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纤溶和凝血系统的异常是脑梗塞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笔者对62例脑梗塞患者和48例同龄健康体检者进行了vWF、PAI-1和D-二聚体的测定。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环孢素A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环孢素A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08只大鼠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环孢素A治疗组,参照Zealonga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脑缺血2h再灌注22和70h后,分别对各组各时间点大鼠的行为学评分、脑TTC染色、缺血区IL-1β含量和MPO活性进行测定和观察,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各时间点环孢素A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环孢素A组行为学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环孢素A组脑梗死灶体积比对照组明显减轻(P<0.05);环孢素A可有效降低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后脑组织中IL-1β的含量(P<0.01);并可显著抑制MPO的活性(P<0.01)。与上述两组相比,假手术组各项观察指标则无明显异常改变。结论炎症反应参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环孢素A可显著降低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中IL-1β的含量、减轻缺血区内白细胞的浸润、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性 ,6 5岁 ,以“右耳痛疼伴口角歪斜 10天”为主诉入院。因感冒受凉后出现右耳廓及外耳道剧烈疼痛 ,伴有水泡 ,口角向左歪斜 ,吞咽发呛 ,眩晕 ,自身及视物有旋转 ,走路不稳 ,右耳耳鸣 ,体位变化时感到恶心 ,有时甚至出现呕吐。无高血压及糖尿病史。查体 :体温 36 6℃ ,脉搏 86次·min- 1。血压 18 7/ 10 6kPa。痛苦面容 ,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 ,心肺腹未见异常。右耳廓及外耳道散在疱疹 ,部分破溃结痂 ,外耳道肿胀明显 ,乳突区有压痛 ,鼓膜反光弱 ,鼓膜标志不清。音叉试验 :右耳任内氏试验阳性 ,韦伯试验偏左。右面肌活动丧失…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线粒体毒素3-硝基丙酸(3-nitropropionic acid,3-NPA)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腹腔注射3-NPA(20 mg·kg-1)3 d后制作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红四氮唑(TTC)染色、荧光法和干湿重法观察3-NPA预处理对缺血2 h再灌注24h和48 h脑梗死体积、血脑屏障通透性和脑组织含水量的影响.结果缺血2 h再灌注24 h和48 h,3-NPA预处理组脑梗死体积变小,血脑屏障通透性降低,脑组织含水量减少,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3-NPA预处理可以诱导脑缺血耐受,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减轻脑水肿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抑制剂S 甲基异硫脲 (S methylisourea ,SMT)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诱导多巴胺 (DA)能神经元变性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4 8只大鼠随机分成 4组(n =12 ) :磷酸缓冲液 (PBS)对照组、LPS组、生理盐水治疗对照组和SMT治疗组 ;此 4组又各分成 1,7d两个亚组。立体定向注射 5 μgLPS致大鼠脑黑质建立PD炎症模型 ,采用化学比色法检测 1d亚组黑质内NO释放量以及iNOS活性改变 ;RT PCR检测iNOSmRNA的表达 ;酪氨酸羟化酶 (tyrosinehydroxylase ,TH)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 7d亚组黑质DA能神经元的损伤情况。结果  与PBS对照组相比 ,LPS注入黑质导致TH阳性细胞数下降至 35 % (P <0 .0 5 ) ;同时黑质内NO含量 ,iNOS活性及iNOSmRNA表达明显增高 ;SMT治疗组NO释放量 ,iN OS活性及iNOSmRNA表达显著降低 (P <0 .0 1) ;TH阳性细胞数亦明显增多 ,达 70 % (P <0 .0 5 ) ,生理盐水治疗组对此无明显改善。结论 iNOS上调是LPS诱导DA能神经元变性机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 ,iNOS特异性抑制剂SMT可以显著抑制LPS诱导DA能神经元变性及iNOSmRNA的高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叶酸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对S100β、同型半胱氨酸(Hcy)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4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0例,对照组予以叶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疗效,及其治疗前后血清S100β、Hcy和hs-CRP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5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258,P0.05)。治疗后两组的NIHSS评分、S100β、Hcy和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1)。ADL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观察组的作用更为明显(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叶酸治疗能够提高对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改善预后,其机理可能与降低机体的Hcy、S100β和hs-CRP水平具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脑动脉搏动指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10例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检测血浆Hcy水平,并根据其分为高Hcy组与低Hcy组,检测两组收缩期血流速度(SFV)、舒张期血流速度(DFV)及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PI),比较两组参数的差异,并对Hcy与H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高Hcy组SFV、DFV和PI分别为(98.9±9.7)cm/s、(40.3 ±3.9) cm/s和(1.03±0.22),均显著高于低Hcy组的(92.7±8.8) cm/s、(42.2±3.1)cm/s和(0.89±0.14) (P <0.05);高Hcy组患者Hcy水平与PI指数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771,P=0.000).结论:血浆高Hcy可能是引发的穿支动脉损伤并导致脑小血管性卒中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脑梗死患者血清TNF-α和IL-8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TNF-α和IL-8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方法测定62例脑梗死患者和48例同龄健康体检者血清TNF-α和IL-8含量,并分析它们与梗塞体积的关系。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TNF-α和IL-8明显高于对照组,它们与脑梗死体积存在明显相关性。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TNF-α和IL-8是明显升高的,提示炎症介质参与了脑梗死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D-二聚体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首次在上海市浦东医院住院治疗的28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观察组)和287例未患脑梗死的健康人或医院内其他与脑血管病无关的患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应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和双抗体夹心法测定D-二聚体浓度,同时使用美国GE公司MycoCardRReaderⅡ型超声诊断仪行颈部血管动脉超声检查,比较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D-二聚体的关系.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总胆固醇[(4.25±0.92)、(4.98±0.88) mmol/L]、甘油三酯[(1.48±0.82)、(1.78±1.09)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52±0.76)、(2.92±0.73)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38±0.26)、(1.06±0.29) mmol/L]、收缩压[(130.28±14.78)、(152.98±20.45)mmHg]、舒张压[(78.45±16.02)、(93.81±16.88) mm Hg]和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对照组左、右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分别为(0.86±0.41)、(0.87±0.39)mm,观察组分别为(1.18±0.25)、(1.12±0.29)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244、3.564、2.987、3.964、3.264、2.785、2.164、2.254,P均<0.05);颈动脉粥样硬化组的同型半胱氨酸浓度[(12.89±6.56) μmol/L]和D-二聚体[(1.53±0.59) mg/L]明显高于非颈动脉粥样硬化组[(3.17±0.12)μmol/L,(0.33±0.23) m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324、2.753,P均<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D-二聚体水平高低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患者术前时间(受伤到手术的时间或出现手术指征到手术的时间)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颅脑外伤入院急诊手术患者132例,以入院格拉斯哥评分(GCS)分为重型(GCS≤8)、轻型(GCS>8)两组;以上两组又根据受伤到手术的时间的不同每组各分为3组(<1.5h组、1.5~3h组、>3h组);重型(GCS≤8)组又根据出现手术指征到手术的时间的不同分为3组(<1h组、1~2.5h组、>2.5h组)三组。重型、轻型两组行组内和组间预后比较。结果:患者术前时间与预后呈负相关,术前时间越短,预后越好;GCS评分与预后的关系为正相关,术前GCS评分越高,预后越好;根据(受伤到手术的时间与出现手术指征到手术的时间)分别比较的结果,依然是时间越短,预后越好,两种分组比较预后基本同步。结论:术前时间对预后的影响是巨大的,所以缩短术前时间可以有效地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