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46篇
综合类   19篇
肿瘤学   1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雌、孕激素受体和C-erbB-2在原发胆囊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雌、孕激素受体 (ER、PgR)和C erbB 2癌基因蛋白产物在原发胆囊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研究它们的表达与肿瘤的病理类型、分级 ,临床分期及预后的关系 ,并为该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 ,检测 3 5例原发胆囊癌 ,2 0例慢性胆囊炎组织中ER、PgR和C erbB 2癌基因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在原发胆囊癌中ER、PgR和C erbB 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60 %、4 5 .7%和 65 .7%。ER的阳性表达与浸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P <0 .0 5 )。C erbB 2过度表达与胆囊癌淋巴结转移有关 (P <0 .0 5 )。ER或PgR阳性患者的累计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者。结论 ER、PgR及C erbB 2在原发胆囊癌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其在胆囊良性病变中的表达率。ER或PgR阳性者积累生存率显著低于ER或PgR阴性者。ER可能有希望成为反映胆囊癌恶性程度和预后的一项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2.
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与胆汁的有菌率直线相关。胆汁无菌、未用预防性抗菌药物者,胆道术后感染发生率约0~17%,胆汁有菌者,术后感染的发生率为25~44%。有资料提示急症胆道手术,未用预防性抗菌药物的27例中发生9例。应用预防性抗菌药物的83例胆道手术中7例发生术后感染。未用预防性抗菌药物的择期手术,似乎提示年龄不是术后感染的一个危险因素。假设胆道术后感染的主要因素是急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吲哚美辛和hTERT-siRNA对胆囊癌细胞株GBC-SD的端粒酶活性、细胞增殖、运动的抑制作用;并试从β-catenin/hTERT信号转导途径揭示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端粒酶TRAP、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印迹方法检测GBC-SD端粒酶活性、hTERT基因和β-catenin基因mRNA、蛋白质表达水平。四甲基偶氮唑盐(MTT)光吸收法检测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并做细胞增殖计数、运用Transwell小室和划线了解癌细胞侵袭与运动情况。结果质粒pGCsi-H1/GFP-hTERT转染GBC-SD细胞6~24h再加入吲哚美辛后对GBC-SD细胞的端粒酶、SDH活性、细胞增殖、运动、侵袭力均具有很明显的抑制作用,分别同阴性对照pGC-si-H1/NEGative联合吲哚美辛组、单用吲哚美辛组进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GCsi-H1/GFP-hTERT作用于GBC-SD细胞24h再加入吲哚美辛,检测hTERT mRNA和hTERT蛋白表达,分别与pGCsi-H1/NEGative联合吲哚美辛组、单用吲哚美辛组进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GCsi-H1/GFP-hTERT作用于GBC-SD细胞24h再加入吲哚美辛,检测β-catenin mRNA和p-catenin蛋白表达.分别与pGCsi-H1/NEGative联合吲哚美辛组、单用吲哚美辛组进行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吲哚美辛可增强hTERT-siRNA抑制GBC-SD细胞端粒酶、SDH的活性,及其增殖、运动、侵袭力,降低hTERTmRNA和hTERT蛋白表达,其机制与β-catenin/hTERT信号转导途径受抑存在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4.
背景与目的:三氧化二砷(As2O3)在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取得了突破性成果,近年来它在实体瘤的研究中颇受关注。胆囊癌由于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确诊时多属晚期,手术切除率较低,且常规化疗药物对胆囊癌的疗效较差,因此需寻找治疗胆囊癌新的有效药物。本研究旨在探讨As2O3对人胆囊癌GBC细胞系生长的生物学效应及作用机制。方法:不同浓度As2O3作用于胆囊癌GBC细胞,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Western blot及RT-PCR检测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D2、D3、CDK4和CDK6的表达。构建cyclinD1启动子pGL3重组质粒,并转染GBC细胞,测定不同浓度As2O3作用下pGL3相关的荧光素酶活性。结果:As2O3能抑制体外GBC细胞生长,作用呈时间、剂量-效应关系;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As2O3可将增殖过程中的GBC细胞阻滞于G1期;Western blot及RT-PCR检测显示cyclin D1表达下降;As2O3能降低cyclin D1启动子的表达,作用呈剂量-效应关系,4μmol/L的As2O3处理后cyclin D1的启动子活性下调近70%。结论:As2O3能明显抑制体外人胆囊癌GBC细胞的生长并引起G1期阻滞,主要通过下调cyclin D1的表达来实现。  相似文献   
5.
童赛雄  何连齐 《腹部外科》1996,9(3):136-137
创口粘合带──替代丝线关闭切口311例经验体会童赛雄,何连齐,徐俊华,戈少云,吴肇汉创口粘合带替代丝线关闭伤口具有感染率低,组织反应小,无线结疤痕等优点(1)。1989年始上海橡胶制品研究所与我院外科联合试制创口粘合带产品。5年来用创口粘合带关闭手术...  相似文献   
6.
人类胆道癌细胞系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外培养的肿瘤组织、肿瘤细胞是研究肿瘤必备工具之一 ,在肿瘤发生、发展、侵袭、转移机制和早期诊断、治疗评价等许多领域的研究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现阶段对人类胆道癌的临床研究已积累了一定经验 ,但对其生物学特征了解不深入 ,还缺乏早期诊断和有效的治疗手段 ,这其中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完善的体外培养系统。近年来国外文献报道建系的肝外胆管癌细胞系约 7个 ,胆囊癌细胞系 10个左右。国内仅有一个肝外胆管癌细胞 QBC93 9[1 ] 建系报道。本文反映了应用胆道癌细胞系开展实验研究的概况。1 有关细胞凋亡基因与胆道癌的关系细胞凋亡 …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多药耐药(MDR)基因产物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1)、肺耐药蛋白(LRP)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在胆囊癌和胆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耐药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IHC)检测实验组18例胆囊癌、36例胆管癌及对照组13例胆囊胆管炎症组织中MRP1、LRP及GST-π的表达情况,采用x2检验和Spearman检验. 结果 MRP.、LRP和GST-π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72%(13/18)、78%(14/18)和61%(11/18),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86%(31/36)、75%(27/36)和69%(25/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3%(3/13)、23%(3/13)和23%(3/13)(x2=4.5,P<0.05).LRP在胆管癌年龄大于60岁组的表达阳性率93%(13/14)显著高于小于60岁组的64%(14/22)(X2=3.9,P<0.05).上述指标与性别、年龄、病理分期、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均无明显相关(P>0.05);MRP,和GST-π在胆囊癌和胆管癌的表达具有相关性,Spearman系数=0.569(P<0.05).结论 MRP.、LRP、GST-π在未经过化疗的胆囊癌和胆管癌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高表达;胆囊癌和胆管癌的原发性多药耐药可能与MRP1、LRP、GST-π有关.  相似文献   
8.
朱隽  童赛雄 《中国临床医学》2002,9(6):642-643,646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1993-2000年在我院治疗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共108例临床资料特点,与同期国内文献资料相比较。结果:肿瘤排名情况与国内资料相近,半数病例以腹部肿块、腰腹胀痛为首发症状;肿瘤复发和转移导致预后不佳,半数以上失去手术机会;近年来B超、CT、MRI等已经成为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我院的手术切除率较高,并对残留病灶和肝转移灶进行新的治疗探索。结论:临床对较大腹块伴持续腰腹胀痛的病例应高度警惕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可能,B超、CT、MRI对肿瘤的定位更为准确,敏感度和特异性俱佳,对制定手术方案具有重要价值,而介入影像学具有发展潜力;手术切除仍为治疗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首选方法,提高首次手术的完整切除率对减少或推迟术后复发具有重要意义;复发病例只要无手术禁忌,均应再次剖腹探查,尽可能切除肿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胃部分或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functional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FDGE)的发生机制、诊断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25例施行不同程度胃切除术而产生FDGE的患者。对其临床表现、诊断手段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所有25例患者均经保守治疗痊愈,术后胃动力恢复时间为13~38d,平均为25.5d,都能进半流质饮食后出院,无1例再手术。结论FDGE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胃镜、胃肠X线动态检查对FDGE的诊断有重要的价值;胃镜检查通过对胃壁的适度刺激对FDGE的治疗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格尔德霉素(GA)对胆囊癌细胞生长、运动和侵袭的影响及其化疗增敏作用.方法 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0、0.0064、0.032、0.16、0.8、4、20、100)×10-6 mol/L浓度梯度的GA对胆囊癌细胞GBC-SD生长影响;观察1 μmoL/L的GA对0.1倍最大血药浓度(Maximal plasma concentration,Cmax)的5-氟尿嘧啶(5-Fu,Cmax 10 mg/L)、丝裂霉素(MMC,Cmax 3 mg/L)、阿霉素(ADM,Cmax 0.4 mg/L)的化疗增敏作用.应用迁移运动及侵袭实验观察1μmol/L的GA体外对胆囊癌细胞运动、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GA体外对胆囊癌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半数抑制浓度(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50%,IC50)在20μmol/L水平.1μmol/L低生长抑制浓度的GA能够增加传统化疗药物对GBC-SD生长的抑制作用,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同时低浓度的GA可以抑制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GBC-SD运动迁移和侵袭能力的诱导作用.结论 GA有可能成为胆囊癌化疗和抗转移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