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罗功林 《颈腰痛杂志》1996,17(3):169-170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痛356例罗功林1986年以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腰痛356例,收到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男性25例,女性102例,年龄最大者76岁,最小者14岁;病程最长者达30年,最短者2天,其中急性腰扭...  相似文献   
2.
1986年以来,我们用甲硝峻加TMP治疗全身软组织创伤267例,收到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担情况;本组男性257例,女性10例,年龄16~47岁。受伤至治疗时间最长者36h,最短者30min。受伤部位:头部31例,肩背15例,腰部10例,腹部80例,上肢45例,下肢86例。伤情分类:挫裂伤167例,枪弹伤15例,刺伤85例。2.治疗方法:本组资料均先行清创缝合术,且青霉素皮试均为阳性,放试用O.2%甲硝晔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每日一次,同时口服甲硝哩片0·4g,每日3次,TMP片0.Zg,每日2次,维生素C片O.Zg、每日3次。临时肌注…  相似文献   
3.
心理干预与思想教育方法对军人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应用心理干预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的方法提高军人心理健康水平,并对其效果予以评价。方法:随机抽取驻南防某部936名男性士兵,从2003年7月开始行为期90d的心理服务其中420人为对照组,不施加干预,516人为干预组,开展形式多样的疏导、咨询、教育、引导等方法的心理干预和思想教育。两组均在开始期和90d后进行症状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价干预前后的效果结果:①干预组军人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人际关系敏感、忧郁、焦虑因子,分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35.6&;#177;19.3,139.4&;#177;21.6),(1.61&;#177;0.60,1.69&;#177;0.62),(1.51&;#177;0.51,1.58&;#177;0.54),(I.46&;#177;0.54,1.55&;#177;0.53),t=2.028~2.817,P&;lt;0.05]。②干预组军人焦虑情绪发生率由干预前的24.0%降为15.3%(x^2=12.41,P&;lt;0.01),并且显著性低于对照组的24.3%(x^2=11.96,P&;lt;0.01)。③干预组军人抑郁情绪发生率由干预前的36.8%降为20.2%(x^2=35.18,P&;lt;0.01),也显著性低于对照组的36.9%(x^2=29.46.P&;lt;0.01)。结论:应用心理干预和思想教育相结合的方法.明显缓解和降低士兵的负性情绪,提高了士兵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心理干预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的方法提高军人心理健康水平,并对其效果予以评价.方法:随机抽取驻南防某部936名男性士兵,从2003年7月开始行为期90 d的心理服务.其中420人为对照组,不施加干预,516人为干预组,开展形式多样的疏导、咨询、教育、引导等方法的心理干预和思想教育.两组均在开始期和90 d后进行症状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价干预前后的效果.结果:①干预组军人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人际关系敏感、忧郁、焦虑因子,分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35.6±19 3,139.4±21.6),(1.61±0.60,1.69±0.62),(1.51±0.51,1.58±0.54),(1.46±0.54,1.55±0.53),t=2.028~2.817,P<0.05].②干预组军人焦虑情绪发生率由干预前的24.0%降为15.3%(x2=12.41,P<0.01),并且显著性低于对照组的24.3%(x2=11.96,P<0.01).③干预组军人抑郁情绪发生率由干预前的36.8%降为20.2%(x2=35.18,P<0.01),也显著性低于对照组的36.9%(x2=29.46,P<0.01).结论:应用心理干预和思想教育相结合的方法,明显缓解和降低士兵的负性情绪,提高了士兵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针对新兵的心理支持方法、措施,以提高新兵心理适应能力. 方法:从某部抽取400名新兵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开展心理教育、心理训练、心理咨询、改善生活环境等多种形式的心理支持,采用军人心理应激自评问卷、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军训伤发生率等指标,测试新兵心理适应能力改善情况. 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新兵比较,情感状态、注意力/反应速度、手工操作敏捷度、感知-运动速度、视感知/记忆力等神经行为功能明显改善,心理应激强度、焦虑和抑郁水平明显降低,军训伤发生率显著下降. 结论:新兵入伍后及时开展有针对性和系统性的心理支持,是提高新兵心理适应能力、降低心理应激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