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预防医学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乳动脉供血肝癌的介入治疗方法、效果,并讨论其供血因素。方法共收集到26例膈下肝前部的肝癌,做双侧内乳动脉造影。比较有或无内乳动脉供血两组肝癌的栓塞次数、肿瘤大小、第一次TACE距IMA造影的时间、膈下动脉供血情况、肝动脉是否闭塞、其他治疗方法等。结果在这26例中,8例有内乳动脉、18例无内乳动脉供血。在有IMA供血组,已行栓塞2~10次;在无IMA供血组,已行栓塞0~5次两组肿瘤大小的平均值分别5.0和6.4cm,肝动脉栓塞在IMA组为6例,在无IMA供血组为0。第一次TACE距IMA造影的时间为3~53月;无IMA供血组为0~89月,膈下动脉供血分别为6例和3例。结论膈下肝前部的肝癌,不论肿瘤大小,在多次栓塞治疗肝动脉闭塞之后,内乳动脉则成为主要供血动脉。行IMA造影和栓塞是控制肿瘤复发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先天性左心房囊肿极少见,我院收治一例,报告如下: 患者男,25岁,农民。因口角被他人用水果刀刺伤左背肩胛角处皮肤(未进胸腔)在当地医院拍胸片:两肺清晰,无液气胸改变,左中纵隔有一块影。给予清创缝合后转来我院。肺动脉瓣区可闻及Ⅱ/6级收缩期杂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一维、二维CT和容积测量三种方法测量肝转移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22例肝转移的患者,在介入治疗前和术后3 mo行螺旋CT扫描.在CT工作站分别按一维和二维测量横断层面的全部病灶.用容积测量技术去追踪测量每个病灶,将每个病灶的总和归类于全效、部分有效、病变进展、病变稳定.结果:在22例肝转移介入治疗前后一维与二维测量符合率达95.5%(21/22),但容积测量8例与一维测量不符,6例与二例测量不符.4例一维和二维测量结果均为部分有效,而容积测量结果为病变稳定.2例一维和二维测量病变稳定者,容积测量则为部分有效.甚至有2例一维、二维测量为病变进展者,容积测量仍为病变稳定.结论:在肝转移瘤介入治疗前后,肿瘤容积测量结果在大多数患者与一维、二维测量结果不一致.若要证实容积测量的优势,还需要大样本的临床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4.
颈椎外伤性损伤MRI诊断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MRI在诊断颈椎外伤中的作用与价值。方法 75例中男66例,女9例,年龄9-63岁,平均33.2岁。在伤后1d-6个月就诊,采用安科ASM-015P磁共振成像系统。常规行SE序列T1WI及T2WI,部分病例加扫矢状位GR序列。结果 75例中,上颈椎骨折6例,下颈椎61例,上下颈椎同时受累7例,有5例合并颅内出血及胸腰椎损伤,6例合并椎管内硬膜外血肿,主要表现为椎体及附件骨折,椎体脱位,18例显示前纵韧带撕裂,41例显示后纵韧带撕裂,32例椎间盘突出或破裂,69例脊髓受压,其中6例横断,3例不全横断。结论 MR能全方位反映不同类型颈椎及脊髓损伤的程度和病理变化。对脊髓,间盘,韧带等软组织损伤作出评价并判断椎体稳定与否,有CT,X线不可比拟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胃平滑肌肿瘤较少见,约占消化道肿瘤的1%,常规X线及CT诊断时有报道,而MR诊断报道甚少,我们遇到两例,报告如下: 例1,男45岁,体检时B超发现肝区包块,拟肝囊肿。查体:腹软,肝可触及,无触痛。CT示肝左叶下方软组织肿块影,CT值33Hu,与肝分界不清。增强后病灶有强化,CT值49Hu。诊断为肝左叶下方占位性病变。患者无任何不适。MR表现:平扫见肝方叶下方与胃窦之间有约70×73×63mm软组织肿块,周边光整且无分叶。SE序列T_1加权像与肝和胃壁信号相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对无典型临床表现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临床首次诊断未确诊为阑尾炎,手术和病理证实为阑尾炎者19例,回顾性分析比较螺旋CT轴扫和MPR两种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结果:单纯采用螺旋CT轴扫法图像分析,诊断符合率84.2%,8例表现为阑尾增粗、壁增厚并有明显强化,其中4例阑尾内见结石;盲肠和(或)周围炎10例;右下腹局限性脓肿5例,其中2例伴有斑点状钙化.误诊为回盲部及升结肠肿瘤2例,盆腔炎1例,误诊率15.8%.采用螺旋CT MPR图像分析,诊断符合率94.7%,误诊为回盲部及升结肠肿瘤1例,误诊率5.3%.结论:症状和体征不典型的阑尾炎临床诊断困难,易误诊,螺旋CT MPR方法简单,可从不同角度观察病变部位及其周围情况,有利于鉴别诊断,提高诊断符合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脊髓空洞症的临床与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脊髓空洞症是脊髓的慢性病变。脊髓中央管囊状扩张,内衬室管膜上皮称为脊髓积水;不与中央管相通的脊髓内囊腔则称为脊髓空洞,其内衬胶质细胞,二者合称为脊髓空洞症。以往主要依靠椎管造影或椎管造影CT检查诊断,但诊断较为困难,MRI的应用为该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诊断方法。它不但能直接显示空洞的部位、范围及内部形态而且简便、无痛。本文对10例先天性或特发性脊髓空洞症进行回顾分析,并结合文献就其临床和MRI表现进行讨论。材料和方法10例患者,男4例,女6例,年龄4月~58岁,平均32.03岁,病程4个月~10年。主要临床症状有感觉障碍8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一维、二维CT和CT容积测量三种方法测量肝转移瘤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 22例肝转移的患者,在介入治疗前和术后3个月行螺旋CT扫描。在CT工作站分别按一维和二维测量横断层面的全部病灶。用容积测量技术去追踪测量每个病灶,将每个病灶的总和归类分为四组,即全效、部分有效、病变进展和病变稳定。结果 在22例肝转移介入治疗前后肿瘤直径和面积的测量结果是一致的。但容积测量8例与一维测量不符,6例与二维测量不符.4例一维和二维测量结果均为部分有效,而容积测量结果为病变稳定。2例一维和二维测量病变稳定者,容积测量则为部分有效。甚至有2例一维、二维测量为病变进展者,容积测量仍为病变稳定。结论 在肝转移瘤介入治疗前后,肿瘤容积测量结果在大多数病人与一维、二维测量结果不一致.因此,若要证实容积测量的优势,还需要大样本的临床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6例脊髓AVM的影像学表现和评价血管栓塞治疗的效果。方法:6例作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并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分析术前CT,脊髓造影和MR资料。结果:根据病变位置和血管形态,血流动力学改变,本组有3例符合硬膜动静脉瘘(SDAVF),1例为髓周的巨大AVF,2例为髓内型。栓塞术后随访3 ̄24个月,2例完全治愈,4例好转,结论:脊髓AVM的影像学特点相对典型,DSA为其金标准诊断方法。血管内栓  相似文献   
10.
大咯血的急诊介入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临床大咯血为日咯血量在500 ml以上或一次咯血300~500 ml的病症,起病急,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