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83篇
预防医学   2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与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otriosisEMs)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ABC-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对EMs患者30例、血清及腹腔液中IL-6、IL-8进行检测,并以卵巢癌患者1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30例、正常妇女血清30例做对照组。结果:EMs组与卵巢癌组患者血清及腹腔液中IL-6、IL-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EMs组与卵巢癌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EMs患者腹腔液中IL-6、IL-8异常增高是腹腔免疫内环境失衡,与EMs的发生发展有关,在药物治疗中血清IL-6、IL-8可作为EMs疗效和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脑肿瘤病人血清铜蓝蛋白浓度增高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铜蓝蛋白由于其具有清除体内超氧自由基的功能,而作为一种急性期的反应蛋白广泛用于临床。已有报道,在甲亢,矽肺等病例中,铜蓝蛋白浓度明显增高。Casaril等也报道了在原发性肝癌病人中,血清铜蓝蛋白浓度增高。本文旨在探讨脑肿瘤病人手术前后的铜蓝蛋白浓度变化。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一氧化氮(NO)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病理生理作用及临床意义,应用比色法测定20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NO代谢产物亚硝酸盐水平.结果,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NO代谢产物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及正常对照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NO浓度6.151±0.373μmol/L,缓解期NO浓度3.198±0.680μmol/L,正常对照组NO浓度2.428±0.368μmol/L,差异有显著性(P<0.01).表明支气管哮喘发作时NO产生过多,导致其细胞毒性反应,加重哮喘发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初发脑卒中患者抑郁症 (PSD)的发生率、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抑郁量表(HAMD)对 16 9例初发脑卒中患者抑郁症状进行评定 ,分析病灶部位与抑郁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PSD发生率的关系。结果 初发脑卒中患者PSD的发生率为 5 1% ,发生高峰为 6 0d~ 6个月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重 ,PSD发生率高 (P <0 .0 5 )。抑郁程度与病灶部位明显相关。HAMD中焦虑躯体化因子评分PSD患者明显高于老年期抑郁症患者 (P <0 .0 1) ,而认知障碍、绝望、睡眠因子评分则明显低于老年期抑郁症患者 (P <0 .0 1)。结论 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生率较高 ,临床特征与躯体功能、神经受损部位、心理、社会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mic encephalopathy,HIE)早期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核磁共振新技术弥散加权像能敏感而早期地发现病变,磁共振频谱无创地在活体上测定脑组织的代谢状态,借助动物实验了解病灶中心区和周边区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从而为有效地提高HIE早期诊断并积极评价其预后提供可靠的影像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天麻素联合黛力新治疗更年期焦虑状态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对前来就诊的更年期妇女(年龄45~55岁)进行测试。量表分值在14分以上的156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使用天麻素联合黛力新治疗,对照组单用黛力新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焦虑量表分值平均(7.10±2.02)分,对照组平均(12.94±1.6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天麻素对改善更年期焦虑状态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丹磺酰氯皮肤染色后,应用荧光图像及其灰度值对角质层的转化时间进行评价。方法 30名受试者的前臂内侧应用丹磺酰氯染色,染色后每天在伍德氏灯下肉眼评价染色强度,连续28d。同时每周应用相机摄取荧光图像2次,根据这些图像的染色强度得到荧光图像的肉眼评分。应用Photoshop软件分析摄取图像得到荧光图像的灰度值。结果经过28d的试验,皮肤染色逐渐脱落,而荧光图像的灰度值也随时间逐渐减小。荧光图像灰度值与伍德氏灯下肉眼评分、图像的肉眼评分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应用荧光图像评分及其灰度值可以客观地评价丹磺酰氯皮肤染色的脱落情况,提高试验评分的敏感性,并可获取数字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颅内动脉瘤(IA)几何参数与其破裂风险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91个IA(77例)资料,按其是否破裂分破裂组(49个)与未破裂组(42个);CT血管造影技术测量IA多种几何参数,分析各指标与IA破裂的相关性。结果:两组动脉瘤分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破裂组瘤体深度(Hmax)、Hmax与瘤颈宽度比值(AR)和流出角(θout)均值分别为4.2±1.5、1.7±0.8和107.3±24.1,未破裂组2.9±1.3、1.2±0.4和121.6±23.3(P<0.05)。其余几何参数在两组间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动脉瘤Hmax、AR值及θout是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64层螺旋CT数字减影CTA诊断脑动脉瘤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数字减影CTA诊断脑动脉瘤的价值及局限性。方法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32例完成64层螺旋CT模板扫描和CTA增强扫描后进行数字减影,将减影和常规CTA原始图像分为2组(DSCTA组和常规CTA组),比较2组后处理时间,图像质量及诊断结果的差异。结果 DSCTA组较常规CTA组后处理时间明显缩短:2组对Willis动脉环及其远段脑动脉的重建图像质量及动脉瘤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无显著性差异;而对Willis动脉环近段动脉的重建图像质量及动脉瘤诊断的敏感性,DSCTA明显优于常规CTA;常规CTA对血管外病灶显示清楚.而DSCTA与DSA均未能显示。结论 64层螺旋CT数字减影CTA简单、无创、去骨效果良好,综合常规CTA与数字减影CTA全面分析脑血管情况,效果优于DSA检查,是脑动脉瘤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大学生健康教育课教学体系改革的效果。方法采用同期随机对照实验性研究,将421名大一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教学体系改革教学模式。对两组授课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0%以上的学生对课程体系改革持赞同态度,并认为课程教学体系改革在对他(她)们知识、信念、思维和行为等方面产生了持久影响,实验组学生课程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课程教学体系改革顺应当代大学生对健康的实际需求,促进了大学生预防保健能力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