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脑血管意外急性期病情重、变化快,为保障抢救治疗的有序进行,监测中心静脉压而进行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我科自2003年10月~2006年1月进行股静脉置管37例,既为危重病人的抢救赢得了宝贵时间,又减少了反复静脉穿刺病人带来的痛苦,以及由此引起的护患纠纷。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中,男24例,女13例;年龄41~85岁;高血压脑出血19例,脑梗死1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7例;全部采用股静脉置管,其中采用常规穿刺方法20例,改进穿刺方法17例;留置时间2~32 d,无一例堵管。2方法2.1术前准备1)用物准备:单腔静脉导管1套(美国箭牌),静脉切开包(内…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由于冠状动脉病变,造成急性血栓形成,导致血管内机械性阻塞,引起心肌急性缺血坏死.静脉溶栓是近年来治疗AMI的主要进展之一,它可限制梗死面积,改善预后,因此,被公认为无创性治疗AMI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规范的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状患者的影响。方法将71例首发脑卒中并伴有抑郁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37)给予常规的对症治疗及护理,观察组(n=34)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规范的心理护理。连续观察6周,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Fugl-Meyer评分评定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HAMD评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治疗6周后Fugl-Meyer评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的心理护理能显著缓解抑郁症状,改善肢体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4.
心脏骤停的抢救已成为当今医务工作者的重要课题。在抢救过程中,只有医护间的紧密配合,才能争分夺秒地抢救病人的生命。心肺复苏(cPR)是抢救心跳骤停的重要措施,迅速准确判断且抓住心跳呼吸骤停5min抢救的最佳时间,是提高心肺复苏(CPR)成功的重要环节。如何在5min内进行积极有效的抢救是CPR成功的护理关键。因此,在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过程中,必须分秒必争,挽救患者的生命。心脏骤停的抢救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心脏复苏:第二阶段是复苏后的护理  相似文献   
5.
心脏骤停的抢救已成为当今医务工作者的重要课题.在抢救过程中,只有医护间的紧密配合,才能争分夺秒地抢救病人的生命.心肺复苏(CPR)是抢救心跳骤停的重要措施,迅速准确判断且抓住心跳呼吸骤停5min抢救的最佳时间,是提高心肺复苏(CPR) 成功的重要环节.如何在5min内进行积极有效的抢救是CPR成功的护理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临终关怀又称善终服务,通过临终关怀护理改善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使其安详有尊严而无憾地走完生命的最后旅程。方法根据癌症患者心理反应的五个不同阶段实施相应的心理干预,以及对疼痛和生活护理,使之安宁、舒适、无憾地到达生命的终点。结果对我科收治的18例癌症晚期患者实施了临终关怀,都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认可,提高了其生存质量。结论临终关怀是一门新兴学科,显示了人道主义精神,减轻患者及家属的痛苦,已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值得全社会推广。  相似文献   
7.
章晓玉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8):259-260
目的:探讨改进教学方法对提高教学质量的意义。方法:运用护理程序与临床带教相结合的方法对48名护生的临床带教。结果:护生专业理论知识、护理技术操作、护理文书书写及病人满意度等方面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结论:整体护理的实施使临床带教从经验化走向科学化,使教学质量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胺碘酮转复各类心房纤颤(Af)患者的用药方法和护理措施。方法:对62例Af患者给予胺碘酮转律治疗,先静脉匀速注射,后静脉微量泵注射同时口服维持用药。结果:62例盯患者中,有54例转为窦性心律,总有效率87.1%(54/62);复律后能维持窦性心律6个月以上者50例(92.6%,50/56)。心律转复成功最快者为1天,共有7例(13%,7/54);最慢为15天,共有4例(7.4%,4/54)。用药期间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无1例因护理配合不当而影响治疗。结论:胺碘酮转复Af疗效好,可提高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加强护理、准确用药和严密监测是减少并发症和提高疗效的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观察尿激酶经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并探讨一体化的整体护理效果。方法:采用一体化的整体护理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忠者进行心理护理和用约过程的全程监测与护理。结果:4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过综合治疗与一体化的整体护理,治愈15例,好转28例,死亡2例,有效率达95.6%。结论:通过一体化的整体护理,取得较为满意的治疗及护理效果,延长了患者的生命,解除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忠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