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收集本院2011年9月至2013年8月术后麻醉并发症3例,报告如下. 1 病例资料 病例1,女,农民,51岁,体质量62 kg,ASA分级Ⅱ级.入院诊断:右胫腓骨骨折术后.入院后常规实验室检查均正常,心肺未见异常,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右胫腓骨内固定取出术.术日,患者入室,监测生命体征,吸氧,开通静脉通路.左侧卧位,定位第3~4腰椎间隙行腰硬联合穿刺(硬膜外和腰椎联合麻醉包AS-E/S,上海意欣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硬膜外-16G针顺利穿刺至硬膜外腔,腰椎-25G针穿刺有骨质感,无脑脊液.两针均退出,改变穿刺角度,重新穿刺,有脑脊液流出.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胃镜检查术的最佳给药速度和给药时点,以提供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择期拟行胃镜检查术、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Ⅰ~Ⅲ级、年龄70~86岁的老年患者90例,根据给药速度(V)和给药时点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30例),V1组、V2组和V3组。舒芬太尼和丙泊酚的浓度分别为1mg/L和10g/L。V1、V2组分别以1ml/10s、1ml/8s的速度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μg/kg 2min后,注射丙泊酚1mg/kg,睫毛反射消失后30s,再以各自速度注射丙泊酚10~20mg;V3组以1ml/5s的速度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μg/kg后立即注射丙泊酚1mg/kg,待睫毛反射消失即行胃镜检查术,术中若患者出现体动反应,予丙泊酚10~20mg/次静注。观察3组患者给药前(T1)、给药后2min(T2)、胃镜检查结束时(T3)、胃镜检查结束后10min(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麻醉诱导时间、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体动反应及呼吸抑制的发生率。结果 3组患者ASA分级、年龄、性别、体质量、手术时间、离室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时点的MAP、HR、SpO2,V1、V2组患者高于V3组患者; 各组患者T2时点MAP、HR、SpO2低于T1、T3、T4时点的值;与V3组相比,V1、V2组麻醉诱导时间长(P<0.05),丙泊酚用量少,苏醒时间短(P<0.05),呼吸抑制和体动反应发生率低(P<0.05)。V1和V2组患者间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1ml/8~10s的速度静脉推注舒芬太尼后等待2min,再以同速注射丙泊酚,睫毛反射消失后30s追加丙泊酚10~20mg可为老年患者胃镜检查术提供安全、有效的麻醉。  相似文献   
3.
程东群 《临床医学》2012,32(8):101-101
超声技术目前在临床各个领域有广泛用途,近几年在国内部分医院应用于临床麻醉领域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与经验[1],目前在麻醉领域应用超声定位行神经丛阻滞和深静脉穿刺两项技术操作,已具有较成熟的技术规范和临床实践经验[2].超声在麻醉领域的应用国内部分学术刊物上已刊登一定量的学术论文,具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3].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盐酸丙帕他莫用于鼻腔内窥镜手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全身麻醉内窥镜下鼻腔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于手术结束前15min静脉输注盐酸丙帕他莫2g,对照组于手术结束前常规维持术中输注乳酸林格氏液。采用安静时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Ramsay镇静评分,分别在手术结束后2h﹙T1﹚、4h﹙T2﹚和6h﹙T3﹚3个时点判断VAS和Ramsay得分。结果:实验组的镇痛效果和镇静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盐酸丙帕他莫对内窥镜下鼻腔手术后有良好的镇痛、镇静效果,减少术后急性疼痛,减少躁动的发生,并且不影响自主呼吸及意识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运动疗法与依降钙素联合方案用于糖尿病伴骨质疏松性腰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在上海市第二康复医院疼痛康复科就诊并明确临床诊断糖尿病伴骨质疏松腰疼患者97例,所有患者皆存在腰痛表现,结合随机信封法划分结合组(运动疗法与依降钙素)和对照组(仅使用依降钙素),分别记录2组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监测麻醉管理技术(监测麻醉,MAC)复合局部麻醉在高龄患者疝修补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2012年9月至2014年7月入住上海市徐汇区大华医院的40例腹股沟单侧疝修补术患者,随机分为MAC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MAC组采用局部浸润麻醉复合MAC方法,对照组仅采用局部浸润麻醉方法。记录术中心脏不良事件,低氧事件的发生率和局部麻醉药的使用量,术后随访患者对麻醉的满意度。结果 MAC组给药10min后,各时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脑电双频指数(BIS)值、镇静警觉评分(OAA/S)逐渐下降,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AC组内其他时点MAP、HR、BIS值、OAA/S评分与T1时点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局麻药的使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患者对麻醉的满意度,MAC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MAC复合局部浸润麻醉用于高龄患者疝修补术更加安全有效,可提高患者术中满意度和舒适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全身麻醉患者术中知晓的发生率及可能原因.方法行全身麻醉的择期手术患者1000例.术后第1天及第4天随访患者,调查术中知晓发生率.结果 1000例患者中,发生术中知晓12例(1.2%),其中女8例(66.7%),男4例(33.3%),包括胸科手术5例,腹腔镜手术4例,颅内肿瘤手术2例,妇科手术1例.结论 术中知晓与性别、手术种类和ASA分级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