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5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以肺泡灌洗液(BALF)中羟脯氨酸(HY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抑制物(TIMP-1)为观察指标,了解呼吸道异物吸入对气道损害、重建的影响。 方法对2002年6月至2003年3月在浙江大学儿童医院住院的46例呼吸道异物患儿,按异物滞留体内时间分为3组(A组:<7d,B组:~30d,C组:>30d),对3组患儿的BALF进行细胞学分析,并对其中的HYP、MMP-9细胞阳性率和TIMP-1质量浓度进行测定。对照组为12例有异物吸入可疑病史,但最后排除的儿童。 结果对照组与患儿组间细胞学计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肥大细胞仅在患儿BALF中发现。对照组及各组患儿的MMP-9细胞阳性率分别为33.3%、62.5%、80.0%和93.3%,TIMP-1细胞阳性率分别为16.3%、50.0%、80.0%和93.3%,总体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6和P<0.001);各组间HYP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 结论气道异物促进MMP-9、TIMP-1及HYP的表达和分泌,提示气道异物可导致支气管肺组织破坏和重建,其程度与异物滞留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重症肺炎伴心力衰竭婴幼儿在传统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用多巴酚丁胺(Dobutamine简称DB),获得满意效果。并回顾性地与单纯洋地黄类药物治疗组进行了临床疗效对比观察(DB组42例,非DB组46例),对该药的适应症、作用机理、给药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细胞间粘附分子和细胞因子在小儿肺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我们于1999年1月~1999年5月对收住院的40例急性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了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sICAM1),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动态测定。现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1对象:根据《实用儿科学》诊断标准,选择发病时间在1周以内的40例肺炎患儿,男24例,女16例;年龄2个月~6岁。其中经咽部负压吸痰培养、血培养确诊为细菌性肺炎6例,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抗体诊断病毒性肺炎8例。正常对照组30例,系我院健康体检儿童,男20例,女10例,年龄3个月~6岁。…  相似文献   
4.
沐舒坦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婴幼儿肺炎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婴幼儿肺炎在小儿呼吸科住院病人中占首位 ,临床上除抗病原治疗外 ,雾化吸入是最常用、适应证最广的辅助治疗方法之一。我院呼吸科用沐舒坦雾化吸入佐治婴幼儿肺炎 ,临床观察如下。对象与方法对象 选择 2 0 0 0年 3月至 5月在呼吸科住院的婴幼儿肺炎 80例 (符合卫生部“小儿肺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 ,其中男 5 0例 ,女 30例。年龄 2个月至 1岁 62例 ,13个月~ 3岁 18例。患儿均无并发症 ,随机分成两组各 4 0例 ,两组年龄、症状、体征、病程、痰量均无差异。治疗前均做痰培养、痰支原体及衣原体 DNA、血呼吸道病毒 IgM、免疫球蛋白…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杭州地区2006年秋季低龄儿童嗜肺军团菌(Lp)感染情况,对5岁以下儿童下呼吸道感染进行了Lp检测.  相似文献   
6.
7.
小儿肺结核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核病是一个古老的的传染病,我国三分之一的人口已感染了结核菌,有10%的人发生结核病,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我们有必要提高对这种疾病的认识。我院1989~2004年诊断肺结核病40例,现对其临床特点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男22例,女,18例;农村31例,城市9例;年龄<1岁9例,1~6岁15  相似文献   
8.
目的动态观测MCMV感染对小鼠心肌组织TH1/TH2类细胞因子及其特异性转录因子T-bet/GATA-3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巨细胞病毒感染心肌炎模型。观察小鼠血清删浓度变化,心肌组织病理损害和心肌组织细胞因子IFN-γ、IL-4表达水平以及脾组织中转录因子T-bet、GATA-3表达强度。结果心肌组织病理积分和血清cTnI浓度在MCMV感染后第3天增高,第7天达高峰,第14天仍维持较高水平;IFN-γ在MCMV感染第3天时表达迅速增高达到峰值,随后下降,第14天基本下落至正常水平;IL-4在MCMV感染第5天表达迅速增高达到峰值,随后下降,在第14天又升高;MCMV感染第3天转录因子T-bet蛋白表达达峰值,随后逐渐降低,到第14天时降低更为显著。转录因子GATA-3在MCMV感染第7天时表达明显增强,第14天时增强更为显著。结论MCMV感染通过上调GATA-3转录因子和叫表达,下调T-bet转录因子和IFN-γ表达,导致TH1/TH2平衡失调,表现为TH2细胞优势应答状态,使心肌损害加重。这可能是CMV感染致宿主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并造成组织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CD11b/CD18是细胞粘附分子中整合素家族成员之一。国外有人认为中性粒细胞CD11b测定可作为新生儿感染的早期指标[1] 。本研究对 13 0例不同疾病小儿中性粒细胞CD11b进行了流式细胞仪 (FCM)分析 ,并对其中 3 0例急性肺炎作了动态观察 ,以探讨中性粒细胞CD11b在儿童感染时的临床意义。对象本院内科收治的各种疾病患儿 13 0例 ,男 85例 ,女 4 5例 ,年龄 1月~ 12岁 ,中位年龄 3 7个月。根据《实用儿科学》诊断标准 ,分为感染性疾病组 (感染组 ) 110例 ,包括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15例 ,下呼吸道感染 74例 ,败血症 8例 ,急性肠炎7…  相似文献   
10.
应用抗体ELISA法检测弓形虫循环抗原(CAg)、抗弓形虫抗体IgM、IgG及病原学检测,从不明原因发热、肝脾肿大的47名小儿中确诊为弓形虫感染与弓形虫病10例,对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