIDP)的临床特征及其意义。方法 :根据临床及电生理检查将 4 9例患者分为 :肢体远端和近端对称性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神经病组 (典型CIDP) ,肢体远端对称性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神经病组 (末梢性CIDP组 )和多灶性炎症性脱髓鞘性神经病组 (多灶性CIDP组 )。结果 :末梢性CIDP组和多灶性CIDP组男性占多数 (男 /女分别为 16 / 3,7/ 2 ;典型组为 8/ 13) ,感觉障碍相对较少 (无感觉障碍者分别为 4 7% ,6 6 7% ;典型组为 9 5% )和激素治疗不敏感 (分别为 52 6 % ,4 4 4 % ;典型组为 10 0 % )。结论 :典型CIDP、末梢性CIDP和多灶性CIDP相比具有明显不同的临床及电生理特征 ,且激素治疗不敏感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不同发育时期大鼠脑中Cdk5,p35,p39的表达及Cdk5激酶活性变化。方法 免疫印迹测定胚胎12天至出生后18个月大鼠脑中Cdk5,p35,p39的表达,通过测定Cdk5特定底物-组蛋白H1被磷酸化的程度检测鼠脑中Cdk5激酶活性。结果 从胚胎12天至出生7天,大鼠脑中Cdk5蛋白水平逐渐增加到峰值并保持于18个月龄。在胚胎12天时,Cdk5激酶活性和p35的蛋白水平较低,在胚胎18天至出生14天期间最高,然后在3个月龄至18个月龄的成年鼠和老年鼠脑中逐渐减少。与之相比,p39的表达方式与Cdk5和p35正好相反。自P14至18M龄鼠脑中,大脑皮质及海马的p35表达和Cdk5激酶活性高于小脑或纹状体。结论 大鼠发育早期,Cdk5激酶复合物的活化与神经发育密切相关,其生理作用在大脑皮质及海马有区域特异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仙灵骨葆胶囊联合腰痹通胶囊对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腰椎牵引、塞来昔布胶囊联合腰痹通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仙灵骨葆胶囊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VAS评分、JOA评分、SF-36评分以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现在高于对照组的78.33%(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JO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以及精神健康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TNF-α、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仙灵骨葆胶囊联合腰痹通胶囊、西医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可减轻炎性程度,缓解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大剂量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与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重度癌痛对相关血清指标的影响,为临床癌痛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192例癌痛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住院号单双随机分成2组,其中对照组96例给予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试验组96例给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积分改善情况、血清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疼痛积分均优于治疗前,血清指标P物质、β-内啡肽、5-羟色胺均改善明显,且试验组各疼痛积分及血清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愈率29.17%、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治愈率14.58%、总有效率72.92%,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硫酸吗啡缓释片对比,超大剂量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重度癌痛,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积分,促进其血清学指标恢复正常,有利于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肌电图在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性肌病)性肌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与甲状腺素、病程和性别的关系。方法:对38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进行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及肌电图检查。结果:38例甲亢患者运动神经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正常,9例肌力减退者运动单位电位(MUP)时限缩短,29例肌力正常者中,MUP时限缩短者16例。男性患者MUP时限缩短的发生率高于女性,T3、T4增高者MUP时限缩短的发生率高于T3、T4正常者。病程短于4个月者MUP时限缩短的发生率较高。结论:EMG检测可发现亚I临床甲亢性肌病,MUP时限为较敏感和客观的指标,并与性别、甲状腺素水平及病程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