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预防医学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大骨节病是严重威胁病区人民身体健康的一种地方病,特别对学龄儿童危害更大,为寻找大骨节的早期临床诊断指标,摸清其流行规律以及探讨其病因线索,我们于1979年7月至1981年3月在灵宝县两个大队对5~20岁人群进行了大骨节病临床及手部X线检查,作了有关的流行病学调查。对病区饮水、主要粮食作物、部分居民头发进行了硒含量  相似文献   
2.
于1981~1982年,我们对郑州市郊区的间日进行了人工感染实验研究,并首次分离出一株以短潜伏期为特征的间日疟(暂称间日疟原虫郑州株),现将结果初步报告如下。间日疟原虫来源。实验用间日疟原虫,系来自世居郑州市郊区的一男性青年患者。以间日发热巳  相似文献   
3.
<正> 大骨节病是严重影响病区人民身体健康的地方病,特别是对学龄儿童危害更大。为进一步摸清大骨节病的发病规律及早期临床表现的特征,为今后防治和病因研究提供线索,我们于1979年7月至80年8月在灵宝县  相似文献   
4.
于1981~1982年以中华按蚊为媒介,通过羊膜饲血法感染接蚊,用直接叮咬感染志愿者对郑州地区的间日疟原虫进行了研究。15名志愿者每天或每月查血和测体温1次。发病时给以氯喹1.5g(基质)治疗。结果15人中11人出现初发,其中4人治疗后有复发。原  相似文献   
5.
<正> 寺河乡位于豫西灵宝县东南的崤山腹地,面积约91.75平方公里,海拔700—1200米,是我省大骨节和克山病的重病区,自五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末,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下,卫生部门与广大群众配合,积极开展了防治收到一定效果,十一届三中金会以来,随着该乡以发展苹果种植为中心的经济建设效益的日益提高,各项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 硒和维生素 E 的缺乏,可导致家畜和实验动物多种疾病,至于是否可以引起人体疾患,迄今尚未定论。近年来硒和维生素 E 与大骨节病的关系引起国内研究者的注意,并从病因、防治、内外环境的调查研究方面作了不少工作,一些学者指出:病区水、土、  相似文献   
7.
寺河乡位于豫西灵宝县东南的崤山腹地,面积91.75平方公里,人口3000余人,是我省大骨节、克山病重病区之一。该乡历史上曾因大骨节病、克山病的严重流行,每年都有数例甚至上百例居民死  相似文献   
8.
1979年7月到1981年3月,我们对亚硒酸钠、维生素 E 治疗大骨节病作了20个月的动态观察,同时平行观察了发硒的动态变化,并对粮,人发、血硒、血维生素 E 和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证实亚硒酸钠、维生素 E 对大骨节病有显著疗效;缺硒平口大骨节病病因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亚硒酸钠、维生素E治疗大骨节病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硒和维生素E与大骨节病的关系引起国内研究者的注意,并从病因、防治、内外环境的调查研究方面作了不少工作,1979年李氏报导亚硒酸钠、维生素E治疗大骨节病效果显著。为进一步验证其效果及探讨硒和维生素E与大骨节病病因学关系,我们于1979年7月到1981年3月灵宝县病区对5—15岁154例病人用亚硒酸钠、维生素E进行20个月的X线和临床实验观察。同时对病区水、粮、发硒、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羊膜饲血法及蚊传方法首次报告了我国常见间日疟原虫短潜伏期的人工感染实验结果。其潜伏期最短者9天,最长者15天,平均为11.2天。排除了天然感染并简要阐述了其在疟疾流行病学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