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Ⅰ/PGⅡ)比值(PGR)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关系,确定其在萎缩性胃炎中的变化规律。方法选择在我院消化科行胃镜检查符合入选研究标准的200例患者,根据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分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135例)和慢性萎缩性胃炎组(65例)。采用化学发光方法定量测定空腹血清PGⅠ、PGⅡ,并计算PGⅠ/PGⅡ比值(PGR)。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炎组与非萎缩性胃炎组血清PGⅠ分别为(78.55±15.42)μg/L和(130.51±55.23)μg/L,有显著差异(P<0.05)。PGR分别为4.09±2.15和8.95±5.18,显著差异(P<0.05);以PGⅠ≤70μg/L且PGR≤3.0为界值来计算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2.3%和93.3%。结论检测血清PG及PGR可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筛查,如有异常,应进一步行胃镜检查以确诊并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2.
沈展  陈文斌 《中草药》2019,50(2):471-480
目的验证转铁蛋白修饰的β-榄香烯-雷公藤红素共传递微乳(Tf-EC-MEs)协同靶向抗结直肠癌作用。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β-榄香烯、雷公藤红素及联合给药对结直肠癌Lovo细胞和结肠癌HT-29细胞的细胞毒活性,优化最佳质量配比;采用"混匀-滴注"方法制备Tf-EC-MEs,并利用高效液相(HPLC)、激光粒度仪、透射电镜等表征粒子的制剂学及理化性质;采用MTT法、高效液相-二喹啉甲酸(HPLC-BCA)法、膜联蛋白V-PE/7-氨基放线菌素D(Annexin V-PE/7-AAD)试剂盒考察Tf-EC-MEs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及对细胞摄取、细胞凋亡的影响;sc Lovo细胞制备荷瘤裸鼠模型,每隔2d分别iv给予β-榄香烯+雷公藤红素、β-榄香烯-雷公藤红素共传递微乳(EC-MEs)、Tf-EC-MEs,考察Tf-EC-MEs对小鼠肿瘤生长、体质量及生存时间的影响。结果β-榄香烯-雷公藤红素40∶1联合给药对Lovo和HT-29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7.5±2.9)、(36.4±3.6)μg/mL,联合指数(CI)分别为0.89和0.96,具有明显的协同抗结直肠癌效应;Tf-EC-MEs对Lovo和HT-29细胞的IC50分别为(11.7±0.6)和(27.4±1.2)μg/mL,CI分别为0.61和0.72。Tf-EC-MEs与Lovo细胞孵育4 h后的摄取量为7.2μg/mg,是β-榄香烯+雷公藤红素给药组的3.3倍。Tf-EC-MEs能够引发59.2%的Lovo细胞凋亡,显著高于β-榄香烯+雷公藤红素和EC-MEs组。Tf-EC-MEs对荷Lovo大肠癌裸鼠的肿瘤生长抑制率最为明显,且裸鼠60 d后生存率为37.5%。Tf-EC-MEs给药组裸鼠的肿瘤组织HE染色切片出现大量的细胞坏死,Ki-67免疫组化切片显示肿瘤细胞增殖被明显抑制。结论相较于β-榄香烯+雷公藤红素组和EC-MEs组,Tf-EC-MEs具有更优的协同靶向抗结直肠癌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食管结核在临床上较为少见,由结核杆菌感染所致食管壁炎性肉芽肿性病变,由于其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故易被误诊为食管平滑肌瘤或食管癌。本文报道原发性食管结核1例,总结该疾病在诊断及治疗方面的经验,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水平,减少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普通白光胃镜与放大胃镜结合窄带成像技术(ME-NBI)在萎缩性胃炎和早期胃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至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徐汇医院就诊的人群的资料,共计243例。经过受试人员同意后对患者行白光胃镜检查,之后再对患者行放大胃镜结合窄带成像技术检查,采集可疑部位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的差异。结果 243例受试人员中,行常规白光胃镜检查结果发现内镜下存在有可疑病灶,经胃镜下多点取活检标本病理证实:萎缩性胃炎226例;早期胃癌17例。普通白光胃镜检测显示,萎缩性胃炎检出率为94.7%(214/226),早期胃癌的检出率为29.4%(5/17);放大胃镜结合窄带成像技术检测显示,萎缩性胃炎检出率为99.6%,早期胃癌的检出率为88.2%(15/17),两组检查方法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白光胃镜组对早期胃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93.2%、53.5%、25.3%、97.4%、54.0%,而放大胃镜结合窄带成像技术组对早期胃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88.2%、99.4%、97.3%、94.3%、97.0%,后者准确性显著高于前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大胃镜结合窄带成像技术可以显著提高萎缩性胃炎和胃癌患者的检出率,且对早期胃癌患者检测准确率高,操作简便,可执行性强,有助于早期筛查和诊断工作的进行。  相似文献   
5.
患儿,男,5岁。10小时前横穿公路时被中巴车撞伤,伤后双髋部疼痛,不能活动,双下肢不能站立。在当地医院输液后转我科。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动态血压监测(ABPM)的方法评价坎地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疗效、谷/峰比值及不良反应。方法45例研究对象经2周洗脱期,日服一次坎地沙坦8mg,共8周。于洗脱期末及治疗8周末各行一次ABPM。结果ABPM显示8周末24h、日间、夜间收缩压/舒张压(SBP/DBP)较洗脱期末分别下降18.8/12.1mmHg、21.2/15.6mmHg、13.7/9.1mmHg。收缩压、舒张压的谷/峰比值分别为72.6%和63.1%。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坎地沙坦是一种疗效好并能平稳、持续、安全的降压药物,特别适合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应用不含静脉的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疗效.方法:应用不含静脉的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41例,修复手指皮肤缺损.观察皮瓣的成活率、质地、色泽、和感觉.结果:术后41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时间为6~18个月,平均12个月.皮瓣外观、质地、弹性良好,感觉恢复正常.结论:不含静脉的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成活率高,操作简单,是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8.
细胞的增殖与凋亡是一对并存的矛盾,正常状况下双方处于动态平衡。如增殖过度则可能发生肿瘤。调控增殖与凋亡的基因较多,但其表达多受基因甲基化影响。本文即分析与胃肠系细胞增殖或凋亡相关基因的甲基化调控情况。  相似文献   
9.
程中华 《妇幼护理》2024,4(6):1457-1459
目的 手术室整体护理中,探究人性化舒适护理理念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 2021 年 7 月至 2023 年 4 月于本院开展手术 治疗的患者 90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 45 例。对照组采用手术室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手术 室整体护理联合人性化舒适护理。分析对比两组的情绪状态、舒适度与治疗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的 SAS 评分、SDS 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的 SAS 评分、SDS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 实验组的舒适度评分、治疗依从性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手术治疗期间,手术室整体护理联合人性化舒适护理能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提高舒适度、治疗依从性以及护理满 意度。  相似文献   
10.
多指伴三节指骨拇指畸形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监床资料例1 女,8岁.出生时家长发现右拇指桡侧比正常多1指,患儿1月时在他院行多指切除术.6岁时其家长发现原多指处仍较正常粗大,拍片复查原多指部分残留,转另一医院再次手术.术后逐渐发生右拇指屈曲、桡偏畸形,影响持物和美观.检查:右拇指屈曲,桡偏畸形,主被动不能伸直.活动度MP0~60°,PIP40~90°,患指较正常缩短0.4cm,桡侧可见线状疤痕.x线检查:右第一掌指关节桡侧可见大小0.6cm×0.6cm骨块,拇指三节指骨,末节向桡侧脱位.治疗:线状疤痕行二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