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病人中Hp细胞毒相关蛋白(CagA)、细胞空泡毒素(VacA)抗体在胃十二指肠疾病的比例,并评估不同类型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胃窦粘膜炎症程度的影响。方法 应用免疫印迹法测定Hp感染者病人体内的CagA、VacA抗体。结果 73%的Hp感染者病人中出现CagA抗体,61%Hp感染者病人中出现VacA抗体。CagA抗体和VacA抗体在各疾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和复合性溃疡三类病人中,具CagA和VacA双阳性的比例较CagA和VacA双阴性的比例差异有显著性(P<0.05)。胃窦萎缩病变在CagA和VacA双阳性的病人中比CagA和VacA双阴性的病人严重(P<0.05)。结论 具有高毒力因子(CagA和VacA)的Hp是胃肠疾病病人感染的常见菌株,具有CagA和VacA的Hp可能在诱导胃粘膜发展到萎缩病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但不能作为特异性指标来判断胃十二指肠疾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代谢相关基因检测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个体化用药及血脂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41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冠心病72例、脑梗死69例)及70名体检健康者(正常对照组)。检测所有对象血清载脂蛋白A(apo A)、载脂蛋白B(apo B)、载脂蛋白E(apo E)、脂蛋白(a)[Lp(a)]、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游离脂肪酸(FFA)水平,同时检测他汀类药物代谢相关基因ABCB1(2677GT)、ABCB1(3435CT)和SLCO1B1*5(TC)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在72例冠心病患者中选取41例进行他汀类药物治疗前后基因多态性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心脑血管疾病组血清TG、HDL-C、apo A、Lp(a)、FFA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血清TG、HDL-C、LDL-C、apo A、Lp(a)、FFA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血清TG、HDL-C、Lp(a)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血脂项目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脑血管疾病组、脑梗死组、冠心病组的基因分型和基因频率分布一致,均为ABCB1(2677GT)G等位基因频率高于T等位基因频率、ABCB1(3435CT)C等位基因频率高于T等位基因频率、SLCO1B1*5(TC)T等位基因频率高于C等位基因频率。41例冠心病患者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后,血清TG、TC、LDL-C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血清HDL-C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不同基因型患者对他汀类药物的疗效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脂水平异常,同一疾病患者的基因多态性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药物基因组学检测对指导他汀类药物临床降脂治疗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及其毒力因子、p53基因突变与胃癌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免疫印迹法、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法,分析30例胃癌及30例胃炎患者的血清抗幽门螺杆菌IgG抗体(Hp—IgG)、幽门螺杆菌(Hp)的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agA)和空泡细胞毒素(VacA)及胃癌病人胃黏膜p53基因第5~8外显子的突变情况。结果 p53基因突变在胃癌中的比例较高,胃癌组中Hp—IgG阳性率尤其是CagA阳性的Hp均显著高于胃炎组。结论 Hp(尤以CagA阳性者)感染增加了胃癌的发病风险,Hp可能导致p53基因突变,是胃癌发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微粒免疫分析法(CMIA)检测抗梅毒螺旋体(TP)抗体的性能和S/CO值设定方案。方法采用CMIA检测116例患者的血清抗TP抗体,同时用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确认。分别以FTA-ABS检测结果和临床诊断结果作为标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CMIA检测抗TP抗体的性能。结果采用CMIA检测116例患者的抗TP抗体,其中有98例S/CO值>1.1、18例S/CO值≤1.1;FTA-ABS检测结果为阳性70例、弱阳性16例、阴性30例;临床诊断结果为阳性58例、阴性58例。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以FTA-ABS结果为标准,CMIA检测抗TP抗体的曲线下面积为0.885,CMIA S/CO值的最佳临界值为3.66,敏感性为95.7%,特异性为80.0%,Youden指数为0.757,当CMIA检测抗TP抗体的阳性预测值≥95%时,S/CO值为4.25;以临床诊断结果为标准,CMIA检测抗TP抗体的曲线下面积为0.944,CMIA S/CO值的最佳临界值为4.25,敏感性为87.9%,特异性为88.5%,Youden指数为0.764。结论 CMIA的敏感性高,无漏诊,有一定的误诊率,适合作为初筛实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B型钠尿肽(BNP)在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中的检测意义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2例心衰患者、34例非心衰的心脏病患者、32名正常对照组,用酶联免疫方法定量检测血清BNP水平。结果心衰组BNP水平与非心衰组、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心功能分级级数的增高,BNP水平逐渐升高,Ⅳ级组与Ⅰ~Ⅱ级组、Ⅲ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衰组治疗后BN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测定血清BNP水平有助于心衰患者诊断、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病人中Hp细胞毒相关蛋白(CagA)、细胞空泡毒素(VacA)抗体在胃十二指肠疾病的比例,并评估不同类型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胃窦粘膜炎症程度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印迹法测定Hp感染者病人体内的CagA、VacA抗体.结果 73%的Hp感染者病人中出现CagA抗体,61%Hp感染者病人中出现VacA抗体.CagA抗体和VacA抗体在各疾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和复合性溃疡三类病人中,具CagA和VacA双阳性的比例较CagA和VacA双阴性的比例差异有显著性(P<0.05).胃窦萎缩病变在CagA和VacA双阳性的病人中比CagA和VacA双阴性的病人严重(P<0.05).结论具有高毒力因子(CagA和VacA)的Hp是胃肠疾病病人感染的常见菌株,具有CagA和VacA的Hp可能在诱导胃粘膜发展到萎缩病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但不能作为特异性指标来判断胃十二指肠疾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 监测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 8(IL 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规律 ,探讨HP的致病机制。方法 用胃镜检查尿素酶试验、蛋白印迹法对HP进行定性分析、分组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IL 8、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 高毒力型HP感染组患者血清IL 8、TNFα水平与低毒力型HP感染组、HP阴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HP感染者血液IL 8和TNFα呈正相关。结论 高毒力型HP的感染是IL 8和TNFα升高的主要因素 ,表明IL 8和TNFα在胃、十二指肠疾病致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过敏原检测系统检测过敏性疾病病因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方法]应用免疫印迹法对212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189例过敏性呼吸道感染患者、32例健康对照者血清分别进行混合性(包括食物组和吸入组)过敏原检测。[结果]212例皮肤科患者血清中,总IgE阳性率83%。189例呼吸疾病患者血清中,总IgE阳性率75.2%。皮肤科患者和呼吸疾病患者特异性过敏原IgE检测结果检出阳性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过敏原与过敏性疾病关系密切,尘螨、屋尘、狗猫皮屑、牛奶、蟑螂、腰果等是过敏性疾病的主要致病原,对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提供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实验诊断学是当今发展最为迅速的医学应用学科之一,随着内容的不断丰富及其作用在诊断中的增强,越来越成为各类医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因为该学科兼具理论知识点众多和应用技术方法学繁多的显著特性,传统教学模式已经开始受到挑战。尤其这次疫情背景下要求采取全网课模式,更增添了课程的教学难度。为此,本文就此次课前的精心备课、互评;课...  相似文献   
10.
童明宏  邵俊  陈燕红  邢颖 《检验医学》2012,27(6):445-447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CD4+/CD8+比值水平在胃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血液分析仪技术,检测40例胃癌手术前患者(按临床分期为Ⅰ~Ⅱ级组18例,Ⅲ~Ⅳ级组22例)及25名正常对照组外周血CD3+、CD4+、CD8+细胞和CD4+/CD8+比值T细胞水平。结果胃癌患者外周血CD3+、CD4+细胞、CD4+/CD8+比值分别为0.78%±0.35%、0.37%±0.21%、0.61%±0.42%,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胃癌Ⅲ~Ⅳ级组CD3+、CD4+细胞CD4+/CD8+比值分别为0.42%±0.27%、0.21%±0.17%、0.29%±0.25%,明显低于Ⅰ~Ⅱ级组(0.95%±0.35%、0.45%±0.19%、0.76%±0.30%,P<0.05)。结论检测胃癌患者手术前外周血CD3+、CD4+、CD8+细胞和CD4+/CD8+比值T细胞水平,可以初步评估胃癌患者机体免疫状态,也为肿瘤的免疫增强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