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目的 观察双氢青蒿素及氯喹治疗妊娠疟疾的疗效,对胎盘原虫血症及先天性疟疾的影响以及孕期用药安全。方法 选择妊娠疟疾患者102例,随机分成双氢青蒿素治疗组(治疗组)48例和氯喹治疗组(对照组)54例,比较2组疗效和用药安全性的差异。结果 ①治疗组治愈率93.8%,对照组治愈率79.6%;治疗组的平均退热时间、平均原虫转阴时间均短于对照组,24h平均原虫下降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复燃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均〈0.05);②2组病例胎盘原虫血症和先天性疟疾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但2组均未发现新生儿畸形病例,用药安全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双氢青蒿素治疗妊娠疟疾疗效强于氯喹,但双氢青蒿素不能减少胎盘原虫血症及先天性疟疾的发生,其孕期安全性使用问题尚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2.
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1~12月,我们对30例脑出血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进行了系统性回顾分析和探讨,制定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院党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坚持依法治院与以德治院相结合,自觉地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医院改革、发展和管理之中,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初步形成了一整套思想政治工作的机制和方法,调动了职工积极性,增强了职工凝聚力,实现了医院超常规发展。目前,我院固定资产已达1.2亿元,开放床位500张,职工590人,年门诊量20万人次,住院病人1万多人次,分别比十年前增长了十几倍。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红蓝光照射治疗特应性皮炎的疗效及对细胞因子IL-2、IL-10和IFN-γ表达的影响。方法:特应性皮炎患者27例进行红蓝光照射,观察疗效并用ELISA检测治疗前后患者细胞因子IL-2、IL-10和IFN-γ浓度的变化。结果:红蓝光治疗总有效率为44.4%。红蓝光照射后与照射前比较,IL-2、IFN-γ升高(P>0.05),IL-10下降(P<0.05)。结论:红蓝光照射对特应性皮炎患者有一定的临床疗效,调控细胞因子表达可能是红蓝光照射治疗特应性皮炎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脐灸疗法治疗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结肠黏膜内BTNL2-HLA信号通路调控情况,探讨其治疗UC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和脐灸组各35例。常规组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1.5~2g/d,口服;脐灸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行脐灸疗法,每周2次。2组均连续治疗12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采用生物信息学逆向挖掘与BTNL2相关的调控分子及互作网络以确定其潜在的调控通路,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脐灸疗法对缓解期UC患者结肠黏膜内相关靶点的调控。结果脐灸组完全缓解率为82.86%(29/35),常规组为51.43%(18/35),脐灸组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2组均可调控BTNL2-HLA信号通路关键靶点分子的表达,脐灸组对HLA-DQA1和HLA-DRA的调控效果更佳。2组对HLA-DMA、HLA-DQA2、HLA-DRB1无调控效果。结论脐灸疗法对UC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BTNL2-HLA信号通路是其主要的作用通路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PVP术后手术椎体再发骨折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至2011年11月因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而行椎体成形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56例,其中男62例,女94例;年龄56~77岁,平均70.1岁。随访时间12~26个月,平均17.3个月。根据症状、体格检查及影像学资料判断手术椎体是否再发骨折。分析性别、年龄、身高、体重、骨质疏松程度、骨水泥注射量、单侧或双侧注入、骨水泥是否同时接触上下终板、骨水泥是否偏一侧分布、骨水泥椎间盘渗漏以及术前椎体裂隙样变等因素对手术椎体是否出现再发骨折的影响。结果 10例患者发生了手术椎体的再发骨折,4例的新发骨折出现在PVP术后3个月内。术前椎体存在裂隙样变的患者发生手术椎体再骨折的概率明显增高(B=-2.864,OR=0.004,95%CI=0.002-0.05,P=0.000)。骨水泥是否同时接触上下终板、骨水泥是否偏一侧分布、骨水泥有无椎间盘渗漏未增加手术椎体再骨折的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合并裂隙样变的骨折椎体是PVP后手术椎体再发骨折的高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手术中产生压疮的原因,拟定相关的护理措施并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8月至2016年9月收治112例进行神经外科大手术的患者,采用braden压疮风险评估表在手术前1d对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性进行评估,分析其产生压疮的原因,拟定相关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并对护理前后压疮发病率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术中的压疮护理之后,神经外科大手术患者在手术后发现压疮9例(8.03%),低于手术前的预期发病率(48.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7,P<0.001)。结论:通过了解在大手术中产生压疮的基本原因,并采用braden压疮风险评估进行评分,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有利于提高手术质量与患者的生存质量,是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的护理方式。  相似文献   
8.
特应性皮炎(AD)又名遗传过敏性皮炎、异位性皮炎,是一种常见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早,超过60%患者1岁之内发病,部分严重者可持续到成年~([1])。我科应用肤痒颗粒联合红蓝光治疗AD,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选择我院皮肤科门诊及住院AD患者92例,其中男40例,女52例,年龄6~21岁,平均11.3岁。根据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7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血清内脂素(visfatin)在不同糖耐量水平冠心病患者和正常个体中的表达情况,评价血清内脂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 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患者85例,按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诊断标准分为冠心病正常糖耐量组(CHD)34例、冠心病合并糖调节异常组(CIG)25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CDM)26例,选择健康志愿者30名(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阴性)作为正常对照组(CON).检测受试者人体测量学指标及糖、脂代谢指标;应用Gemini冠状动脉评分系统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进行评估;用SPSS 12.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CON组比较,CHD、CIG及CDM组血清内脂素水平均显著增高(均P<0.05);与CHD组相比较,CIG和CDM组血清内脂素水平均显著增高(均P<0.05);内脂素水平与Gesini冠状动脉病变积分呈正相关(r=0.669,P<0.01);内脂素与腰围、腰臀比、甘油三酯呈正相关(r=0.200,P=0.032;r=0.185,P=0.047;r=0.321,P<0.01),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负相关(r-0.354,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腰围、甘油三酯水平为影响内脂素水平的主要因素.结论 (1)血清内脂素水平较好地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检测内脂素水平有助于冠心病的早期诊断.(2)在合并2型糖尿病及糖调节异常的冠心病患者中,血清内脂素表达显著增高,与临床糖尿病患者更重的冠状动脉病变相符合.(3)腰围、甘油三酯水平为影响血清内脂素水平的主要因素,提示内脂素水平与腹型肥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寻草酸艾西酞普兰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100例脑梗死后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草酸艾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行草酸艾西酞普兰联合rTMS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抑郁缓解情况、神经功能恢复情况、HAMD评分、BI评分、不同时间段的NIHS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抑郁缓解总有效率76%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0%(χ2=3.945,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恢复总有效率78%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8%(χ2=5.195,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AMD评分[(14.85±1.9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8.27±2.57)分],BI评分[(86.22±6.5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65.37±7.21)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均<0.05)。治疗前2组NIHSS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7 d观察组NIHSS评分[(11.38±3.1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3.34±3.31)分],治疗后28 d观察组NIHSS评分[(5.29±2.56)分]显著低于对照组[(8.06±3.25)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均<0.05)。结论:草酸艾西酞普兰联合rTMS治疗脑梗死后抑郁患者具有较好临床疗效,可进一步缓解患者的抑郁症状,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