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1例氟罗沙星注射液静脉滴注致过敏性休克的抢救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氟罗沙星注射液是喹诺酮类抗菌药,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细菌的DNA旋转酶而起作用,因其具有抗茵谱广、耐药率低、副作用小等优点,故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1]。氟罗沙星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多为胃肠道、中枢神经系统等,过敏反应也仅为皮疹及皮肤瘙痒等表现,氟罗沙星注射液静脉滴注发生过敏性休克反应者在我院尚属首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T2DM)、T2DM患者糖耐量正常的一级亲属(FDRs)的血管内皮功能、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与健康者进行比较,探讨他们之间的关系及影响因素.方法 测定36例健康者(男16例,女20例)、57例FDRs(男27例,女30例)、35例T2DM患者(男15例,女20例)的血清hs-CRP水平、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DV)及空腹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PG),同时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AI).结果 FDRs组和T2DM组的EDV、IAI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血清hs-CRP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EDV作为因变量,将年龄、hs-CRP、WHR、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FPG、FINS、IAI、TC、TG作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多元直线回归分析显示,IAI、BMI、hs-CRP进入方程,复相关系数分别为0.376、0.321、0.309,P均<0.05.以hs-CRP作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多元直线回归分析显示,BMI和WHR进入方程,复相关系数分别为0.300、0.298,P均<0.05.结论 T2DM患者、T2DM患者的糖耐量正常的FDRs存在IAI下降、血管内皮功能受损、hs-CRP升高,且与肥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老年女性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及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分别测定老年女性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值;用酶联免疫的方法测定受试者血清IGF-Ⅰ的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组骨质疏松(OP)发病率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IGF-Ⅰ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伴OP组血清IGF-Ⅰ低于无OP组(P〈0.05);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值与血清IGF-Ⅰ水平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组OP发病率增高,与IGF-Ⅰ水平降低导致骨形成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 2型糖尿病 (T2DM)病人胰岛素抵抗 (IR)及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功能改变。方法 对 51例口服降糖药物无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T2DM患者和 41例正常人分别进行体重、BMI、腰围、臀围、腰臀比 (WHR)、血压、血糖、血清胰岛素 (IS)血脂检测 ,同时测定IR的程度、血浆vWF和ET 1的水平 ,IR采用HOMA IR ,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T2DM病人存在明显体脂分布异常、血压改变、代谢紊乱 ,HOMA IR值和血浆vWF及ET 1水平的增高 ,经多元回归分析显示 ,ET 1、WHR及餐后血糖与IR呈正相关 ,各因子与vWF无相关 ,IS、HbA1c与ET 1呈正相关。结论 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病人在早期尚未出现微血管并发症的临床表现之前即已存在血浆vWF、ET 1水平的改变 ,提示此时已经存在内皮细胞损伤及功能障碍 ,这种内皮功能障碍与IR明显相关 ,同时又可以影响T2DM病人的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和比较高果糖、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肝脏三酰甘油(TG)的发生机制及其与内质网应激的关系.方法 成年雄性C57BL/J6小鼠45只,质量25~30 g,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均分为对照组、高脂组及高果糖组,每组15只.对照组予以普通饲料,高果糖组予以高糖饮食,高脂组予以高脂饮食,3组每日进食热量基本相等,经喂养8周后对小鼠行葡萄糖耐量(ipGTT)实验,处死小鼠后测定各组肝脏三酰甘油含量,并测定肝脏脂质合成酶类和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的蛋白表达.结果 不同饲料喂养8周后,高果糖组和高脂组的附睾脂肪含量均为(2.0±0.1)g/100 g(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1.2±0.1)g/100 g(质量)P<0.01].高果糖组和高脂组ipGTT实验后的血糖曲线下面积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高果糖组和高脂组的肝脏TG水平显著增高(P<0.01),其中高果糖组肝脏TG升高更明显,高果糖组肝脏TG水平显著高于高脂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高果糖组的乙酰辅酶A羧化酶( ACC)、脂肪酸合成酶(FAS)、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1)表达增加(P<0.01),而高脂组的FAS、ACC、SCD-1的表达减少(P<0.05);反应内质网应激的磷酸化胰腺内质网激酶(p-PERK)、山梨醇要求激酶-1(p-IRE-1/t-IRE-1)和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蛋白表达在高果糖组和高脂组均增加(P值均<0.01).结论 高果糖饮食和高脂饮食均可引起脂肪肝,二者通过不同机制引起脂肪肝,高果糖饮食促进内源性脂质生成,高脂喂养抑制肝内源性脂质生成,两种饮食均可诱发内质网应激,提示内质网应激与饮食因子诱导的脂肪肝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骨质疏松成为日益突出的公共健康问题。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代谢异常,故常合并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尤其是老年女性患者。目前发现多种激素、细胞因子与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相关。我们分别测定了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以探讨我国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发病情况及其发生机制,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2种置入胃管方法的效果。方法100例病人随机分为传统组及实验组,各50例,传统组按传统留置胃管法操作,实验组采用含服温水吞咽插胃管法,比较2组病人一次置管成功率、痛苦程度和操作时间。结果传统组一次插管成功39例(78%),实验组一次插管成功49例(98%),实验组痛苦程度低于传统组,操作时间短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服温水吞咽插胃管法可提高置管一次成功率,并降低病人痛苦,缩短操作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 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吡格列酮治疗前后血浆vWF和ET-1水平的变化,评价噻唑烷二酮类(TZD)药物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血浆vWF及ET-1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 对51例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物患者.男23例,女28例.治疗12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谱、胰岛素、HOMA-IR(胰岛素抵抗稳定模式评估法)等的变化,同时也观察了代表内皮损伤及功能障碍的血浆vWF和ET-1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12周结束对治疗前后进行比较,显示吡格列酮治疗后,血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减低.与治疗前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空腹胰岛素及HOMA—IR较治疗前减低,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1).血浆vWF及ET-1水平服药后减低.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我们实验结果显示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在改善胰岛素抵抗及减低血压、血糖的同时,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vWF及ET-1水平.提示吡格列酮对2型糖屎病患者血管内皮损伤及功能障碍的改善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章冬梅  杨素洁 《天津医药》1997,25(6):326-326
患者 女,62岁,主因发作性心前区疼痛伴头晕头痛20天就诊。查体,血压14.7/7.5kPa,心率75次/分。心肺腹检查均未见异常。心电图Ⅰ、Ⅱ、aVL、V_(3~6)ST段压低0.05~0.1mV,T波低平,以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收入院。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56g/L,白细胞8.8×10_9/L,血沉23mm/h。CK70U/L,CK-MB 4U/L,LDH 246U/L,AST 26U/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