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根据手足口病的流行特点,比较和筛选时空扫描统计量方法较好的预警参数,从而更好的应用于手足口病暴发早期探测预警.方法 以真实的暴发事件作为参考数据,灵敏度、探测时间间隔和阳性预测值为评价指标,采用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方法,利用不同时空参数对山东省青岛市2009年6月手足口病病例数据逐日模拟预警探测,比较4种参数不同设定值的24种预警效果.结果 时间窗口设置为3天和基线设置为最近21天的病例数据进行时空扫描统计量预警运算,具有最优的预警效果.候选聚集区域范围的设定对预警效果无统计显著性.结论 采用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进行传染病暴发预警时,具有最优的参数,但相同的传染病在不同区域可能有不同的预警参数,下一步应该根据相同传染病在不同地区筛选最优参数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 全面检索和分析无针输液接头临床应用相关证据,并对最佳证据进行总结。 方法 首先通过计算机检索循证资源数据库,包括BMJ最佳临床实践(British Medical Journal best practice)、Uptodate等源数据库;再补充检索中英文综合数据库,纳入2014年—2019年5月内容涉无针输液接头包括临床决策、证据总结、指南、专家共识类型的中英文相关文献,由3名研究者对相关文献进行独立质量评价,并结合专业判断对最终纳入文献进行标准化的资料提取。结果 共筛选证据13篇,包括1篇临床决策、5篇证据总结、5篇指南、2篇专家共识。汇总了36条证据,总结为无针输液接头的政策管理、消毒、冲封管、接头类型及更换、使用注意事项6个方面的最佳证据。 结论 医护人员应该按照相关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针对无针输液接头的临床应用制订规范,细化其管理与培训的内容,优化实践中对无针输液接头类型选择、更换、消毒、冲封管的临床行为标准,保证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引进并翻译美国版持续评估记录和评价条目集 (Continuity Assessment Record and Evaluation itemset,CARE)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 根据 Brislin 翻译模型对CARE进行直译和回译,通过专家咨询和预试验对中文版CARE进行初步修订。随后选取187名不同功能状态的老年人实施评估,验证中文版CARE的信效度。 结果 中文版 CARE 功能状态亚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97 (P<0.05);总量表中93.5%的主观性条目的Kappa系数为0.6~1;总量表的全体一致性指数为0.93,平均内容效度为0.98,各条目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3~1;认知功能亚量表与简明精神状态量表的相关系数为0.70(P<0.05),抑郁亚量表与老年抑郁量表的相关系数为0.46(P<0.05),功能状态亚量表与巴氏指数的相关系数为0.93(P<0.05),与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量表的相关系数为0.85 (P<0.05)。结论 中文版CARE简单易懂,使用方便,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全面评估中国老年人健康状况和功能状态的工具。  相似文献   
4.
目的 基于理论域框架探讨危重患者转入普通病房实施结构化交接的促进和障碍因素。方法 方便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的26名护士进行半结构访谈,基于理论域框架制订访谈提纲及内容分析。结果 本研究总结了与理论域框架中7个领域有关的促进和障碍因素。促进因素涵盖:交接流程及交接单等工具的使用、固定转运员和护理组长的加入。障碍因素包括:新护士交接能力、跨学科护理知识及沟通技巧、患者参与程度、信息系统智能化5个方面有待完善。结论 影响ICU患者转入普通病房结构化交接的因素多样,应加强证据实施者的知识与技能,鼓励患者参与,加强信息系统智能化建设,从而促进结构化交接的实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规范化培训期间新护士对科室轮转频率的态度以及科室轮转前的心理状态和压力情况,以便为护理管理者提供相关建议。方法2019年2—5月,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北京市某三甲医院115名2017、2018年入职并正在接受规范化培训的新护士为研究对象。最终共回收有效问卷115份,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115名新护士中,53名(46.1%)新护士认为1年轮转1次比较合适,40名(34.8%)新护士认为半年轮转1次比较合适,15名(13.0%)新护士支持不轮转。对于转科前的心理状态,113名(98.3%)的新护士表示紧张,其中99名(87.6%)自评紧张程度在5分以上;108名(93.9%)的新护士对转科充满期盼,并且87.0%自评期盼程度在5分以上。新护士转科前常见的压力源有:感觉自己缺乏专科的理论知识、担心自己抢救应急能力不足而无法处理、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担心自己不能独立完成工作、担心不适应新科室的工作节奏。结论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期间的科室轮转频率有待进一步研究,紧张和期盼是新护士转科前的常见心理状态,新护士转科前的压力大且压力源较多,护理管理者应高度重视新护士的心理状态并给予相应的支持。  相似文献   
6.
乳腺癌已成为女性癌症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乳腺癌的筛查在世界各地广泛开展.但是,乳腺癌在世界各地的筛查覆盖率是多少,不同国家乳腺癌发病率、死亡率变化趋势如何,不同经济水平国家的乳腺癌存活率有无差异,近年来描述乳腺癌疾病负担测量指标的变化尚无系统介绍.本文收集近年各国发表的以人群为基础的乳腺癌筛查率、发病率、死亡率、存活率等数据,对乳腺癌疾病负担测量指标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趋势作一流行病学概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北京市社区失能老年人的照护需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法,对北京市4个区8个社区的1158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老年人生活活动能力量表筛选失能老年人,使用自行编制的社区失能老年人照护需求调查问卷对其照护服务需求内容进行调查,分析照护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 调查对象中共有220名失能老年人,失能率为19%,其中轻度失能90名(40.9%),中度失能68 名(30.9%),重度失能62名(28.2%)。失能老年人存在多方面的照护需求,排序前3位的身体照护服务需求是:上下楼梯、洗澡和室内行走;排序前3位的日常生活照护需求是:家务助理、代购和陪同;排序前3位的居家护理服务需求是:吸氧、口腔护理和鼻饲喂养;其他服务需求的前3位是:紧急救护、康复治疗和小饭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慢性病的种类、自评健康状况、失能 程度、慢性疼痛、跌倒经历是失能老年人照护需求的影响因素。结论 北京市60岁及以上失能老年人照护需求迫切,其中身体照护需求最高,影响该人群照护需求的因素呈多元化。  相似文献   
8.
肖艳艳 《当代护士》2016,(3):130-131
目的分析新教学模式在急诊科实习护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2013年期间急诊科166名实习护生随机分成两组,各83例,对照组按以往没有计划随机讲解的老方法教学;观察组制定学习计划进行教学,最后护士长进行出科理论、操作现场考核。结果实习护生对实习科室的满意率对照组为65.00%,观察组为93.97%;出科成绩合格率对照组为80.72%,观察组为96.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教学模式是一种有效的、可行的实习护生教学模式,值得在临床实习护生教学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北京市三级医院成人ICU患者外周动脉导管留置与维护情况。 方法 采用德尔菲法编制问卷。于2020年5月—6月采用按比例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北京市20所三级综合医院的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共发放问卷992份,回收981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8.9%。外周动脉导管留置方面,ICU医生(41.1%)和ICU护士(45.2%)为留置外周动脉导管的主要人员;24.1%的护士行桡动脉置管前偶尔做或从不做Allen试验。外周动脉导管维护方面,58.6%的护士表示用肝素盐水作为常规冲洗液;42.2%的护士表示偶尔或从不根据患者情况调整冲洗液种类;54.4%的护士表示偶尔或从不做方波试验。经外周动脉导管采血方面,45.2%的护士表示开放式动脉导管采血前废弃血液量为导管前端容积的3倍,56.4%的护士在采集血液标本后会使用注射器抽吸接头处废血,42.9%的护士会将接头处废血冲洗到容器里。 结论 目前北京市三级医院ICU护士对于外周动脉导管留置、维护及采血等方面的实践有待进一步改善。建议医护人员共同制订统一标准和规范,加强外周动脉导管留置与维护的相关培训,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我国53 316名专科护士职业发展情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调查中国专科护士的工作现状,为进一步完善专科护士培养,加强专科护士使用与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3 316名专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96.5%的专科护士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其中专科护理相关工作居多,占97.7%,参与专科护理会诊和护理门诊的专科护士分别占63.6%和59.7%。专科护士认为影响自身发挥作用的主要因素有人力不足、职责不明确、未分层使用和缺少来自管理层的支持,分别占81.1%、56.4%、47.6%和46.5%。专科护士感受方面,对医院的重视和支持、医院提供再培训和学习的机会、职称或职位晋升优先权、专科岗位绩效/津贴4个方面表示非常满意的分别占51.5%、37.7%、31.0%和27.9%。在专科护士需要的支持方面,84.6%的专科护士提出需要提高专科护士待遇;73.4%的专科护士表示需要提供参加专科相关培训的机会;70.2%的专科护士表示需要提供发挥作用的平台;65.8%的专科护士提出需要增加专科护士工作岗位。 结论 中国专科护士的工作内容目前以临床专科护理为主,护理教学、护理管理和护理科研方面的参与度有待进一步加强。人力不足、职责不明确和未分层使用是专科护士认为影响自身发挥作用的主要因素。专科护士对职业发展的满意度亟待提高,建议护理管理者提供专科相关培训和发挥作用的平台,促进专科护士职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